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道教的清靜経-清靜使人美妙

(2015-09-09 08:32:19) 下一個
 
【清靜経全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導言】
 
清靜經是道教的經典。由道教人士所作的經典不多,清靜經可以算是道教自創的經典。道家之道德經是老子所作,南華真經是莊子所作,而列子一韋是列子所作,這三本書都不是道教自己的經典,僅僅是三位作者的哲學作品而已,但是道教卻將此三部哲學列為道教的重要經典,可見道教的開明性。大概在唐代末期,道教和佛教溶為一家時,道教更將佛教中的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経、無量壽經……等等,全部接受,在由道教主持的重要禮節儀式中讀誦。由此可見,道教自身所創的經典的確是不多。而道教的“清靜經”不知道是誰所作的,是百分之一百的道教自己的經典。但是也是結合道德經、南華真經和佛教的心經與金剛經而作的,最大的好處是它能深入簡出,將精華溶會貫通,也是一部好的經典。若再分析,我們知道大概在南北朝時代,信仰道教者大多是由農民與販夫或工人之類的民間人士,也許一般教育水平不高,高深難懂的道德經和金剛經都不易深入了解,清靜経的作者能將它們簡化成一部簡短易懂的“清靜経”,也可以算是大功一件。以下將清靜經分三段討論於下:
 
 
【第一段】大道的本質、功能,和大道的進化,老子回歸自然的籲求
 
〖原文〗1、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2、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3、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說明〗1、在道德經中,大道的本質是無形的、無情的與無名。而大道的功能是生育天地、運行日月、和長養萬物。作者將老子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用簡單的話解釋出來。而且這節是綜合道德經的第1、25、42章等集合而成。
 
2、在長養萬物的同時,經過演變的過程,也就是易經係辭傳所說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八卦”的進化,所以就形成清濁、動靜、男女、萬物的觀念和名詞。此節可以說是由道德經的Ch2、28、42章或其他而歸納出來。
 
3、老子的哲學思想是希望大家能保持清靜,進而回歸大自然。如此我們的內心與天地合而為一,我們的生活就豐富園滿,故可以作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天地悉皆歸”的意思可以用今日流行的話解釋為:世界是自己的。因為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經過多年風風雨雨的奮鬥,最後才發現:人生中最浪漫最美妙的刹那,就是頭腦清楚開明、生活悠閑從容的時光,也就是內心的清靜的時候。我們一直期望外界對我讚美的評價,到最後才知道:評價都不重要,因為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和他人無關。這節清靜經可以說是由道德經的Ch16、45等歸納而成,也滲入莊子的逍遙、齊物和天人合一的構想。
 
 
 
【第二段】由遣慾與澄心而達到清靜過程
 
〖原文〗4、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5、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6、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7、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說明〗4、“清靜”是人的自性的本態。而可使心神返回清靜的方法就是遣慾澄心。這節中的六慾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外境的慾望,三毒就是貪、瞋、癡三種煩惱。所以此經說:“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由此可見,此段的清靜經和佛經有深切關係。
 
5、心性不能清靜的原因是由於“心未澄與慾未遣”,澄心遣慾的方法,就是必須先由“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入手,此節和莊子大宗師篇的由“外天下、外物、外生死”為起點的看法相似,可見清靜經的確認同莊子的看法。
 
6、此節是教導我們更上一層樓,進而認識“真空”的實境。能夠常常保持清靜心,使慾望不生,就達到真靜的境界,進而可以應物和得性,生活自然就快樂悠然了。筆者認為?清靜經的作者能把這艱難“識真空”的過程,可以簡易地用“覌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等三十二個字表示出來,讀起來琅琅上口,實在難能可貴。也就是說:不僅將身心物三者在心中空掉,更要將這空或無的念頭也要去掉,也是此經所說的“空無所空,無無亦無”,能作到這一地步、才算真空。這節和金剛經第八品的“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7、能達到這一地步時,與大道漸漸接近了,於是命名為得道,實際上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因為我們本來就有。為了傳道給眾生方便的原因,所以稱為“得道”。對清靜真道能覺悟透徹的人,才有傳播聖道度化眾生的資格。
 
 
【第三段】在人世間不爭無執,可以遠離貪求煩惱,而常常清靜了。
 
〖原文〗8、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9、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10、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11、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說明〗8、上士和下士二詞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但此處的用法和道德經稍有不同,而清靜經的作者將原文簡單化,特別著重“無爭”兩字。而上德與下德首次出於道德經第38章,幾乎和原文相似,改變不大。在此節中,清靜經作者特別提出修道者不要與人爭和不要執著,如此才可以避免進入煩惱的陷阱。
 
 
9、與世有爭執,就是因為修道者有妄心,仍然是因為澄心與遣慾的工夫作得不夠徹底。此節強調假如我們的心中有貪求的話,就是修德者的大煩惱。
 
 
10、因為任何人一旦陷入貪求的旋渦中,往往愈陷愈深,有如沉溺在廣大的苦海一般,不能自拔。所以這一節說明煩惱妄想所帶來的災難,輕則使自己的身心憂慮與苦惱,重則永遠不得真道。
 
 
11、真常之道,清靜無為,園滿寂靜,充滿法界,到處都有,人人本身就具有,因為本性給物慾或名慾所迷而不自覺,假如被慾迷住而要自覺的話,有時讀書可以覺悟,或是良師益友也可以指點迷途,也不難悟出真理本來就有。所以這一節結論告訴我們:“清靜”是覺悟真道後才能獲得,然而悟道是自己本身的覺悟。
 
 
【結論】
 
1)熟讀此清靜經後,我們可以覺得作者確實將道德經和金剛經連接一起,而作成了一部容易背誦的、而且可以琅琅上口的經典。
 
2)儒道佛三家哲學的聖人都體會到真常之道在大自然中,不必以人造的語言來表達,所以一切智慧都是藴藏於清靜的本性中,不必強求,一切順自然就可以回歸清靜,進而可以體會道的真締,就是一切回歸大自然。與現代人的思維竟然完全相同,故有今日的環保覌念。而不破壞自然環境,最後會回到老子的“無為”思想。
 
3)最近讀一好文章,中間有一段大意是:“我們對人生渴望著升官發財、或者建立一份偉大的事業,最後才發現:人生中最浪漫最美妙的景色,就是內心的淡定(清淨)和從容(安靜)”。淡定和從容也許就是清靜。這也是經中所說的: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意義,可見清靜是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浪漫和美妙的景色,並不是孤寂的。
 
 
4)清和靜可以用於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舉例如下:
 
a、處於是非難分的時候,可以清淨自己的心,進而“認清”事物的道理,使我們的心態開明。
 
b、處於心境雜亂的時候,可以清淨己心,進而“弄清”引起雜亂的原因,使我們的心態不雜亂。
 
c、處於憂慮困境的時候,可以先使自己的心態和思想“清靜”,進而使我們的心神安怡。
 
d、處於狂大妄想的時候,可以先使自己的心態和思想“沉默安靜”,進而使我們的心神安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蓮幽夢 回複 悄悄話 好有深度和難度,需要找時間慢慢學習品味。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