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曆史發展的長河中,運用水、火、土的不同特性,在一萬年以前產生了人類第一次試圖改造自然的創造物——陶器。又經過數千年的曆程,在亞洲大 陸的東部,中國人的祖先率先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孕育了一種新的物質,創造出溫潤、潔淨、雅致的瓷器。中國瓷器凝結了曆代工匠的智慧與心血,積聚了時代 與民族的精華,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工藝、文化史上的奇葩,成為外國語匯裏中國的代名詞。
神奇出泥塵
瓷器的誕生是個漫長的過程,新石器時代製陶技術的高度發達為瓷器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陶器到 瓷器的飛躍需要實現三大突破:瓷土的應用、釉的發明和窯爐的改進。商代前期原始青瓷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進一步發展;東漢中晚期浙江地區燒造的青瓷,達到了 現代瓷器的各項標準,標誌著瓷器創製過程的完成。
火中取寶
3000多年前的商代,出現了比陶器明顯進步的原始瓷,河南鄭州二 裏崗商城遺址出土的青釉尊用瓷土做胎,燒成火候在1200℃以上,胎體堅致,表麵施釉,已經具備瓷器的基本特征,是瓷器出現的先聲(圖1)。原始瓷是瓷器 發展的初級階段。商代是原始瓷的肇始期,胎釉表現出較多原始性。西周以後原始瓷器迅速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江南地區的原始瓷器形製規整,胎體堅實,釉 層均勻,距真正的瓷器隻有一步之遙。
兩千年以前的東漢中晚期,瓷器在中國浙江東部的寧紹平原誕生。在浙江上虞小仙壇、大圓坪窯址出土了最早 的成熟青瓷標本。浙江奉化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出土的青釉繩索紋罐,胎質細膩、釉色青綠,成為中國瓷器出現的時代標誌(圖2)。與陶器相比,瓷 器更經得起高溫的煆煉,質地更致密,更堅固。火造就了瓷器,原料和窯爐的溫度直接決定了瓷器的成敗。
成瓷技術
原料的選擇與淘洗是製瓷的關鍵步驟。選取比較純淨的瓷土,經過粉碎、過篩和幾次淘洗、沉澱,盡可能去除較粗的顆粒和雜質,再經過反複的踩踏、揉搓,製成純淨、具有延展可塑性的製胎坯料(圖3)。
石灰釉則是將純淨的胎料稀釋後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劑(通常是特定植物的灰燼)做成。施釉通常根據不同的器形、釉料及施釉效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有蘸釉、蕩釉、澆釉、吹釉、刷釉等多種(圖4)。
足夠溫度和保持適當氣氛的窯爐是瓷器生產最關鍵的一步。窯爐的結構影響燒成的溫度,決定了瓷器燒造的成敗與質量的優劣。南方早期青瓷的創燒歸功於龍窯的 發明。龍窯依山而建,利用山體坡度形成自然抽力,提高爐溫、裝燒量和熱效率。浙江地區商代晚期出現原始龍窯,以後逐步成形並被廣泛使用,是南方主要的窯爐 體係;北方采用半倒焰式饅頭窯,又稱圓窯,擴大了燃燒室和煙囪,有利於控製溫度;清初景德鎮出現“形如覆甕”的蛋殼窯,獨特的結構便於控製氣氛,使受熱更 為充分和均勻,為官窯瓷器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窯爐結構的改進,裝燒技術的突破,配合各類窯具,造就了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
製瓷技藝
製瓷技藝包括成型技術和裝飾技術。成型工藝中回旋體器物通常采用拉坯技術,較高大的 器物則結合拉坯和節裝技術成型。模製成型技術隨著製瓷技術的成熟而得到提高,它可以製作複雜造型,使器形更加多樣、美觀。公元3-6世紀中國南北方先後采 用模製技術生產瓷器。瓷胎表麵裝飾主要利用工具在瓷胎上作物理上的加減,包括刻劃花、印花、鑲嵌、鏤空、堆塑等。河北封氏墓地出土的北朝青釉蓮花尊造型宏 偉,裝飾豐富,運用了模製、堆貼、鑲嵌、刻劃等各種技法,表現了佛像、蓮花等內容,精致美觀,令人歎為觀止(圖5)。
千峰翠色·青瓷
胎釉中含有適量的氧化鐵,經還原焰燒成,呈現淡青、翠青、粉青等各種優雅悅目的青色,通稱為青瓷。作為最早的瓷器品種,青瓷的誕生是中國瓷器燒造曆史上的重要裏程碑。青瓷的雛形出現在商周,至東漢發展成熟。
六朝青瓷的雅致迎合了士大夫的意趣,頗有時代氣息。晚唐五代秘色瓷代表了青瓷的巔峰,“九秋風露越窯開,贏得千峰翠色來”,成為詠歎青瓷的絕唱。宋代厚 釉技術的發明為青瓷開辟了一片新天地,汝窯的“雨過天晴”、官窯的“粉青”、龍泉窯的“梅子青”,青瓷之美讓人陶醉。碧玉般沉靜素雅、清麗瑩潤的青瓷在中 國陶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一度獨攬瓷壇風光。
越窯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首屈一指的青瓷窯係,分 布於浙江東北部杭州灣南岸的紹興、上虞、餘姚、慈溪至寧波、鄞縣一帶廣大地區。越窯始於東漢,盛於唐、五代 ,衰於宋,燒製時間長,生產規模大,影響深遠。越窯瓷器胎質細膩,釉汁純淨,成形、裝飾技法繁多,品種豐富,紋飾簡樸大方。晚唐五代的秘色瓷更是越窯青瓷 的巔峰之作,“捩翠融青”的釉色引得無數的遐想和神往。經科學研究得知,越窯上林湖秘色瓷與同時代越窯青釉瓷在胎、釉原料化學組成上基本相同,但其胎質比 越窯青瓷均勻細致;釉層厚薄均勻、釉麵光澤滋潤,少見剝釉開片;成形也更加規整細致。秘色瓷還采用釉漿密封的瓷質匣缽等獨特的裝燒工藝,瓷質匣缽和釉封技 術顯然提高了匣缽的密封性,更好地控製燒成氣氛,避免了燒成後期的二次氧化,使秘色瓷的釉色更加青翠、純正。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越窯秘色瓷八棱 瓶造型簡潔挺拔,釉色青綠、瑩潤,釉麵青翠、透亮,如薄冰上的青雲、秋水上的碧波,美不勝收(圖6)。
耀州窯
耀州窯是北方最著名的名窯之一,窯址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一帶。創燒於唐代,鼎盛 於宋金時代,以生產獨特的刻花和印花青瓷著稱。耀州窯瓷器釉色以橄欖青和黃綠色為主,瑩透樸拙。宋代以煤為燃料,大大提高燒成溫度,使得釉色更為晶瑩潤 澤。耀州窯刻花刀法犀利灑脫,線條活潑流暢,題材廣泛,清新鮮活,透露出率性、生動的民間意趣。青釉提梁倒流壺構造巧妙,壺蓋不能開啟,灌水時要將壺倒 置,從底部灌入,壺內有漏柱和水相隔,使壺放正後滴水不漏。壺蓋作荷葉狀,提梁為一鳳凰,流口雕刻成正在哺乳的子母獅,腹部刻纏枝牡丹花,下腹近底處飾一 周仰蓮瓣紋。刻工精細,紋飾生動活潑(圖7)。北宋晚期耀州窯的印花青瓷技法獨特,紋飾豐富,刻劃細膩,布局嚴整,講求對稱,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產品 種類繁多,構造精妙,體現了工匠的高度智慧和創造力。
汝窯
汝窯為宋瓷之首,燒造時間短,傳世稀 少,在南宋時已是“近尤難得”,曆來被奉為無上珍品。傳世汝窯器以盤碟為多,還有碗、洗、瓶、尊等器形,小巧精致。汝窯的胎色為香灰色,迎光照看略帶粉 色。釉汁瑩潤,釉色淡雅,呈色穩定,如“雨過天青”,釉麵有“蟹爪”紋。器物通體施釉,裹足支燒,底部一般有3-5個支釘痕細小如芝麻狀。汝窯青瓷的釉色 比當時北方青釉瓷淡雅、滋潤,主要是因為釉層中包含了由極小晶體、氣泡、未熔物以及晶間分相等組成的細小微粒,它們對入射光線造成散射而造成釉層乳濁呈現 半失透狀,這是汝窯青釉形成玉質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汝窯三足奩,仿漢代銅奩造型,口沿、底邊各有兩道凸弦紋,中部有三道凸弦紋。釉色為典型的天青色,釉麵 有細小開片。裏外滿釉,底部有五個支燒痕(圖7)。
官窯
官窯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北宋官窯又稱汴京官窯,文獻記載少,窯址不明。南宋時,在浙江臨安設立官窯, 前有修內司,後有郊壇下,已被考古發掘所證實。南宋官窯吸收了北方汴京官窯、汝窯和南方龍泉窯的特點,器形既有古樸肅穆的仿古陳設瓷,又有輕巧靈便的日用 器。胎色赭黑,釉色以粉青、灰青為主,厚釉薄胎,“紫口鐵足”,創造出“璞玉”的效果。釉質粉青如玉是南宋官窯的典型特征,這來自於南宋官窯創燒的厚釉技 術。當時在釉料中增加了鉀、鈉的含量,創燒出在高溫中粘度比鈣釉大的石灰堿釉,減少了燒成中流釉現象。同時采用多次施釉工藝,使釉層明顯增厚,晶瑩失透, 形成特有的玉質感。另外由於胎、釉膨脹係數差異,釉麵呈現出各種裂紋,疏密深淺不一,在青玉般的釉麵上形成獨特的自然紋飾。官窯弦紋瓶,釉色粉青,晶瑩滋 潤。頸部有兩道凸弦紋,腹部以平行的三道凸弦紋為裝飾。釉麵開片自然,造型端莊穩重(圖9)。
哥窯
哥窯是宋代五 大名窯之一,其時代為南宋至元代,窯址尚未發現,通常不見出土,且傳世罕見。從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所藏傳世品看,主要造型有瓶、爐、洗、盤、碗等,釉層較 厚,釉麵瑩潤失透,以開片裝飾著稱。最典型的是“金絲鐵線”,它是因為釉和胎的膨脹係數不一致在釉麵形成深淺不一、疏密有致的裂紋,經人工染色而成。哥窯 胎土含鐵量較高, “紫口鐵足”的特點與南宋官窯頗為相似。五足洗是傳世哥窯中的佼佼者,其釉厚失透,呈炒米黃色,釉麵褐色和黃色的開片縱橫交錯,即所謂“金絲鐵線”特征。 口沿飾乳釘五枚,下承五個如意形圈足,平底下還有矮圈足,懸起不著地。底心有六個支痕,疑為套燒其他器物所留(圖10)。
龍泉窯
龍泉窯位於浙江龍泉,創燒於北宋早期,南宋晚期至元代達到鼎盛,明中期以後走向衰弱。其全盛時 期,窯場遍布浙南、閩東南一帶,是南方重要的青瓷體係。龍泉窯青瓷以釉色著稱,南宋以後用石灰堿釉,經過多次素燒多次上釉,使得釉層厚而不流,並在胎料中 摻入一定量的紫金土,以降低白度,襯托出釉色的深沉、柔和、淡雅、瑩潤,創造出青玉一樣的效果。粉青、梅子青的燒製成功,成為青瓷釉色之典範。1991年 9月,在四川省遂寧市金魚村農民在菜地挖坑時偶然發現一個南宋窖藏,出土的近千件瓷器以龍泉窯青瓷和景德鎮窯青白瓷為主。青釉貫耳瓶器形仿自商周青銅禮 器,胎灰白致密,施豆青釉,肥厚潤澤,製作精細,是南宋晚期龍泉窯中的珍品(圖11)。
如銀似雪·白瓷
中國是發明白瓷的國家,也是最早使用高嶺土和長石的國家。北齊起源、唐代成熟的白瓷,顯示了燒造技術的巨大進步,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個新的裏程碑,為後世各種顏色釉瓷、彩繪瓷提供了創造發展的基礎。邢窯、定窯、景德鎮窯和德化窯等窯口都曾閃耀過白瓷的輝煌。
白瓷發源於北方,河南、陝西等地北朝和隋代墓葬中皆有發現。白瓷的特征在於胎釉中鐵含量少,表明當時工匠已經掌握了把原料中包括鐵在內的雜質盡可能去除 幹淨的技術,從而克服了鐵元素的呈色幹擾,白瓷得以脫離青瓷自成體係。出土於河南安陽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張盛墓白瓷文吏俑束發戴冠,濃眉大眼, 絡緦胡,身穿圓領廣袖長袍,腰際束帶,足登雲頭翹靴,雙手拱袖,按劍直立於圓形蓮座之上。俑身及蓮座施灰白色釉,冠、履、劍鞘及領口、衣袖均以黑彩點染。 形象生動,頗具神采(圖12)。
唐代邢窯的出現標誌著白瓷燒造技術的成熟,“如銀似雪”是最好的寫照,它也開啟了“南青北白”的瓷業格局。 宋代定窯發明了支圈覆燒技術,白瓷胎體輕薄、器形規整。明永樂景德鎮窯禦器廠生產的甜白釉瓷器以見影的薄胎和肥腴的釉層成為白瓷中的極品。故宮博物院收藏 的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造型比例協調、挺拔秀美,釉質溫潤肥腴、釉色白淨柔美,紋飾細膩典雅、含蓄雅致,為永樂甜白釉中的精品(圖13)。德化窯白瓷始 於元,至明晚期以其光潤如凝脂、微泛牙黃的釉成為歐洲的時尚,有“象牙白”、“鵝絨白”之美稱。
文采飛揚·彩繪瓷
彩繪瓷是融入色彩裝飾的瓷器。中國彩繪瓷出現於公元3世紀,初期的彩繪隻是簡單的點彩、塗抹或繪畫。將不同材料裝飾於瓷器之上,這是技術和藝術的進步。 六朝青瓷中出現的褐色點彩以至釉下彩,是技術的突破,具有裏程碑意義。南京南郊三國吳墓出土的青釉褐彩羽化升仙圖蓋壺,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彩繪瓷器。蓋鈕為 一鸞鳥,周圍繪人首、鳥、仙草紋,頸部繪異獸,肩部貼塑四鋪首、兩佛、兩鳥,均用黑褐彩勾勒。腹部分兩層繪持節羽人二十一人,兩兩相對,其間插繪飄忽欲動 的仙草紋。脛部繪一周仰蓮紋。蓋內及盤口內外皆繪仙草、雲氣、連弧、弦紋等。圖案充滿神仙怪異的氣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思想和習俗(圖14)。
彩繪技術在唐代長沙窯普遍運用,形成具有特殊藝術風格的外銷瓷器。經唐宋時期諸多窯口的創造性發展,中國瓷器從元代開始逐漸進入彩繪時代,各種工藝、技法、紋飾和色彩的彩繪瓷爭奇鬥豔、異彩紛呈。
彩繪瓷將中國畫的線條和圖像融入到立體的器物表麵,形成了雙重的審美意趣。彩瓷主要可以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類。釉下彩就是在胎體上進行彩繪,施透明釉 後高溫一次燒成。釉上彩則是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用色料繪彩,再以低溫烘燒而成。另外還有兩者相結合的鬥彩。青花和釉裏紅是釉下彩的代表,元代以後逐漸占據 了瓷器生產的半壁江山。而明清各類釉上彩的發明與創新更是將彩瓷推向頂峰。
釉下彩
(1)青花
青 花是在瓷坯上用鈷料繪彩,施透明釉後入窯高溫燒造而成的白地藍花裝飾的高溫釉下彩瓷器,最早見於唐代。在江蘇揚州唐城遺址曾經出土青花瓷片。1998年, 從印尼爪哇島附近海域發現一條公元9世紀的沉船“黑石號”中發現了三件唐代中國生產的青花瓷盤(圖15),這是首次考古發現的完整唐青花,其胎釉特點具備 了鞏縣窯的特點。
14世紀中期,景德鎮生產的元代青花成為中國青花瓷器成熟的標誌。典型元代青花瓷器胎體厚重,造型碩大雄偉。使用從中東地 區進口的“蘇麻離青”繪彩,其特點是低錳高鐵,青花呈色鮮豔純正,青料濃厚處析出黑疵,紋飾層次豐富、繪畫細致工麗。圖案題材有人物故事、纏枝花卉、魚 藻、雲龍、蓮池、雙鳳花卉、開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頗有時代特征。江蘇江寧出土的“蕭何追韓信圖”梅瓶釉色白中泛青,肥厚滋潤,青花發色濃鬱幽雅,具 備了元代青花的典型特征(圖16)。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是我國青花瓷的黃金期,此時所用青料仍為蘇麻離青,發色濃豔,胎釉精細,造型多樣, 紋飾優美。在裝飾方麵,改變了元代多層次的構圖而較為疏朗。其中永樂以花卉、瓜果、龍鳳及少量花鳥人物為典型;宣德紋樣承襲其製,獅球、波濤海獸、鬆竹 梅、阿拉伯文、人物故事等紋樣較為多見。宣德時期的八角燭台造型仿自西亞伊斯蘭地區的銅質燭台,口部為仰覆蓮瓣紋,頸部為纏枝花卉紋,腹部以阿拉伯文花體 字書寫的古蘭經裝飾,疏密相間,優雅別致,具有濃鬱的異域風采(圖17)。
成化青花是明代瓷器中的珍品,胎體輕薄精巧,釉麵滋潤肥腴,。其青料是產自景德鎮附近樂平的平等青(陂塘青),發色穩定,色調清新淡雅。繪畫采用雙勾邊線,大筆塗色的方法,色彩比較統一,畫麵極為精細。
明代晚期,景德鎮窯青花改用產自浙江金華一帶的“浙料”,特別是當時改進了青料提煉的技法,從傳統的水選法改為煆燒法,從而大大提高了鈷料的純度,使得 青花的發色質量由藍中泛灰變為明豔的藍青色。清代早期景德鎮青花發色湛藍,明亮幽雅。當時運用分水法,使得青花表現出濃淡不同的層次,效果如同中國傳統水 墨畫一般。
(2)釉裏紅
與青花相同,釉裏紅也是先在瓷坯上繪彩,施透明釉後用高溫一次燒成。不同的是釉裏紅用銅在釉下繪彩,施透 明釉後需要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花紋呈鮮亮的紅色。它對於燒成氣氛的要求特別高。公元9世紀長沙窯的高溫釉下紅彩是釉裏紅瓷器的先聲,在窯址和沉船中均 發現了類似的標本和器物,但應屬偶然燒成,並不能證明當時的工匠已經掌握釉下銅紅彩的技術。
元代景德鎮窯真正開始生產釉裏紅瓷器,雖然其 胎、釉、器型和燒造工藝均與青花相同,但由於銅的呈色較難控製,故主要采用塗抹或填紅的方法繪彩,在裝飾上與青花存在很大的差異。圖案題材僅見雲龍、蘆 雁、兔紋等數種,呈色不穩,偏灰、黑色,並有暈散,紋樣不清晰。由於出土器物很少,江蘇吳縣、高安、保定等地發現的釉裏紅瓷器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為了解 元代釉裏紅的基本麵貌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圖18)。
明初洪武朝是釉裏紅盛行的時期,其時景德鎮窯釉裏紅的生產量大大多於青花。雖然發色仍然黯淡、不純,但是已經從元代的大筆塗抹發展到 如青花般的細致描繪,圖案紋樣也比元代豐富。由於繪畫技術的改進,洪武釉裏紅的題材基本上與青花一樣,構圖繁複的纏枝花、折枝花、蓮花、扁菊花以及鬆竹 梅、庭院芭蕉、飛鳳、人物故事圖等均有所見(圖19)。
明中期以後釉裏紅衰微,至清康熙才得到恢複。當時完全掌握了釉裏紅的燒製技術,色澤純正、穩定,暈散現象也已得到了控製,並能隨心所欲地用線條勾勒紋樣的輪廓與細部,還創製了“釉裏三彩”等新品種。
釉上彩
釉上彩是在燒成的瓷器表麵繪彩,再經低溫焙燒而成。它誕生於公元13世紀的宋、金時期,最早見於中 國北方簡單的紅綠彩。元代景德鎮窯創燒的卵白釉加彩瓷器是一種特殊的彩瓷,它以彩色立粉和貼金相結合,使得風格更為華麗(圖20)。明代釉上彩瓷的製作非 常發達,唯因還不能燒製釉上藍彩,而隻能用釉下青花來代替。這種釉上、釉下相結合的彩繪瓷,也被稱為“青花五彩”。清代釉上彩頗多,極為豐富,可以分為五 彩、鬥彩、琺琅彩、粉彩等品種。
(1)五彩
五彩瓷器源於明宣德而盛於嘉萬。明天啟穀應泰《博物要覽》中曾經提到“宣窯五彩, 深厚堆垛”,長期以來,宣德五彩始終不見蹤影。偶然間,發現在西藏薩迦寺收藏了全世界僅有的兩件宣德五彩瓷器,分別是碗和高足碗。由此,五彩起源於宣德得 到了證實。五彩高足碗外壁口沿下繪龍紋,腹部有兩對鴛鴦嬉戲於蓮池之中,口沿內以青花書寫藏文吉祥經一周,圈足內有“宣德年製”青花楷書款(圖21)。五 彩使用透明彩,缺少層次的渲染,故又稱“硬彩”。嘉靖、萬曆時期的五彩以發色濃豔而著稱,圖案以雲龍、雲鳳、雲鶴、花卉、靈芝、魚藻等為多見。清康熙朝景 德鎮發明了釉上藍彩,改變了以往五彩沒有藍彩的曆史,從此五彩成為單純的釉上彩。康熙五彩色澤鮮豔明快,畫麵和諧統一。裝飾上流行花鳥草蟲、山水博古、戲 曲故事、仕女嬰戲等題材,並較多使用金彩,顯得比較富麗。
(2)鬥彩
鬥彩是一種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繪相結合的品種。其製作工藝 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勒紋樣全部或大部輪廓線後高溫燒成,再在釉上青花輪廓線內填繪五彩入窯二次以低溫焙燒而成。鬥彩出現於明代成化年間,多為小型器物,以 天字罐、雞缸杯、葡萄杯等最為名貴。精工細製,胎細膩、釉滋潤、色彩典雅(圖22)。清代雍正朝粉彩盛行,鬥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結合的工藝為主,使 色彩出現深淺濃淡的變化,色彩比較柔和,更顯典雅。
(3)琺琅彩
琺琅彩是創造性地將以往裝飾於銅胎上的琺琅彩施於瓷器之上, 也稱為“瓷胎畫琺琅”。此工藝開始於17世紀末,通常由景德鎮禦器廠燒製素瓷運往宮內,再由造辦處琺琅作承擔繪彩及烘燒。琺琅彩含有砷,並使用以黃金著色 的胭脂紅(金紅),黃彩多以氧化銻與錫為著色劑。琺琅彩具有色彩濃厚、鮮豔、層次豐富的特點,有較強的立體感,並具有油畫的質感。康熙琺琅彩使用進口琺琅 料,彩料較厚,有凸起感,有的會出現細小的冰裂紋,題材大多以黃、紅、藍、豆綠等顏色作地,彩繪牡丹、月季、蓮花、菊花等對稱的花卉圖案;雍正琺琅彩風格 典雅,大多以白色為地,題材以花鳥為主,配上題詩、篆印,儼然是中國傳統工筆畫在瓷器上的再現(圖23);乾隆琺琅彩流行人物描繪,且吸收了西洋油畫的技 法,注重表現人物麵部的光影和層次,更有立體感。
(4)粉彩
粉彩是清朝康熙後期在琺琅彩基礎上創燒的一種低溫釉上彩。在繪彩 之前先施一層起乳濁作用的“玻璃白”,然後施彩,並把彩色自深至淺逐步洗開,使得色彩更富有層次感,更為柔和,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初起的粉彩僅僅在五彩中 使用了胭脂紅;雍正瓷器瓷胎潔白輕薄,釉色瑩潤如雪,粉彩呈色豐富,色澤明亮柔麗,運用沒骨法等傳統工筆畫技法,層次清晰,極富立體感;乾隆粉彩瓷器則以 裝飾繁華、造型奇巧而著稱,多用金彩勾勒紋飾的輪廓,以吉祥、喜慶的諸如蝙蝠、雙魚、壽桃、磬、結、瓔珞、夔龍等圖案,組成福壽萬代、吉慶萬福、吉慶有餘 等題材。轉心瓶是清代乾隆年間流行的一種樣式,在瓶內套一個可以轉動的內膽與頸部相連,轉動頸部,透過瓶的鏤空開光可以看到內膽的不同紋飾,設計精巧,十 分別致。頸肩之間轉動處上下分別書天幹、地支,轉動頸部,顯示相對的幹支,可以作日曆使用。瓶底書“大清乾隆年製”青花篆書款。整器造型優美,設色豔麗, 顯得富麗堂皇(圖24)。
流光溢彩·顏色釉
顏色釉有高、低溫之分。高溫釉的主要呈色元素有銅、鈷、鐵,燒成黑、紅、藍、醬等顏色釉;低溫釉的呈色 元素主要為銅、鐵、錳等,燒成紅、綠、黃、紫等顏色釉。高溫顏色釉源於公元2世紀初的黑釉,至14世紀成熟的銅紅釉、鈷藍釉的出現以後,得到較快發展;單 純的低溫顏色釉瓷器源於14世紀景德鎮窯的孔雀綠釉,明、清兩代禦器廠的設立,推動了低溫釉的繁榮。特別是清代工匠們更是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收外 國技術,增加了金、銻等釉料,創燒出濃淡深淺不一的釉色。紅色的濃烈奔放,黃色的雍容華貴、藍色的恬和靜謐,紫色的神秘典雅,千變萬化,異彩紛呈。更有生 動逼真的仿工藝釉,製造出青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以及竹刻等效果,顯示了瓷器的高度表現力和工匠們的智慧。
高溫顏色釉
(1)黑釉
東漢中後期,黑瓷登上了曆史舞台,成為瓷器的一大門類。江蘇丹陽東漢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墓出土的黑瓷小罐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黑釉瓷器(圖25)。 黑釉的出現與釉中鐵、鈦元素含量的提高和釉層的加厚有關。青釉中氧化鐵和氧化鈦的含量在2%-3%之間。當鐵鈦含量高達7-10%時,呈現出來黑褐色就成 為黑釉,較厚的釉層使釉顯得更黑。在上虞、寧波的東漢窯址中發現在燒製青瓷的同時也燒製黑瓷。
東晉、南朝時期浙江的德清窯為早期黑釉瓷的代表,釉中氧化鐵含量高達8%,釉麵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典型器物為雞首壺和盤口壺。由於釉色深淺隨釉層厚度變化,因此釉薄處經常出現透出淺色胎的“出筋”現象(圖26)。
公元8世紀以後在黑釉上複合施加另一種釉的方式流行起來。燒製過程中複合的加彩與黑釉在高溫和氣氛條件下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呈現變化豐富的裝飾效果。唐 代的魯山花釉是在黑釉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彩斑,用深沉的底色來襯托淺色的彩斑,對比鮮明,格外醒目,最著名的器形是腰鼓(圖27)。宋代吉州窯黑釉以兩種 不同的色釉,通過剪紙貼花、樹葉貼花等加以裝飾,取得了與建窯結晶釉類似而又有區別的效果。
公元11世紀建窯創燒成功黑色結晶釉茶盞。在黑 釉表麵出現變幻無窮的斑紋或如毫紋、或如星辰,都是由於鐵在釉層表麵的過飽和析晶所引起的。結晶釉的代表有兔毫、油滴和鷓鴣斑。兔毫是在黑色釉麵上透出尖 細的棕黃色或鐵鏽色條紋,呈兔毛狀,時稱“金褐兔毫”(圖28)。黑色結晶釉茶盞的流行與當時風行的“鬥茶”習俗密切相關。北宋時期,中國流行飲用末茶, 它有一套複雜的程序,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十分熱衷於此道,逐漸演變為一種稱為“鬥茶”的遊戲。建窯黑釉茶盞胎厚宜於保溫,釉黑又利於襯托茶沫,因此隨著“鬥 茶”的流行而風行大江南北,為文人墨客所競相頌揚。
(2)銅紅釉
銅紅釉是以銅為呈色劑的高溫顏色釉,在要求較高的高溫還原氣 氛中燒成。由釉中的膠體金屬銅離子著色,它對入射光線反射為紅色,並且由於大小顆粒所形成反射光波長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色階的紅色。銅紅釉起源於公元 8-9世紀的長沙窯,當時用銅作綠釉的呈色劑,在偶然得到的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了紅色。真正的銅紅釉出現於14世紀的元代,從北京元大都、江西等地出土的 元代紅釉瓷器看,其色澤雖不夠鮮豔,但呈色濃重,表明紅釉的燒製技術已經基本成形。
高溫紅釉在明代永樂、宣德時期趨於成熟,燒成的紅釉釉色 瑩潤透亮,釉層晶瑩透亮,鮮豔如初凝雞血,猶如紅寶石一般燦爛奪目。器口因釉的垂流,往往呈現一周整齊的白色邊線,俗稱“燈草邊”,與渾然一體的紅釉相映 成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紅釉僧帽壺紅釉光亮明豔,是明代寶石紅釉的代表(圖29)。
17世紀後期,清康熙時期創燒的郎窯紅 色澤濃豔,似初凝的牛血般猩紅,釉汁肥厚,釉麵有大開片和不規則的牛毛紋。在燒製過程中釉汁下垂,使口沿因釉的流淌顯露白色,而器物底邊因圈足修削使釉不 再繼續垂流,釉汁凝聚呈黑紅色。豇豆紅是一種呈色多變的高溫銅紅釉,是康熙時期的名貴品種。其釉色淡雅,釉麵局部氧化而呈綠色苔點。在渾然一體的紅色中隱 現點點綠斑,更顯幽雅清淡、柔和悅目。豇豆紅用多層次吹釉法施釉,其燒製難度極大。常見器形有印盒、水盂等文房用具。豇豆紅水盂造型典雅美觀,釉層滋潤, 十分精美(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