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漆器

(2015-01-01 17:10:29) 下一個

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麵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 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漆器擔得起藝術品一詞。不僅和其色澤用料有關,更重要的是漆器的獨特紋飾 和豐富多彩富有寓意的圖畫、圖騰。漆器的紋飾也蘊含著大量的知識。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漆器於1977年在江浙餘姚河姆渡新石器遺址出土,名朱漆姆木碗,碗高5.7厘米,距今已有7000多年曆史。

 王世襄先生在世時,對漆器非常關注。據收藏專家馬未都介紹,王收藏漆器,就是從老鄉手裏低價淘來的。但是,當拍賣出現以後,這類器物變得非常昂貴。2003年。當王世襄先生在嘉德舉行拍賣會時,馬未都就拍了一個紅色漆盒,現在觀複博物館裏展出。

漆器收藏從漆藝發展史角度看,有兩次高峰:第一次在戰國、秦漢時期,北湖江陵包山楚墓出土過一件彩繪漆奩,它描繪的是楚國貴族出行的場麵。第二次高峰在明清時期。明代漆工藝家黃成寫了一本《修飾錄》,書中把漆器工藝分為14大類、101個品種。

    據悉,故宮博物院現存大約1.7萬件漆器,其中出土的漆器數量極少,傳世的主要集中於元明清三代。從拍賣紀錄也可以看出,元明清漆器大都做工精美。保存較好,成為漆器收藏與拍賣的主力軍。

    業內很多專家都認為,要想發掘漆器的投資價值,首先要對漆器的種類有所了解,就像瓷器中分為青花、粉彩,漆器收藏也在不同時期分為不同類型。如明 清漆器,就分為14類。包括罩漆、描漆、描金、堆漆等工藝。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來看,剔紅、百寶嵌等較受寵,收藏人士可依自己的愛好建立門類。

    那麽究竟要如何辨偽呢?

    具體來講,可以用‘一摸、二聞、三看’的方法來鑒別。用手觸摸,可以鑒別漆器的時間長短。新的漆器用力摸是軟的,而時間長的會有一定的硬度。用鼻 子去聞,漆器有一定的味道,而去掉味道需要一定時間。如果是新作的漆器。用鼻子一聞,就能聞出來。最有效,也是最準確的方法是看漆器的斷紋,漆器上的斷紋 主要有‘牛毛斷’和‘蛇腹斷’兩種。‘牛毛斷’多見於年代久遠的漆器,其紋如發,細密而碎,人工很難仿製。‘蛇腹斷’是在明代漆器上常可見到的。多見於漆 層較薄的器裏器底等處,頗似蛇腹下紋。而新作的漆器有的也可以做出假的斷紋,但假的斷紋是有規律的,而自然形成的斷紋不具有規律性。”


漢代漆器,在戰國時期生產的基礎上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漢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壺、鈁、樽、盂、卮、杯、盤等飲食器皿,奩、盒等化妝用具。幾、案、屏風 等家具,種類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飲食器皿為主的容器。另外漆器還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壺、漆鈁等,並出現了漆禮器,以代替銅器。漢墓出土還有 漆棺、漆碗、漆奩、漆盤、漆案、漆耳杯等,均為木胎,大部為紅裏黑外,並在黑漆上繪紅色或赭色花紋。

盆尊是用來盛放一般酒水的器皿,是漢代重要的酒器!此件分器蓋與器身兩部分。器蓋漆飾黑地紅彩,外圈一周兩組對稱變形風鳥紋,內填金彩,華麗非凡。器身呈 斜腹筒形,紅彩戧金繪變形風鳥紋,間配紅彩勾連回紋。上腹部有對稱獸首銜環耳,與三獸首足呈五點配列分布。整體器型大度華貴,色彩鮮明,漆質鮮亮,光可鑒 人,氣質高雅,雍容大氣。長期脫水後,整個器物分量很輕,胎體也在脫水過程中有些變形,此器的難得之處也在於保存完整.

假如玉器代表華夏人的高雅非凡,瓷器象征華夏古文化的精髓,那麽,漆器就是當仁不讓的古代奢侈品。”張天元繼續說道:“奢侈品想必大家都知道吧,現在很多人喜歡奢侈品,就是因為它名貴,就圖那個貴氣,其實漆器在古代,那就是奢侈品!

2004年4月的時候,國家電視台《藝術品投資》欄目現場,徐城收藏家張繼超捧出了一個寶貝——一套漢代雲氣紋彩繪漆器七子奩套盒。這套七子奩盒保存完 整,製作精美。極為罕見。經過故宮博物院李久芳先生、夏更起兩位研究員的鑒定,一致認為是漢代漆器珍品。同時給予評估價500萬元。更為難得的是,張繼超 先生決定將這件私藏無償捐贈給博物院。


  很多人都知道玉器、瓷器是我國獨有的古董,卻不知道漆器也是地道的國粹。與玉器、瓷器及其他古董器物不同,漆器收藏在業界是一個冷門。

我國的英文‘china’與瓷器同義,卻不知日本的英文‘japan’與漆器同出一轍。原來,我國的漆器工藝於六世紀後期傳入日本。在明清時期,我國不肯降價向西方出售漆器,讓日本人大鑽了空子。此後,日本人效仿我國的漆藝。將其大量出售給西方,並自稱是‘漆藝的國度’。

    隨著近幾年我國對於文物工藝的重視,以及我國古代漆器屢次在國際拍賣會上創出佳績。昔日的我國奢侈品才重現曆史的榮光。

    2001年春拍,香.港佳士得推出了26件珍貴的l2世紀至16世紀我國漆器藏品。最後成交24件,成交額超過3000萬元港幣。其中。一件被專家稱之為永樂漆藝巔峰之作的‘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以1287萬元港幣的成交價,創下了當時我國漆器拍賣的最高紀錄。

    之後幾年,我國內地拍賣會頻頻推出漆器精品。2003年,我國嘉德推出‘王世襄、袁荃猷珍藏我國藝術品’;同年,上浦崇源與帝都翰海也推出了漆器拍賣,拍品均以數百萬元成交。之後,帝都匡時與保利等拍賣公司也都加大了對漆器拍品的征集力度。

    比起拍賣品類的數量浩繁,漆器的出現比率可謂鳳毛麟角,而且多在香.港拍出高價。

    2006年,香.港蘇富比一件清代‘乾隆剔紅禦製詩筆筒’,拍出606.3萬元港幣;2007年,香.港佳士得以497.3萬元港幣,拍出一件明朝宣德‘剔紅雙螭荷葉式盤’。

    2008年12月3日,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的明永樂‘剔紅雙鳳蓮花盞托’上拍。此件漆器不僅工藝極為複雜考究,最為難得的亮點是盞托內乾隆皇帝的禦題詩。結果,這款漆器以3314萬元港幣成交,創下了迄今為止漆器拍賣的最高拍賣紀錄。

這漆器比起玉器和陶瓷器,在收藏上是有點麻煩的。在內地拍賣市場,漆器雖屢創高價,卻遲遲沒能異軍突起、形成規模。對此,國家地質大學特約研究員李彥君認 為,漆器的市場類似玉器市場,主要以明清兩朝的器物為主。主要原因在於漆器不利於保存和把玩,加上人們對元以前的器物還未有足夠認識,導致國內高古漆器的 價格還處於低位.漆器保存很不容易,漆器不怕水,但怕幹燥,易裂。通常的恒溫都不利於漆器的保管,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收藏的專業門檻。一般來說,溫度以15至18攝氏度, 濕度在55%左右最為適合,太幹了容易裂,太濕了容易長毛。如果環境過於幹燥,可用保鮮膜將漆器包起來加以保存,可是即使如此,如果照顧不當,還是會很容 易損壞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