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宋明理學的修行方法

(2020-12-30 15:14:12) 下一個

宋明儒學都有一個特色:就是都開學堂教授學生,[舉例來說、宋朝有四大書院:嵩陽書院、河南登封,嶽麓書院、湖南長沙,應天書院、河南商邱,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而且書院的目標就是教導學生如何學習做人。杜維明在他的〈宋明儒學的宗教性和人際關係〉論文中說:學做人……而是一種自發的、自主的、充分自覺的、並且承諾的意向行為,一種自我實現的行為。它確定自己做人的方向,產生自己的形式,並創造自己做人的內容” 學做人乃是在生活中修身的過程,自己在家中、如何同時作為好父親、好兒子、與好丈夫,在社會中、如何盡忠職守,如何交到好朋友,都要有基本原則。而這些原則都與自己修行的方式有關。筆者趁此機會、將各位理學大師的修己方式綜合於下,以供參考:

 

1、張載(10201077)-他提出改變氣質之說,這是一個簡單易懂的方法,大家都懂,所以廣為流傳。他在《正蒙·誠明篇》說: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氣存焉。” 如何改變氣質呢?則各人有各人的說法。

 

2、程明道(10321085)-他認為:人本來就和天地萬物是一體,但是、有許多人過度強調自我,所以自我就與世界萬物分開。所以修身的方式是破除人與萬物的界限,而讓自我回複與萬物為一體。所以他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信存之而已。” 又說:學者不必遠求,近取諸身,隻明天理、近而已矣,便是約處。” 簡單地說:先立誌要做一位仁者(心中具有道德的人),這樣就會明白天理了。

 

3、程伊川(10331107)-他的修行方式著重在涵養用敬、以此功夫迫使本心轉化為道心,也就是以嚴肅的態度修養自己的本心。他的修養過程是窮理、盡性而知天。而他的窮理方法是多端的,或者讀書、或者辨別是非,或者格物。總之、伊川強調自己要先努力去讀書或者思考事物的好處,如此不斷的努力則可以明白天理。

 

4、朱熹(11301200)-他提倡以居敬與窮理為主為修養工夫。簡而言之,居敬就是心存恭敬而將天理置於心中,窮理就是有恒地深究天理。兩者並進則可以培養心中的誠與仁,所以他說:居敬窮理二者不可偏廢。又曰:持敬是窮理之本,窮得理明又是養心之助。可謂是兩者相得益彰。

 

5、陸象山(11391192)-他要求學生首先要嚴格地反省自己,由此可以啓發自己的本心。假如人的意念可以一直滲透到自己的本心的源頭、自然就辨得是非,認識利害關係。換句話就是先立乎其大者,也就是說先知曉道在心中、心就是道

 

6、王陽明(14721529)-他的名言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他的致良知就是先除去一切私欲的障礙,這些私欲皆除去後,自己的良心就會出現了。他的“知行合一”的理論是:心中的良知是知識,而“致良知”就是行為。隻有將自己的良知付於行動後,良知的知,才是真正的知識,這就是他的有名的“知行合一”理論。

 

〖心派與理派〗

 

宋明理學大致的分為兩派,一派是以程明道為首的心派,一派是以程伊川為首的理派。心派與理派其實相差不大,僅僅隻是下功夫的起點不同而已。茲分別說明於下:

 

A)心派

 

心派是傳統儒家思想的思路,繼承了孟子的盡心知性而知天的思惟。

  • 盡心=我們充分地擴展我們的心,也就是要誠心地關注天下萬物。
  • 知性=我們就可以澈底體悟到人的本性。
  • 知天=知道人的本性後、就會了解天理。

 

1、心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程明道。程明道的哲學簡單地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天理就在心中。因此他的修行方法是:學者須先識仁。識得仁後、自己不必遠求,就會找到天理就在人心。他的理論激發了南宋陸象山與明朝的王陽明兩位大師的哲學。

 

2、南宋的陸象山將識仁兩個字簡化為先立乎其大者。就是先將最重要的部分(仁)確定後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有此仁心在心頭,對於世間的對錯善惡就可以有明確的判斷。

 

3、明朝的王陽明更進一步發揮為:此仁心就是良知。所以王陽明創造了他的有名的哲學:致良知與知行合一。這兩句話流傳到今日,為世界許多人所稱讚。

 

B)理派

 

1、在修行方法上、理派的先驅就是程伊川,這一派也可簡單的稱為道學問派。在修行方法上,理派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窮理,再盡性後而知天。因為理派人士應該從讀書與格物著手,久而久之,就會悟到天理。這派強調先窮理、也就是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注:而心派並沒有先窮理的必要,此乃兩派之大不同之處)

 

2、南宋的朱熹是程伊川學生的學生,他自己就是一位好讀書的儒家學者。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四書集注》,因為在南宋時期的《四書》已經被解釋得麵目全非,各位儒者都發明他們對《四書》的注釋,據說是已經體無完膚了,所以朱熹將當時的《四書》改正為孔子的原本的意義,實在是大功一件。他同時也將北宋的理學先驅的言論也整理成為有哲理的一門學問,為理學立下汗馬功勞。最初的理學是雜亂無章,經過朱熹的整理後,也為儒家思想大放光彩,使儒學又延伸了一千年之久。他折中程明道與程伊川的修行方法,主張居敬與崇理。居敬含有程明道的先識仁之意義,也就是《中庸》的尊德性。崇理含有程伊川的格物的過程,也就是《中庸》的道問學。雖然如此,但是、後代儒家學者還是將他歸納為理派,大概是因為他非常注重讀書的關係。

 

〖總之〗

 

為什麽有兩派呢?筆者認為是後人多管閑事,硬將南宋的朱熹與陸象山分為理派與心派,兩人所爭論的隻是:尊德性與道問學孰先孰後而已,並不重要。朱熹在回答問題也曾說過:大抵子思以來、教人之法,尊德性、道問學,兩者為用力之要。今子靜(象山)所說是尊德性,而某平日所聞,卻是道問學多” 兩人之爭是君子之爭,朱熹強調道問學,先讀書。而陸象山強調尊德性,先找到自己心中的仁。筆者認為這項爭論其實是一件芝麻小事,不值爭論。今引用《中庸·CH27》一段話:是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兩者可以平行進行,達到高明後、再尋中庸之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