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三星堆

(2015-01-03 08:05:44) 下一個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鴨子河南岸,分布麵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 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 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我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曆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 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麵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 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1986年7月至9月發掘的兩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銅器。

    其中,一號坑出土青銅器的種類有人頭像、人麵像、人麵具、跪坐人像、龍形飾、龍柱形器、虎形器、戈、環、戚形方孔璧、龍虎尊、羊尊、瓿、器蓋、盤 等。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器有大型青銅立人像、跪坐人像、人頭像、人麵具、獸麵具、獸麵、神壇、神樹、太陽形器、眼形器、眼泡、銅鈴、銅掛飾、銅戈、銅戚形方 孔璧、鳥、蛇、雞、怪獸、水牛頭、鹿、鯰魚等。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製品、玉石製品以及黃金製品,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表現出濃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獨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極為罕見的人類上古 史奇珍,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三星堆遺址所見古蜀國的手工業甚為發達,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三星堆遺址豐富的文化遺存填補了中華文明演進序列重要文物 的缺環,是長江上遊的古代文明中心,我國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有助於探索人類早期政治組織及社會形態演化的進程。

 截至2009年,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我國紀錄,其中多項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我國之最。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高384公分,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鳥,樹側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長142公分,直徑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劃的人頭、魚鳥紋飾。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稱為銅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高64.5公分。兩耳間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麵具。達50多件。

這些麵具的兩側上下和額中大都有方形穿孔;這些方孔不是鑄澆出來而是鑿割出來的,這是不可思議的,5000—3000年前什麽工具能在如此堅硬的青銅器上鑿出孔來,即使在今天,也要用高強度的合金工具。青銅兵團的鑄造中,還用了另外一種令人驚異的技術:焊接。

    三星堆出土的部分青銅像後麵,豎著一個彎彎的管子,這個彎管是焊接上去的,而焊接技術的曆史尚不足百年,5000—3000年前,何以會有這種技 術?到目前為止,三星堆還沒有出現過任何加工器具,這是為什麽?三星堆青銅製造中還使用了鉚接技術,而鉚接技術出現也不過幾百年的曆史。青銅頭像的奇異還 不止於此,二號坑還出土了戴金罩的青銅人頭像4件,麵罩以青銅頭像造型,僅露眉眼,與頭像結合得嚴絲合縫。這金光 熠熠,耀人眼目的“金麵使者”,如同天神降臨人間,氣宇不凡。站在這些“金麵使者”麵前,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科幻電影中戴著宇航頭盔的天外來客.

 在三星堆的發掘中,有一個巨大的青銅縱目麵具,通寬138厘米,闊眉大眼,眉寬近7厘米,1雙眼睛更是令人驚異,狹長的眼球呈柱狀外突,凸出眼眶長達 16厘米,中間有一道箍,似可旋轉,極像現代的望遠鏡。麵具有一個巨大的鷹鉤鼻,上翹至耳根的大嘴,一雙豬耳狀的大耳朵。地球上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怪物,在 世界各地的出土文物中也從未有這般離奇怪異如此巨大的麵具青銅像。難怪在美國展出時光抵押金就與美方商妥為7000萬美金,而且這僅是為了防止其丟失的抵 押金,還不算整件的價值。

戴冠物縱目麵具。

    那個冠形物似遙感天線,這是否用來接收宇宙的神秘信號?對此,學者解釋很審慎,他們認為這與早期的古蜀族王蠶叢有關,古載:蠶從縱目。這又帶出一 個謎團:如果蠶叢是蜀人的祖先,他就應當是人,怎麽可能長出機械的“縱目”。古史中說:蜀王杜宇乃“從天墮”,即從天而降。這是否意味著三星堆青銅文化的 創造者真的是天外來客?

    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青銅兵團”的製作工藝,就有著不可解釋的謎團。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有造型各異青銅人頭像,出土時麵部均有彩繪,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掛戴耳環耳飾,看來我們的先人很愛美的。除了這些青銅造像外,還 有許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態各異的各種動植物造型。其中被譽為寫實主義傑作的青銅雞、有在我國範圍內首次出土的青銅太陽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們皆與 中原文化有顯著區別,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長江上遊的一個古代文明中心,從而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三星堆文物還填補了我國考古學、美學,曆史學等諸領域的重要空白。使得世界對我國古代文明需重新評價,三星堆文物中,高達3.95米、集“扶桑” “建木”“若木”等多種神樹功能於一身的青銅神樹,其共分三層,有九枝。每個枝頭上立有一鳥,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鳥,而是一種代表太陽的神鳥。

    被譽為銅像之王的青銅立人像、有麵具之王美譽、作為“縱目”的蜀人先祖蠶叢偶像的青銅縱目麵具,長達1.42米、作為權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 有精美和神秘的紋飾,兩隻相向的鳥,兩背相對的魚。並在魚的頭部和鳥的頸部壓一隻箭狀物,同時有充滿神秘笑容的人頭像。器身滿飾圖案的玉邊璋以及數十件與 真人頭部大小相似的青銅人頭像。俱是前所未見的。

    說起三星堆文明。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蠶叢”。

    蠶叢,又稱蠶叢氏,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蠶專家,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發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通常漢族傳統衣服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居住。

    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將軍扁攻打蠶叢和有緡氏,於是蠶叢跟有緡氏說用美女來讓夏桀沒有打仗的心情,果然夏桀被美女迷惑後,宣布要回到朝廷。西周時期,蠶叢被其他部落打敗後,蠶叢的子孫後代,都各別逃到姚和雟,最後由新勢力魚鳧來結束這次戰爭。

    神話中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與“鐲”通,即野蠶。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裏,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神化不 死”。他主要的功績是“教民蠶桑”。從《蜀王本紀》到今日川西民間口頭故事都有很多這方麵的故事。《華陽國誌-蜀誌》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 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蜀王本紀》)”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華陽國誌》)還有一個版本的《蜀 工本紀》則說:“(魚鳧)王獵至湔山,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引《禦覽》卷八八八)這就紿後來的學者和作家留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蜀人的祖先,從“教民養蠶”的蠶叢到“教民捕魚”的魚鳧,到“教民務農”的杜宇,治水的開明,都和農業生產有關。

    從今天的考古材料看,三星堆的確出土了不少與蠶叢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麵具中的縱目式麵具和椎髻左衽服飾等,這是否就是蠶叢部族留下的生活遺 跡呢?廣.漢三星堆一帶建城很早,而且曾經多次發生過部族間的爭鬥,這其間是否有蠶叢取代其他部族或魚鳧、柏灌取代蠶叢的爭鬥呢?

    明曹學詮《蜀中廣記》引《仙傳拾遺》記載一則故事,就說到當時三星堆一帶部族間的爭鬥情況:“蠶女者,當高辛氏之世。蜀地未立君長,各所統攝。其 人聚族而居,遂相浸噬。廣漢之墟,有人為鄰土掠去已逾年,惟所乘之馬猶在。其女思父,語焉:‘若得父歸,吾將嫁汝。’馬遂迎父歸。乃父不欲踐言,馬蹌嘶 不,父殺之。曝皮於庖中。女行過其側,馬皮蹶然而起,卷女飛去。旬日見皮棲於桑樹之上。女化為蠶,食桑葉,吐絲成繭。” 這裏麵很多都是民間傳說或者神話故事,未必當得了真事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