12月的某一天,我去北京的趙家樓飯店開一個2014年年終討論會。這是約100年前“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的地址。那場運動源於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一 戰的戰勝國,但在會上喪權辱國,激起了國內對政府的不滿,對會議的憤怒。曆史到了今年,中國參加或主辦了無數的會議,幾乎都是主角,總是贏得喝彩,除了世 界杯賽會。
今年國內的會議數不勝數,不管是年初熱鬧的“兩會”,夏天神秘的人事安排的北戴河會議,還是10月開始依法治國的四中全會,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穿插其中大大小小的會議,無非就是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最終都是團結在核心的會議,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會議。
國 內的會議,對於“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的中國人已沒什麽新鮮,參加或主辦國際會議才是總造夢師所說的“新常態”。主角是部長或總理的會議不值一提,元首蒞 臨的大會都不勝枚舉。習近平2月去俄羅斯出席冬奧會開幕式,3月去荷蘭參加海牙核安全峰會,5月在上海主辦亞信會議,7月再去巴西參加金磚國家峰會,9月 在塔吉克斯坦出席上合組織峰會,11月剛唱完北京APEC會議的主角,又馬不停蹄地去澳大利亞參加G20峰會,到了年底還要專機飛往澳門參加回歸慶典會 議。
自己主辦會,說明有實力,應邀參加會,說明受重視。這些會有什麽成效,則不好說,反正過去開,現在開,以後還要開。開放的國家,全球 化的時代,開會正常。但開會的目的到底是什麽?是為了解決問題,加強聯係,還是炫耀財力,展示治國有方,滿足萬國來朝的帝王心理?這絕不是空穴來風,中共 的《人民日報》就曾發文:APEC設宴水立方,讓人有“萬邦來朝”感覺。
無論是自己辦的會,還是參加別人辦的會,中國和其他國家在政治製 度上難有共識,雙方在“中國花錢、花中國的錢”上總有共識。誰讓中國有世界上最有錢的政府,花錢又最不受節製呢?在主場的重頭戲APEC會議之前,中國領 導外出開會,已經斥巨資、出大頭,接連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銀行和貨幣基金、上合組織銀行。在與APEC同期召開的“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 對話會”上,中國更是宣布獨家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用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投資建設,引起亞洲小夥伴們一片叫好。
除 了官方的會,民間和學者也開了數不清的會。參加這些會,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大家會上說的是一套,會下說的是另外一套。比如我開始提到的趙家樓會議,會上對 “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高度評價,多方論證;會下聊天時說,就算不考慮國內的民生需求,拿出這麽多的錢,可以轉移國內的產能過剩,但之後呢?修起很多路 橋,會不會由於雙邊貿易量不對稱,“一帶一路”像當年巨資援建的非洲“坦讚鐵路”一樣,成為最大的爛尾樓呢?
會議年年開,像2008北京奧運會、今年的APEC一樣,很快會被人遺忘。也許潘小梅未成年的兒子和家人,會永遠記住2014年。就在APEC期間,由於地麵限行,潘小梅在驟然擁擠的地鐵站,被擠壓致死,時年33歲。
---東網2014年12月22日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