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年都有拍賣公司舉辦的拍賣預展,去看預展很有意思,在拍賣現場看人有時比看拍品還有樂。
來看拍賣預展的什麽樣的人都有,有專家、行家,也有裝模作樣的假行家,從一個人觀看拍品的舉止就能大概判別出來其鑒賞的能力。往往能看見一些穿著入時、擺著“譜”拿著“勁兒”的人,好像透著有多大學問,帶著手電筒、顯微鏡、放大鏡等,抱著一個器物翻來覆去的又照又看。有時候離他們挺遠的,看著就覺得好笑。他們手裏抱著的東西本來就非常開門,老遠就看出來了,真不明白他們還在那兒裏裏外外仔仔細細地看個啥。實際上,他們是在摹仿古玩鑒定的傳統鑒定方法,就是按照每一品種的古玩所具有的特征總結出的許多說道,或是通過對某些特征細節總結出很多招數,依照這些說道和招數作真偽的判別。其實,這是一個很低層次的鑒定方法,當今這麽多人買古玩上當,從根兒上講,很大程度是這種方式造成的,可惜這種方式當今還是主流,幾乎大家都如此,還在流行。
當心誤入歧途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介紹文物鑒賞類的好書太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回憶起來,關於文物鑒定的書籍明代曹昭(明仲)著有一本《格古要論》,是比較早的一本,聽上去這本書是寫古玩鑒定的,但是實際更多的是從藝術史和器物鑒賞的角度來寫的,並沒有涉及過多的實質性的鑒定方法,但是已經有了以招數來判別古玩的雛形,應該說開了一個並不算好的頭。
民國期間,趙汝珍所著的一本《古玩指南》,於1944年出版,對古玩行業並未起好的作用。在書中,他不僅著錄了一些錯誤的古玩鑒別方法和“招數”,同時傳播了這種方式,有些不靠譜的招數現在還在使用,這本書原本並沒有真正的學術地位,更談不上嚴謹,因為多年來一直沒有相應的入門古玩專業圖書的原因,致使此書自出版以來,一直暢銷,70多年來不斷有出版社不斷再版發行。初入門學習古玩的人可以讀讀此書,但對書中的各種“招數”還是要謹慎對待。
30多年前,我認識王世襄先生之前走的也是這個(標準)路數,當時從老一代古玩商和圈子裏的藏友們學了各種的招數,對應每種器物都有相應的招數作判別,幾年下來,還覺得自己眼力挺好的,這亦是一個普遍的規律:按這種方法,一旦學會了一些技術性的知識,學得了一些招數之後,必然慢慢的就會越發自滿、自負,不知深淺,從宏觀角度講,走這種路線必然是越來越注重細節,眼界會越來越窄,人的心胸也會越來越窄,變得十分小氣。且無知者最無畏,到達自滿、自負,這個階段的時候,就離著上當受騙不遠了,看東西也是翻來覆去。拿件瓷器,先是掂量掂量手頭兒,又聞又看。看家具是先鑽桌子底下,死乞白賴地逐一去看個部件是否有後修後改或後配的等等。後來認識了王先生,發現他對古代藝術品的鑒賞根本就不是這一套,他隻需要看一眼,就“一眼明”,心裏就明白了,從側麵看,他人“一打愣”一愣神,像打了個激靈似的就看清楚了。
“望氣”才是正道
其實,自古對這種鑒定就有一種叫法:“望氣”。所謂的“氣”就是“氣韻”,實際上它是透過看被鑒定器物本身,看到它背後的精神世界,氣韻表現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此種鑒定的方法實際上才是最本質最精準的,把握住的是整體的氣息。
對於“望氣”王世襄先生在《錦灰三堆》中有一篇論文做了專門講述。在這篇文章中他很謙虛、客氣,但講到了問題的實質。那篇文章初讀起來似很簡單,但實際卻不簡單,是一篇值得慢慢品味、體會的文章。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經眼看了不少的東西,首先,他對古代藝術品評價的用語非常有意思。不像有些自稱行內的“高”人總能對著某件東西說這說那,沒完沒了。在他見過的器物中,對其中的90%根本就不吭聲,沒表情,不置可否。不用說了,這樣東西根本都犯不上廢話。應特別說明,他看了不吭聲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新的或是假的,但肯定是不夠藝術品的標準。在王先生眼裏,藝術水準第一位,藝術品不分新老,不分時代。凡是看見藝術水準不高的甭管年代月多老他都沒有表情,不吭聲。如果他看上一件不錯的,他標準的肯定語就是:“嘿,好”這麽兩個字。如果若是特別打動人的、是不得了的絕品,則加兩個字“嘿、嘿,真好!”若這件器物是古物則再加上一個斷代,如“夠元(代),夠明(代)”。
古玩界曆來有這樣的說法:玩古玩沒有不打眼的,沒有不上當的。可是這麽多年來,在王先生看過的不計其數的器物中,還沒有發現王先生看錯東西上了當的事。他的圖書中著錄了那麽多藏品,在社會上出版發行了這麽多年,也沒聽到有誰說某件東西整個兒是個“瞎活兒”。
透過物質的表麵現象深入本質的“望氣”境界,當然是古玩鑒賞的最高層次,絕非人人能做到,客觀地說,是沒有多少人能做到。更準確地說,是沒有幾個人能真做到。王先生能行,是因為底蘊深厚。他從小涉獵中國文化,首先研究中國書法和繪畫,氣韻和精神在書法和繪畫上的反映最為鮮明。在此基礎上,他又研究青銅器、漆器、佛像、造像、樂器、竹刻、家具,融會貫通,捕捉到了這些器物間內在相應的聯係和時代精神之間的關係,找到曆史脈絡,因此能站在高端,不是著眼具象,而是放眼宏觀,對各類藝術品和鑒定品加以審視判斷,透過器物的表象看到時代特質和藝術水準兩個本質。
為何“望氣”鑒定法準確呢?試說明如下:按照以顯微鏡、放大鏡觀察等常規招數來鑒別一件器物,凡你認為可以判斷出真偽的各種特征,造假者同樣也都知曉,他們就可以通過完善偽造技術來對付你。這種鑒別方法拘泥於技術層麵,而技術上的問題,對於現代科技而言,隻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更重要的是,一旦有足夠的金錢回報,值得幹了,就早晚有人能找到相應的技術方法來解決。
例如,唐三彩是不少人喜愛的收藏門類,對其鑒定有不少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看釉,幾十年前,“唐三彩”可以以釉麵內是否有微細的斷裂(俗稱“細開片”)來判別真偽。當時的偽造屬粗獷型,做的都是工藝,做不出裏麵的“開片”,所以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準確的判別特征,可以為招數來用。後來,隨著唐三彩身價高漲,到了偽造者認為值得花功夫的時候,便花力氣突破了這個技術難題。從此,凡是以釉內“細開片”特征來判別唐三彩真偽的人,大都“翻了車”。
過了一段時間,又發現當時偽品的開片較生硬崩碴較愣,真唐三彩上的開片經過時間的磨礪浸潤,有“酥”的感覺,於是又有了鑒別唐三彩的新招數。但好景不長,偽造技術再次跟進提高,這招數又不靈了。
後又以真品開片微細斷裂紋中滲有漬跡為招數,因為細紋小部位不易觀察,需要有強光和放大後方能對比看清,你看,這就引入了手電筒和放大鏡觀照。這麽一來就進入了微觀世界,又有了更多更複雜的特征和一大堆的招數。因為這種造假比做單純的開片更難,所以在那個階段,又成了鑒別唐三彩的新招數。隨著時代發展,新的藏家加入,價格又不斷上漲。漲到了一個臨界點,偽造者又下了狠功夫,果然又有一批人上當了,而且有的到現在還沒明白過勁來。
這一切說明,自打有古玩起,造假技術和鑒假招數一直在角力纏鬥,誰占上風,不言而喻。因此從技術角度,以招數來鑒別器物可行,但也隻在一段時間內可行。偽造者每攻克一個特征和特點的技術難關,就會有一大批英勇的以技術評判古玩的收藏者“踩響地雷”。
所以,從宏觀而言鑒物,還得靠“望氣”。氣韻和器型是時代的反映,近些年來,我做家具設計,對此深有體會:我的設計也力圖創新,但我發現,如同人,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特征,讓50後做出90後的東西,幾乎是不可能,即使有天大的本事,把“形”做出來了,“神”仍然不對頭。人脫離不了時代的大背景,如同孫猴永遠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這如來掌心,實際是大環境。隻要你把握住時代氣息,再有能力、再狡詭的造假者,也難以超越曆史,完整複現當年的氣韻。“望氣”之準,道理即在於此。
藝術有何標準
前麵說到,王先生評價藝術品,一看曆史價值,二看藝術水準。對不同門類不同品種的藝術品,有他自己的標準。多年下來,我對王先生的評價標準漸漸有了體會,簡介如下:
“景兒”繪畫。20多年前,王先生告訴我,“好畫”的標準,在他眼裏相當簡單,如他說話的方式一樣簡潔明了,即好的繪畫要有“景兒”。當時聽他說“景兒”,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麽叫“景”啊?不是山水畫怎麽看“景”呢?後來,知道了王先生說的“景”跟繪畫的類型沒關係。一起讀畫多了,就慢慢明白什麽樣的繪畫在王先生眼裏是有“景兒”的。
好畫抓人,動人心魂,靠的是精神頭。他所謂的有“景兒”,就是畫得生動有精神,當然單單如此解釋“景兒”是不全麵的。“景兒”似抽象,實很具象,是整體的詮釋,但又是核心,是一幅繪畫在筆法、構圖、色彩、題跋各個方麵無可挑剔之後,整體和諧統一而出現的效果,是最高階段的審視,並不是忽略細節,而是所有細節到位後的綜合表現。
“味兒”對於器物,王先生說好的東西要有“味兒”。這個“味兒”當然不是指氣味。“味兒”,在漢語裏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詞,什麽東西一旦有了“味兒”,就意味著達到相當的成就和境界了,如說一件家具“明味兒足”,是對這件家具最高的評價了。
“神”書法,王先生說好的書法作品應有“神”。書法能夠做到有神的太難了。應當說明:能否有“神”與書體無關,並不是說隻有草書才能有“神”,任何書體的書法寫好了,都能有“神”。
王先生曾讓我以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他對書法的一些見解,時間長近一小時,除了論述了理論之外,他還談到了對當今書法發展的一些看法,他認為,一個人沒下過苦功夫,書法不可能成事,更不可能成為書法家。他提到書法家應具備的幾個客觀標準:一個稱得上書法家的人,應該能寫好史上各體的書法,對曆史上重要的名家名帖都能臨摹到位,在此基礎上要有所創新,要創出完全屬於自家風格的字體,還有最後兩點極其重要也更難:對中國書法曆史有精到的研究和貢獻,例如啟功先生解讀了西晉陸機的平複帖,書法家必須有深厚的古文和文學功底,有吟詩賦詞的功夫,詩、詞、對聯、序文、跋文都能自己撰寫,不能像現在有的“書法家”,隻會抄寫曆史上古人的東西。
王先生的字就非常有神,但是他總說自己不是書法家,就像他說自己不是收藏家一樣。這有兩層含義,一是若按照他對書法家的客觀標準,他認為自己沒花那麽多功夫,二是他對現今是個寫字兒的就愛自冠以“書法家”稱號的這種做法很厭惡。其實,當今的各種“家”都一樣,稱得上是一個“家”貶值了的時代。俗了,不願意與其為伍。另外,他對當今習書法不練楷書、不下功夫的做法很看不上,其實,做任何事都應有一個好的基礎,我曾用十幾年時間習楷書,後來,有次他來我家看我臨寫的帖,幽默地說:“嘿,歐(歐陽詢)味還挺足的,還算不錯!再練練你就能不算書法家了”,讓人忍俊不禁。前些年北京一著名畫店的經理,說有很多人喜歡王先生的書法,讓我問問王先生能不能給他們寫點字幅掛在店裏出售。我將此意願轉達給王先生。他一聽就樂了,帶著一種特殊的幽默和風趣的神情說:“還是讓‘書法家們’去寫吧!”。
能做到有“景兒”、有“味兒”、有“神”的藝術品,不論類型,不論新舊,能存世到現在的,比例相當少。玩藝術品的人經過時間的沉澱,慢慢了解深入,最後能看出有“景兒”、有“品”、有“味兒”,實際上是判定藝術品好壞與否的最核心本質。能到如此鑒賞境界,自然是要見過相當多的珍品。
如今拍賣會很多。每到拍賣季節,不少收藏家都能收到很多本圖錄。每年一個拍賣季能有幾千上萬件拍品,一大摞幾十本圖錄,看都看不過來,怎麽從這麽多的拍品中“刨出”東西,還不耽誤太多時間,是一個難題。王先生看圖錄的方式挺有意思。20多年前,王先生就能接到海外如佳士得、蘇富比等寄來的圖錄。不像大多數人一頁一頁細看,王先生看圖錄就像魔術師洗撲克牌一樣,從圖錄第一頁起“唰、唰、唰”地直捊快過到最後一頁,反複兩三遍,看一本圖錄加起來大概也用不了五分鍾,中間突然看到中意的便“啪”地一下按住,一定是一件不錯的好東西,其速度就是如此之快。好東西絕對跑不了,也用不著為破爛浪費時間,足以說明前文所寫“一眼明”的鑒賞力之高、之神。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