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燈具的演變
中國最早的燈具始見於戰國,從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燈來看,不僅結構已比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優美,在它以前,燈的發明和演變已經有了一個相當時期。
“瓦豆謂之鐙”揭示了燈的形製最早是從豆演變而來這一曆史事實。晉代郭璞注《爾雅·釋器》“瓦豆謂之 登”雲:“即膏登也。”在郭璞看來,人們最早是借用盛大羹的瓦豆(鐙)等一些食器皿來點燃照明的。基於這一觀點,有些專家曾推測中國曆史博物館以前陳列中 原始社會部分的浙江吳興丘城出土的那件陶盉就是一盞最早的陶燈。由此可以認為,由於戰國以前用來照明的用具和用來盛物的陶盉、豆等形狀區別不大,人們往往 混為一起。特別是陶豆自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直至戰國,盡管它在形製上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所變化,但它的基本構造是相同的,即是一種淺盤,內底平坦,有高 柄的器皿。從戰國、兩漢時期的墓葬中出土的各種陶、銅、玉和鐵質豆形燈的造型來看,它們和同時代的陶豆並無明顯區別。但這類豆形燈,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其 平坦的淺盤中央逐漸出現了凸起的乳頭狀,這種變化可能就是豆向鐙的演變。
從見於發表的戰國時期的燈具來看,這一時期的燈具以青銅質的 為主體,數量有數十件。主要出自河南洛陽、三門峽,河北平山、易縣,四川成都、涪陵(今屬重慶市),山東臨淄,湖北江陵和北京等地的一些戰國中晚期貴族墓 中,多為貴族實用器。陶質燈見於發掘報告的主要有湖南長沙黃土嶺魏家大堆戰國墓和廣西平樂銀山戰國墓等地,其他地方雖有發現,因與傳統的陶豆無異,往往被 當作陶豆,並沒歸於燈類。這類燈應為下層社會所用,因其無法與華美的青銅燈相比,再加上很難從陶豆中區別出來,這類燈雖然數量不少,但並沒有引起考古工作 者重視。玉質燈僅見故宮博物院一件,為傳世品,從其精美造型來看,也應是上層社會的實用器具。
戰國時期的燈具造型除了個別多枝燈外,大致可分為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兩大類。多枝燈(又稱樹形燈)實 物較為少見,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平山縣中山王陵墓出土的一件十五連枝燈,形製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樹,支撐著十五個燈盞,燈盞錯落有致,枝上飾有遊龍、鳴鳥、 玩猴等,情態各異,妙趣橫生。
人俑燈是戰國時期青銅燈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河北省平山縣出土的銀首人俑燈,湖北省江陵望山出土的人騎駝 銅燈,山東省諸城發現的銅人擎雙燈,河南省三門峽上村嶺出土的跽坐人漆繪燈,這些燈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為身份卑微的當地人形象。持燈方式有站立兩臂張 開,舉燈過頂;有的跽坐,兩手前伸,托燈在前。一俑所持燈盤從一至三個不等。燈盤有圓環凹槽形和盤形兩種形製,前者有三個支釺,後者多為一個支釺。
仿日用器形燈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實用器的演變,主要為仿豆、鼎和簋等較為常見的器皿,以豆形陶燈居多,但 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製的青銅燈。在豆形類燈中,故宮博物院的勾蓮紋青玉燈應是突出代表,淺盤,細葫蘆形或近葫蘆形的把,喇叭口形底座。鼎形燈以1974 年甘肅平涼廟莊七號戰國墓出土的一件銅鼎形燈為代表,全器由身、蓋鍵、耳幾部分組成。身呈鼎形,下有三蹄足,雙附耳,耳上側有鍵槽,兩側穿孔,中貫鐵柱。 雙鍵一端銷於耳上,鍵中部彎曲成半圓,合之成圓環,扣住頂托,其兩端上翹各為半圓,可合為上小下大的圓柱體。蓋頂中心有一托,兩側兩鴨頭旋向狀,蓋反轉, 中心有錐尖凸起。上蓋後,放下雙鍵,旋動蓋間雙鴨頭部即緊扣鎖上,將鼎蓋封閉,便為一鼎形。打開時,先旋蓋,使鴨頭離開雙鍵,然後開鍵啟蓋,將雙鍵頂端合 攏後,蓋孔扡入鍵頂,即成一燈。
秦朝的燈具,出土實物不多,但從一些文獻記載中也可見其大貌,《西京雜記》卷三雲:“高祖入鹹陽宮,周 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尤其驚異者,有青玉五枝鐙,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鐙,鐙燃,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而盈室焉。”這說明秦代鑄造的燈也是 極其華麗的。出土實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66年在陝西省鹹陽塔兒坡出土的兩件相同的雁足燈,形製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環形燈盤,上有三個燈柱,可同 時點燃三支燭。
關於戰國至秦朝時期的照明時的燃料,由於出土實物的限製,目前還不能確定,從文獻資料結合燈盤的中間都 有尖狀燭插來看,應是前文所述的一種可以置立的易燃“燭”。對當時“燭”的製作和材料,賈公彥疏:“以葦為中心,以布纏之,飴密灌之,若今蠟燭。”據此我 們可知,當時所謂的“燭”,一開始不過是一種由易燃的葦一類的細草或含油質較高的鬆和竹等的細樹枝束成的火把而已。後來可能是人們在長期煮食牛、豬等動物 過程中,逐漸發現了這些動物油脂易燃和耐燃性,便把這些動物油脂收集在諸如豆、鼎和簋等一類的容器中,在用“燭”照明前將其外層沾塗上這些油脂,或在 “燭”外層用布一類的東西纏繞後,再往裏灌入油脂,可使燈亮得更為長久。這可能就是“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由來。如甘肅平涼廟出土的鼎形燈中,出土時鼎 內就盛有泥狀油脂。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也有秦始皇入葬“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的記載。
兩漢時期,我國的燈具製造工藝有了新發展,對戰國和秦的燈具既有繼 承,又有創新。由於兩漢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喪葬觀念,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燈具也成了隨葬品中的常見之物。眾多出土實物表明,這一時期的燈具不僅數 量顯著增多,而且無論材質或是種類都有新的發展,這說明燈具的使用已經相當普及了。從質地看,在青銅燈具繼續盛行的同時,陶質燈具以新的姿態逐漸成為主流 之外,還新出現了鐵燈和石燈。從造型上看,除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之外,新出現了動物形象燈。從功用上看,除原有的座燈外,又出現了行燈和吊燈。
如同戰國時期的青銅燈具一樣,兩漢時期的青銅燈具也主要以出土於河北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 為代表的,分布在河北滿城、江蘇南京、山東臨淄、廣西梧州、湖南長沙及山西、河南等地兩漢王族大墓中,多為實用器和宗廟用器。這些青銅燈具從器型上可分為 人俑燈、獸形燈和器形燈三大類。另外,戰國時期的多枝燈在兩漢也是常見的種類。從用途上可分為座燈、行燈和吊燈。青銅座燈與戰國時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出現了 以長信宮燈為代表的一批帶煙道式座燈,這類燈具由燈盤、燈罩、燈蓋、煙道和多作燈座的收集煙灰的器體等幾部分組成。燈盤供點燃燈火,盤中大多都有燭扡,應 是插置燭體所用。燈罩由可以移動的弧形屏板構成,既可擋風,又可隨意調整燈光強弱和照射方向。燈蓋可起到遮擋燈煙外溢的作用,讓煙灰隨煙道進入器體。收集 煙灰的器體可儲存清水,來溶解收進的煙灰。由於全器各部分既有機結合在一體,又可以拆卸,也利於經常清除燈內的積灰。這類燈具可稱得上是最早的保潔燈。行 燈是一種沒有底座和立柱,隻在燈盤下設三矮足,而在燈盤一側裝有扁鋬的器形燈,也有人稱之為拈燈,拈與行用意相近,都是說它可以行動中持之照明。山東、河 北、河南和湖廣等地都有這類燈的出土。吊燈是一種用來懸掛的燈具,這類燈發現較少,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兩地,以長沙出土的人形吊燈為代表,由燈盤、“人 體”和懸鏈三部分組成。圓盤中有一燭扡,旁有一輸油口與“人體”相通。“人”雙掌前伸捧起燈盤,“人體”中空,背部設蓋用來集取燈液,在“人體”的雙肩、 臀部設三環鈕,與三條活鏈相結,係於一圓蓋上,蓋頂立一鳳鳥,其上用於懸掛活鏈。整座器物造型新奇,重心平穩。
兩漢時期的陶質燈多出土於中小型兩漢墓中,範圍較廣,主要是中下階層為先人作的隨葬冥器。其造型以多枝 燈和俑形燈為主。多枝燈以河南洛陽澗西出土的一件十三枝陶燈最具有代表性,此燈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的底為一大圓形燈盤,盤中蹲一龜,龜上豎圓柱形燈 柱,柱上分兩級各伸四根曲枝以承托燈盞,燈盤上亦立有各承一燈盞的四根曲枝,燈柱頂端放置一朱雀形圓燈盞。在燈柱、曲枝、燈盞和盤沿上,有羽人、龍、蟬以 及花葉等立體雕飾。下部是一大喇叭狀的圓足燈座,外形似群峰環抱的山巒,自下而上分層堆塑各種形象的人和動物。對這種有多種裝飾的多枝燈,人們雙稱之為陶 百花燈。俑形燈以河南靈寶張灣的東漢墓出土的一件俑頂燈為代表,下為一蹲座抱子陶俑,一隻高筒狀燈盞立在俑的頭頂,這類陶燈在河南濟源、靈寶等地漢墓中有 出土,河南、上海、安徽等地博物館都有收藏。
兩漢時期,鐵質燈具的出現與當時冶鐵技術的進步及鐵器的普遍運用密不可分。但就全國來看,鐵質燈具發現 得並不多。河南洛陽燒溝一座東漢墓出土的一件鐵燈,高達73厘米,下部有一圓形底座,中間有一燈柱,沿柱向四外伸出三排燈枝,每排四枝,共十二枝,每枝枝 頭都有一圓形燈盞,在燈柱頂上站立一展翅欲飛的瑞鳥,可作為當時鐵質燈具的代表。
就兩漢照明燃料來看,雖與戰國時期的照明燃料相比沒有質的變化,但在對油脂的使用上卻出現了較大變化, 具體表現在出現了加撚來照明的油燈。魏晉以前,我國傳統的古燈,不論采取何種外形,就點燈的方式,即燈蕊(炷)和燈盤(盞)的關係而言,都是“盞中立炷 式”。以兩漢最常見的豆形燈為例,其圓形燈盤正中,常有一枚支釘,又稱“燭扡”,根據它的有無,人們將燈分為油燈和燭燈兩大類。其實在漢代除單獨點的燭以 外,油燈的燈炷也叫燭。更確切地說,則前者叫縻燭或麻燭,後者包括燈在內的整體叫膏燭。縻燭、麻燭是將麻去皮後的麻秸縛成束點燃照明,膏燭的燈燭也是由麻 秸等分成束而成,但比麻燭的束要細小得多。由於作為油燈的燈炷的燭,本身就是燈的組成部分,所以有些銅燈在銘文中把燭燈連為一詞。對燈和燭關係敘述最清楚 的是桓譚,他在《新論·祛蔽篇》說:“餘後與劉伯師夜燃脂火坐語,燈中脂索而炷燋禿,將滅息。……伯師曰:‘燈燭盡,當益其脂,易其燭……。’餘應曰: ‘人既稟形體而立,猶彼持燈一燭,……惡則絕傷,猶火之隨脂,燭多少,長短為遲速矣,”這裏說的燃脂火為點油燈即膏燭。“持燈一燭”指的是用麻秸作的燭燈 即麻燭,它一般插在燈盤中的支釘上,沂南與河南鄧縣長塚店畫像石及山西省大同司馬金龍墓所出漆屏風上刻畫的燈,燈火皆立在燈盤當中,即是“盞中立燭式”之 燈的真實寫照。然而雲南昭通桂家院子東漢墓出土的一件銅燈,在燈盤內殘存的燈炷是用數根細竹條纏在一起做成的。不過火炷除呈支釘形外,還有的做管形,將燈 炷插入內,也可立於盞中。當然,如果將麻秸束成下粗上細之狀,不用火炷,似亦可直接立在燈盤中,若幹漢代銅燈中未見火炷,或許就是這種做法的反映。
上述各種燈內無論燃脂、燃油或燃蠟,燈炷大都是用麻秸等硬纖維作的,所以能直插在火炷上。此外,當時也 有用軟件纖維作的燈炷。軟炷立不起來,本不合乎“盞中立炷式”的要求。但在此法盛行期間,狃於積習,並不像後世那樣,將軟質燈炷搭在盞唇上,使燈火在燈盤 的口沿處燃燒,而是在燈盤中央立一小圓台,將軟件炷架在台上點燃。自戰國以迄隋代,都能見到這種燈具的實例。
至於兩漢照明所用的油脂成分,從河北滿城一號漢墓出土的臥羊尊燈腹腔內殘留有白色沉積物的化驗結果來 看,其含有油脂成分,說明此燈使用凝固點較低的動物油之類的油質燃料。燭燈中遺留的殘燭,報道較為明確的有滿城一號墓出土的一件帶蓋直筒杯形的卮錠中所存 的燭塊。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用紅外光譜法分析鑒定,殘燭塊和牛油相似,屬動物脂類。雲南省昭通桂家院子東漢墓出土的一件行燈,燈盤裏殘存一些燭渣和一 小段燃燒過的燭芯。燭芯是用八九根細竹條外麵纏上一層約3毫米厚的細纖維物質做成的,尖端略為收縮,圓徑約1.4厘米。估計當時就是以這種燭芯浸於油內, 待滲透飽和後再在外麵掛上動物油脂,這可能是後來蠟燭的前身。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都證明,在我國東漢以前,照明用的脂膏多為動物的脂膏。
魏晉南北朝至宋元時期,燈燭在作為照明用具的同時,也逐漸成為祭祀和喜慶等活動不可缺少的必備用品。在唐宋兩代繪畫、特別是壁畫中,常見有侍女捧燭台或燭台正點燃蠟燭的場麵。在宋元的一些磚室墓中,也常發現在墓室壁上砌出燈擎。
這一時期燈具在材質上的最大變化是,青銅燈具走向末端,陶瓷燈具尤其是瓷燈已成為燈具中的主體,漢代始 見的石燈,隨著石雕工藝的發展,也開始流行,另外鐵質、玉質燈具和木質燭台也有出土。由於材質改變,這一時期燈具在造型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盞座分離,盞中 無燭扡已成為燈具最基本的形製,多枝燈已很難見到。從整體造型來看,這一時期燈具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首先是帶有承盤形座的,這類燈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有圓盤形燈盞的,如南京出土的一件三國時期青瓷熊 燈,熊蹲在承盤內,用頭頂著燈盞。河南安陽隋代張盛墓出土的一件青瓷燈,燈座為淺盤,盤中心有圓柱,柱上托一蓮花形小盤,盤中心有穿撚用的短管作燈頭。另 一種是有兩層承盤,盤中心有穿撚用的短管作燈頭。另一種是有兩層承盤,上有一圓柱體,既可直接插入燭把,又可承托小型燈盞的,這種燈以隋唐時期瓷燈和三彩 燈居多,由於它具有插置燭把和承托燈盞兩重性,故這類燈又多稱燈台或燭台。如湖南省博物館所藏的一件隋黃釉燭台,由三部分組成,下部是一帶高足的圓盤,中 部為一空心柱,上部為一帶有承盤的圓柱體。
其次,漢代陶質筒狀形燈具在這一時期已有了新的發展,人物器座大為減少,動物器座逐漸增多,並出現了一 座托舉一排二至三個筒形燈盞的情況。如1974年浙江紹興市上蔣黃瓜山出土的一件黃釉獅形燈,在蹲伏的獅子背上所托的一長方形板上,就並排設有三個高筒形 燈盞,從當時一些羊形燭座頭部所設的一圓形洞口插置燭把來看,這些筒形燈盞除燃油脂外,也可作為燭台手插置燭把,故也有人稱之為燭台。
其三,與漢代的一些臥羊銅燈和豆形燈相對應,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以臥羊、獅為造型的燭台和圈足寬沿瓷 燈。如浙江餘姚市文物委員會所藏一件越窯臥羊燭座,在羊頭正中設置了一圓形洞用來插置燭把。1963年河南鶴壁集窯出土的一件白釉黑彩瓷燈,用直口,寬平 沿,平底,下有喇叭狀圈足。
其四,用單體的碗、盤和缽用作燈盞和燭托現象逐漸增多,並以宋代較為普遍。如在蘇州文物商店所藏的一件 南朝羽人青銅燈架,在羽人的胸前和兩膝前各有一燈圈,這應是為承托單體碗和盤形燈盞所置。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一組仆侍女俑群中,就有一手托一燭盤的女 俑。到了宋元時期,這類燈盞更多,特別是一些磚室墓的墓室壁上砌出的燈擎上,所托的燈盞也多是一件小瓷碗或瓷缽,顯然這些碗或缽就是作為點燃燈盞用的。由 此推之,在宋代民間有可能是大量采用小碗或小缽作燈盞的。在這種單體碗、碟類燈盞基礎上,宋代還出現了一種省油燈,這種燈通常稱為夾瓷燈或清涼盞。陸遊 《齋居紀事》雲:“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盎最省。蜀有夾瓷盞,注水於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關於省油情況,以前因僅見於文獻記載,無實物作證,人們往往懷 疑它的存在,199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三峽考古隊在三峽庫區的涪陵石沱墓地發掘出土的一盞省油燈,為我們進一步了解這種燈的形製提供了珍貴資料,這盞省 油燈初看與普遍油盞一樣,但它的碟壁是一個中空的夾層,碟壁側麵有一個小圓嘴,用來向夾層中注水,這正與陸遊所述基本一致。據專家介紹,這類省油燈由於在 燒製過程中,陶瓷的膨脹係數不好掌握,因而不像碟形燈那樣普遍。
與兩漢時相比,這一時期用作照明所用的燃料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曆史上所用的照明材料除現代的電外,都已在宋元時期出現。除以前的動物油脂外,植物油和蠟燭已成為主要照明材料,用石油當作照明燃料也已出現。
文獻中最早提到蠟燭是在晉代,這一時期雖已出現蠟燭,但還僅限於貴族階層,而且多以塊狀出現,使用時要 使其加熱熔化,與後來加芯直接點燃的細長形蠟燭有很大差別。燈內之蠟是熔化後作為油膏使用的,並不是製成細柱狀的蠟燭。這種銅燈為蠟燈,不能叫燭台。據研 究所知,中國蠟燭的原料有黃蠟、白蠟等多種。黃蠟是蜂蠟,是由工蜂腹部蠟腺分泌出來的一種蠟,為構成蜂巢的主要成分。它呈黃色固體狀,具有比重輕、熔點高 和不溶於水的特點,適於點燃。蜂蠟的利用要比白蠟早。
從文獻資料分析,東漢時人們已經開始使用蜂蠟,但它的使用量和範圍都有局限。白蠟是白蠟蟲分泌的蠟。由 於白蠟比黃蠟更具凝固性的易燃性,因此白蠟的利用起自唐代,但從隋代河南安陽張盛墓已出現細長形蠟燭模型來看,人們應在唐代以前已掌握了用白蠟製作蠟燭的 技術,長條形蠟燭在唐代一些墓室中的壁畫上也常有反映。
明清兩代是中國古代燈具發展最輝煌的時期,最突出的表現是燈具和燭台的質地和種類更加豐富多彩。在質地上除原有的金屬、陶瓷、玉石燈具和燭台外,又出現了玻璃和琺琅等新材料的燈具。種類繁多和花樣不斷翻新的宮燈的興起,更開辟了我國燈具史上的新天地。
宮燈,顧名思義是皇宮中用的燈,主要是指以細木為骨架鑲以絹紗和玻 璃,並在外繪各種圖案的彩繪燈。宮燈在清朝內務府下設造辦處的宮廷專門製燈作坊以前,在宮外采購和地方貢獻是宮燈的主要來源,即使在宮廷專門製燈作坊設置 後,也有大量燈具是由采購而來。宮燈又反過來間接流入了民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間燈具的發展。宮燈基本上代表了明清兩代燈具的最高水平。
從質地看,宮燈主要是用細木為框架,雕刻花紋,或以雕漆為架,鑲以紗絹、玻璃或玻璃絲。紗絹燈最早可溯 源於南朝宋武帝時在元宵節上出現的葛絲燈籠,曆經千餘年發展,明清時,隨著製絹業的發達和相關工藝改進,絹紗燈無論在造型和工藝上都有了長足發展。玻璃燈 又稱料絲燈,最初出現在雲南。宮燈在形製上除圓形的外,常見的還有六角形、八角形,也有十二角形的。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大下小,很像中國建築中的亭子。宮 燈的骨架,由近百塊大小不同並刻有花紋的木片粘合而成。燈頂雕龍鳳等圖案,燈的各麵大都繪有精致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博古、文玩以及戲劇故事等圖 畫,每角上都懸掛各種色彩的縷穗,燈底墜紅黃流蘇。因此宮燈除照明外,已成為精美的工藝品。宮燈裏照明燃料全是蠟燭。從用途來看,宮燈可分為供桌上使用的 桌燈、庭院使用的牛角明燈、牆壁懸掛的壁燈、宮殿內懸掛彩燈、供結婚使用的喜字燈和供祝壽使用的壽字燈等等。總之,宮燈作為我國手工業製作的特種工藝品, 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根據不同用途而設計出各種各樣的造型,不僅和我國古代建築形式極為協調,即使在今天的一些豪華殿堂和住宅裏也能發現宮燈造型裝飾。
燭台是明清兩代劇院,飯店等公開場所的常用之物,明清時宮殿照明都用蠟燭,故除宮燈外,燭台也是主要的 照明用器。明清宮廷燭台從質地上可分瓷、琺琅、玻璃、金銀、玉石和硬木等各種材料。在用途上可分廟堂供器和室內用器兩類,並多以成對形式出現。前者形體較 大,以廟堂五供形式出現為多,後者多為桌上用的小型蠟台。從造型上看,主要有帶喇叭形座或覆式高足碗座的圓盤式和八角形器座八角盤式兩種。在一些琺琅和金 銀製品中也有人物和動物擎燭盤形的。無論哪種類型的燭台基本上都由底座(有些底盤座上往往帶有一大盤)、立柱和帶較長燭扡的燭盤三部分組成。
明清兩代的照明燃料更加豐富,石油和植物油的利用更為普遍。除陝北一帶外,在西南也出現了用石油燃燈的 事例,並對榨油用具和方法進行了詳細表述:把潔淨的桕子整個放入飯甑裏蒸煮,蒸好後倒入臼內舂搗。臼約一尺五寸深,碓身是用石塊製造的,不用鐵嘴,隻要采 取深山中豎實而細滑的石塊琢製就行。經舂搗使桕子核外包裹的蠟質層全部脫落,把蠟質層篩掉放在盤裏再蒸,然後包裹後再舂榨。使桕子外麵的蠟質層脫落後,裏 麵核子就是黑子實,用一座不怕火燒的冷滑小石磨,周圍堆滿燒紅的炭火烘熱,將黑色子實逐把投入快磨。磨破以後,就用風力吹掉黑殼,剩下的全是白色的仁。將 這種仁碾碎上蒸之後,用前麵的方法包裹入榨。榨出的叫“水油”,清亮無比,盛入小燈盞中,用一根燈心草就可點到天明,其他的清油都比不上它。以燃酥油而得 名的酥油燈,更是植物油燃燈的重要例證。
明清照明燃料最重要的成就是大量植物油成為製蠟原料,使蠟燭逐漸成為了主要照明燃料。特別是宮廷,更是 把蠟燭作為主要照明燃料,宮燈和燭台基本上用的都是蠟燭。我國製蠟雖然可上溯到魏晉時期,但長期以來,由於蠟的取材麵很窄,蠟和蠟燭的使用也僅局限在極少 數特權階層。到了明清時期,人們在長期總結製蠟和用蠟中的經驗,使蠟燭的取材更為豐富,隨著大量植物油成為製造蠟燭的原料,蠟燭也逐漸走向了中下層社會。 對於用植物油製蠟燭的方法和用器,明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詳細介紹:用皮油製造蠟燭的辦法是廣信郡創始的。……用皮油製造蠟燭的方法是:將苦竹筒破 成兩半,在水裏煮脹(否則會帶皮油)後,加上小竹篾箍固定,用尖嘴鐵杓裝油灌入筒中,再把燭芯插進去,便成一到蠟燭。過一會待蠟燭凍結後,順筒捋脫篾箍, 打開竹筒,將燭取出。另一種方法是把小木棒削成蠟燭的模型,裁一張紙,卷在上麵做成紙筒。然後將皮油灌入紙筒,也就結成一根蠟燭。這種蠟燭無論風吹塵蓋, 經過冷天和熱天,都不會變壞。而且對不同植物油在製作中的優劣也有評議“造燭則桕皮油為上,蓖麻子次之,桕混油每斤入白蠟凍結次之,冬青子油又次之。北土 廣用牛油,則為下矣。“在清代,造蠟工藝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特別是宮廷所用蠟燭,除根據場合和用途不同有大小之分外,許多蠟燭表層還裝飾有以盤龍和雲龍為 主的彩色花紋。蠟燭本身已成為一種工藝品。
中國古代油燈藏品欣賞
物質文明的發展反映了人類文明的曆史,考古學以人所創造的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作為人類文明曆史的一個重要的佐證。在這一曆史中,油燈是起源較早、延續和發展時間較長的生活用品之一。
油燈起源於火的發現和人類照明的需要。據考古資料,早在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北京猿人已經開始將火用於生活之中,而至遲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成型的燈具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中,燈具則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周禮》中亦有專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職。
燈作為照明的工具,實際上隻要有盛燃料的盤形物,加上油和燈芯就能實現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製的 燈的出現,則是人類將實用和審美結合的成果。早期的燈,類似陶製的盛食器“豆”。“瓦豆謂之登(鐙)”,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雖然形製比較簡單,卻奠 立了中國油燈的基本造型。此後經青銅文化的洗禮,由於鑄造技術的提高,油燈和其它器物一樣,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發展,創造了中國油燈藝術的輝煌。從春秋 至兩漢,油燈的高度發展,已經脫離了實用的具體要求,它和其它器物一樣,成為特定時代的禮器,“蘭膏明燭,華燈錯些”,折射了社會政治的規章法度。這一時 期的代表作有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戰國銀首人形燈和十五枝燈;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漢龍形燈;河北滿城出土的西漢長信宮燈、羊形燈和當戶燈;廣西梧州大塘出 土的西漢羽人燈;江蘇邗江甘泉山出土的牛形燈;湖南長沙發現的東漢臥人形吊燈;山西襄汾縣出土的東漢雁魚燈。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青瓷技術的成熟,青瓷燈開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銅燈。而由於青瓷燈造價低廉易於普及, 具有一定造型和裝飾的油燈開始為民間廣為使用。又由於青瓷的技術特點,一種和這種技術相應的造型和裝飾也隨之出現。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南京清涼山吳墓出土 的三國青瓷熊燈;浙江瑞安出土的東晉青瓷牛形燈;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齊瓷燈;……此後直至隋末唐初的白瓷蟠龍燈及唐三彩獅子蓮花燈,新材質不斷運用到油燈的 製作中,銅、鐵、錫、銀、玉、石、木、玻璃等,而且品種繁多。由於唐代經濟的高度發達,實用兼裝飾或純裝飾性質的燈開始大量出現在宮廷和燈節之中,像燈 輪、燈樹、燈樓、燈婢、燈籠、走馬燈、鬆脂燈、孔明燈、風燈等。這些新的燈具或燈俗烘托了那個時代盛世,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宋代的京師“每一瓦隴中皆置蓮燈一盞”,“向晚燈燭熒煌,上下映照”,繼續著盛世的輝煌。由於陶瓷業的 發達,各個窯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油燈。“書燈勿用銅盞,惟瓷質最省油”。而始於唐代的省油燈到宋代則廣為流行,“蜀中有夾瓷盞,注水於盞唇竅中,可省油 之一半。”(陸遊《陸放翁集》)而遼代的“摩羯燈”則表現出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特色。到明清之際時青花和粉彩油燈成為新的時髦,明代的“書燈”陪伴了無數 的書生,“萬古分明看簡冊,一生照耀付文章”。此後油燈的發展下接外來的洋油燈,直至電燈的出現,一個有著幾千年技術文明的曆史在20世紀終結。
中國的燈具就使用的燃料而言,分膏燈和燭燈,即後世所言的油燈和燭台;就功用而言,分實用燈(照明用) 和禮儀燈(宗教儀式用);就形式而言,分座燈(台燈、壁燈和台壁兩用燈)、行燈和座行兩用燈。中國油燈和中國的技術文明以及造型藝術息息相關,反映了科技 的進步和審美的時尚。為了消煙除塵,漢代的青銅燈加裝了導煙管;為了節省燃料,宋代發明了夾瓷盞(省油燈);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設計了內藏式燈(氣 死貓);為了方便實用,明清時利用力學原理製造了台壁兩用燈。在審美的領域,戰國時期出現的人物形燈以及漢代出現的動物形燈,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燈具的設 計中,使之增加了實用性之外的文化內涵,而尺度適宜、結構合理、造型生動、裝飾富麗,無不包含了審美的意匠。明清之際的青花、粉彩,把繪畫引入到裝飾中, 又切合了時代的風尚。
和其它事物一樣,油燈也有文野之分,有宮廷和民間之別。“短檠二尺便且光”,“長檠高張照珠翠”,反映 了地位和階級的不同,那麽樸實與繁華也就自然成為它們在審美上的區別。這種相互對照的關係,構成了中國油燈的兩大體係,同樣具有研究的價值。因此從審美的 角度來看油燈,通常人們所關注的是那些墓葬出土或宮中傳世的作品,因為它們造型考究、裝飾繁富,一般都反映了主流社會的審美時尚。但是民間燈具一般比較樸 實,造型又有出奇之處,表現了普通大眾的審美愛好和功用要求。它們之間具有不可替代的互為補充性。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油燈在各地和各民族間又有著獨特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比如西藏的金屬油 燈,通常都是組合式的,而漢族的燈一般都是一體化的。組合式的燈可以拆成若幹個部分,是為了適應藏民生活方式中流動性的特點。而這種金屬燈的紋飾又可見漢 族的“福”字、“壽”字,反映了具有曆史傳統的藏漢民族文化的交流。藏族的酥油燈,不管是陶質的還是金屬的,都是藏族特有的一種燈具,反映了這一地區深厚 的宗教文化。
戰國·玉勾連雲紋燈
通高12.8厘米。
新疆和田青玉製成,戰國玉製燈僅此一件。
學者推測,戰國及秦漢燈具由盛食物的陶豆演化而來
[戰國]·銅象燈
通高11.5厘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戰國] ·銀首人形燈
通高66.4厘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戰國]·青銅騎駝人形燈
通高19.2厘米。
湖北省江陵縣紀南故城發現,湖北省博物館藏。
[戰國] ·銅人擎雙燈
通高21.3厘米。
中國曆史博物館藏
[戰國]·十五連盞燈
通高82.9厘米。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976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西漢]·長信宮燈
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妻竇綰之墓。
漢代出土同類燈中唯一的人形燈具
[西漢]·鎏金羊形銅燈
通高19厘米
1957年在西安市郊區出土。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
[西漢]·銅雁魚燈
通高54厘米。
陝西省神木縣店塔村。
漆彩繪出雁的翎毛鱗片,施以黑白紅綠四色。
[西漢]·彩繪銅雁魚燈
通高53厘米。
1983年山西朔縣西漢墓。
是雁魚燈中最精彩的一件
[東漢] ·錯銀銅牛燈
通高46厘米。
江蘇省邗江發現,南京博物院藏
[三國]“甘露元年”銘瓷熊燈
通高11.5厘米。
中國曆史博物館藏。
魏晉南北朝瓷燈流行,銅燈衰落,形製趨於單一。
[西晉]青瓷騎獸燭台
通高2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西晉]獅形燭台
通高12.5厘米。
南京板橋鎮西晉墓
[唐]三彩釉陶製燭台
通高40.6厘米。
私人藏品。
[唐]白瓷燈
高30.4厘米。
中國曆史博物館藏。
1956年在河南省陝縣劉家渠出土
江蘇揚中市油燈博物館部分藏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燈影下的詩意
掌燈時分,油燈點燃,漫漫長夜,一燈如豆,雖不似白晝毫末畢現,幽微的燈光卻釀造出濃濃的或淡淡的詩意氛圍,直教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一唱三歎,意緒萬千。士子讀書,青燈黃卷:“一卷離騷一卷經,十年心事十年燈。”(清•吳藻)、“萬古分明看簡冊,一生照耀付文章”(元•謝宗可);熒熒燈火,撩惹閨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唐•李瑞)、“醒來燈未滅,心事和誰說?”(清•沈宛);客舍孤燈,觸發鄉思:“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唐•李商隱)、“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白居易);故人相見,挑燈夜話:“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宋•晏幾道)、;窗前燈下,通宵勞作:“不知織女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 (宋•茜桃)、“合衣臥時參沒後,停燈起在雞鳴前。” (唐•王建)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曾滿懷“整頓乾坤”、“恢複神州”的豪情壯誌,在長夜難眠的燈下“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情真意切,傳誦千古。
宋代福州太守蔡君謨在燈節令民間每家點燈盞。有個叫陳烈的文人做了一盞燈,在上麵題詩:“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 憤懣之情,溢於言表。宋代還有個叫田登的州官,為避“官諱”,不準人言“登”字。因“燈”與“登”諧音,百姓“點燈”就隻能說成“點火”。每逢燈節,州府 張貼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令人哭笑不得。草民口口相傳,由此生發出一個成語:“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個嚴監生,為計較油燈的燈草多點了一根,“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裏拿出來,伸著兩 個指頭。”,還是夫人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隻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裏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 '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登時就沒了氣。”小小油燈,入木三分地映襯出一個守財奴的吝嗇心理。作者的生花妙筆、敏捷才思,皆因 有盞幽幽油燈。
燈與夜為伴,夜因燈而明。燈下有說不盡的故事,燈下有吟不完的詩篇,燈下有解不開的悠悠情絲。
古代詠燈詩句選錄
韋蘇州《對殘燈》:
“獨照碧窗久,欲隨寒燼滅。幽人將遽眠,解帶翻成結。”
南北朝•紀少瑜《殘燈》:
“殘燈猶未滅,將盡更揚輝。惟餘一兩焰,猶得解羅衣。”
唐•高適:《除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五代• 李端:《閨情(月落星稀天欲明)》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唐•白居易:《舟中讀元九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雨打船聲。
唐•白居易:《邯鄲冬至》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深夜,作者正旅居,獨坐在燈下,猜想家裏人這時正在談論、想念著自己, 以此表達了對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唐•元稹
宋•陸遊:《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腐儒碌碌歎無奇,獨喜遺篇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全詩表示回想兒時的歡樂往事,有著無限的歡樂滋味;而撫今追昔之餘,卻又不禁油然麵生“時不我與”的慨歎。
宋•陸遊:《東明》
煙水蒼茫西複東,扁舟又係柳陰中。
三更酒醒殘燈在,臥聽瀟瀟雨打蓬。
宋•陸遊:《夜吟》
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
夜天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讀詩、寫詩恍然而悟,這笑為真心領悟,是做詩之妙的豁然開悟,也是對過去境界的突破。此乃“悟道”之詩——悟詩之道也。
宋•晁衝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轉疏,獨騎瘦馬取長途。
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
宋•王安石:《示長安君》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盞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裏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全詩抒寫了久別重逢之情,言淺而情深,使人體味到友誼的純樸和真摯的感情,燈下長談,從小到現在,言真意切。
宋•晏幾道:《玉樓春》
當年信道無情價,桃葉尊前論別夜。臉紅心緒學梅妝,眉翠工夫如月畫。
來時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誰扶上馬。憶曾挑盡五更燈,不記臨分多少話。
清•王國維《蝶戀花》
閲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張仲素——《燕子樓》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