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現了一批所謂的垮掉(Beat Generation)派小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非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莫屬,雖然這類的小說非常多,比如《嚎叫》,《向上爬》和《癮君子》等。至於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寫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是不是屬於垮掉派小說眾說紛紜,作者本人說不是,有的小說評論家也說不是。不過,許多作家或小說評論家憑著對“垮掉”的理解,確確實實把《麥田裏的守望者》歸於垮掉派小說一類。比如美國評論家約翰•霍爾姆斯認為“垮掉”這個詞不隻是令人厭煩、疲憊、困頓、不安,還意味著被驅使、用完、消耗、利用、精疲力精疲力竭,一種回歸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覺或意識時的感覺。他認為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就是“垮掉的一代”文學中最典型的代表。根據《麥田裏的守望者》在內容上的叛逆性和垮掉性,我也認為它與垮掉派小說有一種有機的聯係,至少有垮掉派小說的影子,雖然《麥田裏的守望者》裏沒有出現玩女人和吸毒什麽的,其結局和真正的“垮掉”也沒有關係。
在這一篇的《漁夫讀書》中,我暫且把真正的垮掉派小說的代表作《在路上》放在一邊,集中精力和朋友們討論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在一九五零年發表的“偽垮掉派”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
那麽為什麽我要在這一篇《漁夫讀書》中把《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本書從書叢中毫不客氣地拎出來,讓它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哩,這是因為這本書對世界文學的貢獻太大了,大得連中國現在的許多非常有成就的文學作家,比如莫言,徐星和王朔等,都有偷偷學上兩手的嫌疑。你如果不信,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我不得不自愧地承認我在閱讀文學作品上的鼠目寸光。 塞林格寫的《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本書如此的好我卻遲遲沒有讀過,直到今天。我讀過以後便激動得一發不可收拾,不得不把我的讀書心得告訴大家,以平息這本書在我心中引起的潮湧,平息我那一吐為快的衝動和心情。我估摸著如果我不及時把我對這本書的讀後感“噴”出來,再過上個十天半日,我非給憋出病來不可。
《麥田裏的守望者》這部小說的主要特點除了它的接地氣的“痞子”般幽默的語言外,還應當包括它的打破常規的令人為之眼睛一亮的小說構思和結構,還有它那準確到位的描寫和溝壑般的深度。
先從小說語言上講,塞林格在整篇小說中使用了現實的不能再現實的美國中學生們在私下天天講的話語,以及抱怨和罵人的粗話,比如婊子,他媽的和混帳等,並稍微用了點修飾語和比喻的句子。並不像某些世界名著,尤其是俄國的一些名作家那誇張式的思湧和筆下動情般的描述。比如屠格涅夫寫的《白淨草原》,裏麵到處都是用詩一般的語句寫的頌歌:“這是七月裏的晴明的一天,隻有天氣穩定的時候才能有這樣的日子。從清早起天色就明朗;朝霞不像火一樣燃燒,而散布著柔和的紅暈。太陽——不像炎熱的旱天那樣火辣辣的,不像暴風雨前那樣暗紅色的,卻顯得明淨清澈,燦爛可愛——從一片狹長的雲底下寧靜地浮出來,發出清爽的光輝,沉浸在淡紫色的雲霧中。舒展著的白雲上麵的細邊,發出像小蛇一般的閃光,這光彩好像煉過的銀子。……但是忽然又迸出動搖不定的光線來,——於是愉快地、莊嚴地、飛也似的升起那雄偉的發光體來。。。。。”
可想而知,塞林格在《麥田裏的守望者》裏用的這樣刻意的文字表達,對讀者來講,一下子把小說裏的人物拉到零距離,讓人們摸得到,看得見,有時候,甚至耳邊都能聽到小說主人公霍爾頓的鼻息,有一種讓人身臨其境到忘我的感覺。在這種語言表達的影響和啟發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出了個“痞子”作家王朔,緊接著,後起之秀,八零後作家孫睿在他的小說裏也用了《麥田裏的守望者》裏的那種幽默的寫作方式,並加上自己的寫作風格。另一位在寫作風格上與《麥田裏的守望者》極為相似者那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讓王朔心服口服的“痞子”或“京腔”文學開拓者,曾經是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的清潔工徐星 。徐星是在一九七一年寫的《無主題變奏》,以後又寫了《剩下的都屬於你》等小說。在他的《無主題變奏》和《剩下的都屬於你》兩本書裏,徐星把黑色幽默用到了極至,讀起來其文字的彈性感和節奏與《麥田裏的守望者》相比並無兩樣。不過,在馮唐采訪徐星時,徐星並沒有承認在寫《無主題變奏》時讀過《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本書。然而,我還是認為徐星有受到類似於《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樣的小說影響的可能。馮唐還說,再過二百年成千上萬的中國小說都會像幻影一樣消失,但徐星寫的《無主題變奏》和《剩下的都屬於你》這兩本書不會。這一點我倒認同。這真是兩本非常好看的書,文字的表達在中國獨樹一格,是中國版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朋友們如果不信,就讀讀看吧。
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從主人公霍爾頓因五門功課中有四門不及格被踢出學校開始,接著對兩位室友的描述,與其中一位爭吵被打後,突然決定回家,然後描述了在紐約待的兩天中發生的種種事情和自我矛盾心理,再到在他的妹妹親情的感動下放棄了去美國西部流浪而結束。然而,該小說通過在這短短的兩天的旅行中派生出的許多小故事和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把美國中產階級衣食無憂下的中學生的那種不求進取,自暴自棄,迷茫仿徨和孤獨憤世的心情,以及對當代社會的詐巧虛偽描寫的淋漓盡致,露心露骨,喻意極深。令人讀後不停地沉思而感歎。
這部小說除了內容簡潔但喻意深遠外,最讓人耳目一新的應該是小說結構,即用一段簡單旅行為主杆,從中像枝叉一樣派生出許多故事。這種小說的結構或表達方式應該屬於文學界的改革或創新。因此,有多小說家都偷偷地模仿起來。最典型的例子是莫言的《紅高梁家族》的第一部《高梁酒》。這部小說也是倒述,通過父親跟著土匪餘司令到某地埋伏打鬼子的途中派生出的一串串故事來完成的。如果把這兩部小說的結構對比一下,你不難發現,從小說結構上講,《高梁酒》就是《麥田裏的守望者》的翻版 。
《麥田裏的守望者》不但在結構上標新立異,而且它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收口。為了這個收口,作者在第二十二章裏,先做了鋪墊。作者告訴大家這位憤世嫉俗的霍爾頓有一顆比水還柔軟的心,並且金子般閃著光輝。霍爾頓最希望做的不是升官發財,而是做一位最普通不過的麥田裏的守望者。霍爾頓在心裏說:“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象,有那麽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麽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隻想當個麥田裏的守望者。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幹的就是這個。”
對前途渺茫的霍爾頓在絕望的時候,他突然有了到美國西部流浪,找工作,在那裏成家立業的打算,並在準備動身之前他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中午時分和自己的妹妹見上一麵。沒想到的是這位年齡非常小的妹妹已經看穿了霍爾頓的心思,她把自己的衣服放在小箱子裏,哀求著霍爾頓別丟下她,把她帶到他想去的地方,她離不開她的哥哥。這深深的哥妹之情感動了霍爾頓,也感動了讀者,並使霍爾頓打消了去美國西部流浪的想法,打消了他做逃兵的決定。最後的這個獨特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收口把故事情節推到了高潮,真是催人淚下啊!
總而言之,《麥田裏的守望者》這部小說利用玩童般幽默的語言和玩世不恭的故事情節,表達了許多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年輕人在失敗麵前的一種自暴自棄的念想,表露出對強壓在自己身上繁多的學習和工作負擔的反抗,展示了年輕人在成熟之前的心理叛逆和無奈,說出了青年人對人生的恐懼和困惑,也可以說像搖滾音樂那樣通過一位不成熟的年輕人之口,麵對外界種種束縛的無奈而表現出的一種呐喊,往更深的層次裏思考,也隱喻著人們對人生的不確定性的仿徨心理。
美國文學的特征:世界文學的價值觀。
中華文學是地域文字。---還無法歸類為文學這個定義。
下麵這個純文學很重要:對文學的定義。
youtube:
BBC Sincerely F Scott Fitzgera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fUsaX5F10
《在路上》和《麥田裏的守望者》我也都讀過,前者因為是成年人,更純粹地不羈和隨心所欲,幾天不睡覺地開車,酒、毒。。。後者我覺得不能算垮,它其實更接近青少年叛逆,之所以沒有真得墮落,因為妹妹(代表他內心尚存的善良和愛),最後回歸。
我倒不同意因為結構相同,就認為《高梁酒》是《麥田裏的守望者》的翻版。這種小說結構不是《麥田裏的守望者》獨有的,其它小說也有,我這個月讀的書中有兩本都是如此。
謝謝分享!繼續多讀多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