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67)
在前麵數章中,老子心目中的聖人,要先修身,再齊家、治鄉、治邦和平天下。如此的聖人,不僅任重而且道遠,所以一定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會長壽,才可以擔起這個長途的責任。在前一章(Ch55)中,老子要我們修養自己的心性,一直修到有如嬰兒一般,如此就可以自然長壽了。因為嬰兒具有調和的精氣神,就會進入太和的狀態,就可以了解大道的方向,依此方向再去齊家、治鄉、治邦、平天下。但是,如何修養自己的心性呢?在前一章並無詳細的分析,所以老子在道德経CH56就告訴我們,下麵的“養心密訣”。
老子的養心密訣就是:1、塞其兌、閉其門,2、挫其銳、解其紛,3、和其光、同其塵。用今日的言語,這十八個字可以解釋為:1、不多言,清心寡欲,2、誠信待人、心地善良。3、與世無爭(不以自己的才華為榮、隱藏自己的光芒),與俗塵同處。修養到此境界後,外人不易親近他或者疏遠他,外人也無法利誘他或者加害他,外人也無法以高貴的爵位引誘他,也無法輕賤他。
聖人心中隻求建德抱道,以這十八個字,”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為原則,不為世俗的情緒所搖動,不求名利,與世無爭,不僅可以修心,也可以使自己健康,有健康的身心後,才可以治國平天下。而以今天的社會結構,筆者可以推斷,這十八個字也可以說是:養心養身的密訣。
先將道德經CH56原文和白話文登出,再討論:
〖道德經CH56原文〗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2、塞其兌,閉其門。3、挫其銳,解其紛。4、和其光,同其塵。5、是謂玄同。6、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7、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8、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9、故為天下貴。
〖道德經CH56白話文〗
1、智者曉得道的精妙,而不敢多述說大道形象。而不了解道的人,常常述說大道的形象,其實根本不懂“道”,所以不是智者。
2、阻塞他的言論。關閉他的情欲之門,以清淨自己的情意。[注:兌-口。]
3、收斂他的鋭氣,解除世間的紛擾。[注:挫-收斂。]
4、隱藏他的光芒,同處於世界的的俗塵。[注:和-整理隱藏。]
5、這就是所謂的“與大道相同”。[注:玄同=與大道相同。]
6、因為聖人清心寡欲,所以外人無法與他親近或者疏遠。
7、因為聖人誠信善良,所以他不會重視對他的利或者害的關係。
8、因為聖人與世無爭,所以他不會重視在世間名位的高貴或者低賤。
9、所以聖人是有高貴的地位。
〖討論〗
1、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的目的是勸春秋時期的學者,不要以自己的觀念去解釋大道,反而破壞了大道,所以告訴我們不要多言大道。但是,在今日的卄一世紀,以刺激經濟為手段的資本主義思想,已經腐敗了人們不破壞自然的良心。今非昔比,而在今日的環境破壞,已經快要無可救藥的地步,所以筆者認為:以白話文解釋道德經,用來宣傳老子的維護自然的理念,是拯救此地球的首要任務。
2、聖人含德深厚,外形謙和,他的心境如宇宙一樣的廣大,而且清淨得一塵不染。所以外人無法和他親近或疏遠。
3、聖人不貪求物慾,所以不能以利益引誘他。聖人到處解決人間的爭鬥與糾紛,誠信待人,心地善良,所以外人不傷害他。
4、聖人不羨慕權力和官位,所以不能以高貴的地位引誘他。聖人可以與窮人打成一片,與世無爭,不嫌棄他人的卑下或者骯髒,所以外人無法輕賤他。
5、老子告訴我們應該“清心寡欲、誠信善良、與世無爭”,這就是他的養心法。而老子活到97歲,應該是2700年前最長壽的人。所以筆者認為這個養心法也一定是他的養身密訣。當然,現代人和古代不一樣,不必走路,還有很多器具代勞,勞動較少,所以要再加其他的運動。而且在春秋戰國時期,聖人能“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話,全鎮人民、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向他學習,都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學習他的誠信善良,全天下的人民都以他為傲、以他為榮、以他為貴,幸好他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長期為人民服務,所以全天下人都貴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