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做舊是指將新燒製好的瓷器或者是近代燒製的瓷器通過一係列的方法處理,使之形成如同傳世多年或者是出土陶器一樣的外觀的產品。
瓷器做舊一般有五種方法,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下:
第一種方法:打磨。打磨是使用工具在陶瓷表麵反複摩擦,使其失去光澤。常使用獸皮、葫蘆果實外殼,摩擦之後的瓷器即使表麵光滑,在胎釉上也會留下摩擦痕跡。
第二種方法:土浸。即將陶瓷在土中浸埋,使其表麵上形成土鏽,類似於出土文物在墓中埋藏多年所形成的效果。
圖:清乾隆萬壽連延粉(洋)彩葫蘆瓶 大師高仿
第三種方法:化學品侵蝕。將需要做舊的瓷器放入酸、堿等具有腐蝕性的溶液中也可達到做舊效果。
第四種方法:煙熏。這種方法是將瓷器懸掛在廚房灶台上方,使其受煙熏火燎,一定時間後也可達到預期效果。
第五種方法:複燒。即將新仿陶瓷裹上混有結核石和微量酸的泥土,放入窯中複燒至700~800℃即可。
做舊在瓷器收藏品中經常可以看到,現代陶瓷燒製工藝越來越高超,古代瓷器珍品的高仿瓷器也屢見不鮮。做舊使高仿瓷器更趨於完美,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收藏愛好者渴望擁有“古瓷收藏品”的願望。
瓷器做舊常用的幾種方法
1、磨損:用細砂輪磨平毛糙的地方,主要是胎底,同時將瓷器放在地上來回滾動,用硬器輕輕敲打出崩口,如有需要,還可用玻璃裁刀在瓶內外劃出雞爪紋。
2、剝釉:剝釉最好是在沿口上,用什錦銼刀的尖端先撬出一個缺口,然後繼續延伸。
3、戳破氣泡:用利器將釉麵的大氣泡戳破。器物的底部一般來說釉層較厚,比較好操作。
4、去火光:將氫氟酸兌水各半,用刷子均勻塗刷器物的表麵,由下往上刷,釉層厚的地方塗刷時間可長些,薄處可相對短些,一般塗刷半分至一分鍾左右後,即馬上用水衝洗幹淨,以免時間過長,釉層表麵腐蝕得太厲害會毫無光澤。如果覺得太亮,表麵塗點色拉油,會使它溫潤如玉。
5、做色:其目的是給人一種已用舊、若髒東西都跑到瓷器縫裏去了的感覺。用高錳酸鉀溶液,摻入少許紅糖,塗遍器身,底部足圈重點,約48小時後用幹布擦拭。所有露胎處、開片處幾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如果覺得底足顏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細砂紙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視覺上給人以誤差。
6、做土鏽:在縮釉處、露胎處以及想做土鏽的地方塗少量502膠水,拍上黃泥,黃泥最好是墓土,其中帶有少量老石灰。也可以在器物的某個部位放上幾枚鐵釘,撒點鹽。一個星期以後,瓷麵上的鐵鏽用刀刮不掉,鹽酸也難以洗去。
7、陳舊感:器物的底部扔點甜食碎渣,吸引蟲子,結上蜘蛛網,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塵。
8、 瓷器做舊最原始的方法是先用牛皮將表麵的光亮擦去,這道工序持續少則幾星期,多則兩個月。然後,將瓷器放入茶葉加堿的水中,煮5-6個小時,使其去掉表麵的“賊光”。最後,將瓷器擦上皮鞋油,然後埋入土中,瓷表麵會把泥土“吃”進瓷器,這樣古舊的感覺就做出來了。
但這種辦法對每天忙碌的人來說,顯然有點不切實際,這裏就介紹一種時間花得少,但一樣簡簡單單就能達到效果的辦法。
材料:細砂皮、瓷筆筒、顏料、黑皮鞋油、牙刷、一盆清水。
注意細則:瓷筆筒最好選釉表麵色彩不要太亮、太濃的那一種,否則舊的感覺很難做出來;顏料要用丙烯畫顏料,調出來髒兮兮的,不容易擦掉。
步驟:1、用水濕過的細砂皮沿順時針將筆筒釉表麵的“賊光”磨掉。釉是經過火煉的“硬骨頭”,要磨掉它表麵的光亮可不容易,所以這可是個細致活,如果順利的話,也要半小時才能完成。打磨時用力務必均勻,而且底部、邊沿等細小的部分也不能忽略,否則不但容易露出破綻,而且將其浸在顏料裏也會有不均勻的色彩出現。2、選擇黑色、酞菁藍和熟褐三種色彩的丙烯畫顏料,調出石青色(具有清代特征的色彩)。3、用毛筆將調好的顏料塗在打磨好的筆筒表麵。當然,最好是將筆筒在石青色的水中浸泡一個晚上,經打磨的筆筒會把顏料的色彩“吃”進瓷器,使筆筒出現清代的特征色。4、用毛巾將筆筒擦幹或用電吹風吹幹,然後將牙刷塗上黑鞋油,刷在筆筒表麵,再用幹布擦一遍,古董那種舊舊的感覺就會顯露出來,而且不容易擦掉。
明白了瓷器的做舊的方法就可減少誤判,對瓷器收藏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和大家探討一下。
1 磨損:用細砂輪磨平瓷器表麵特別是胎底毛糙處,後用硬器輕輕敲打出崩口,還可用玻璃裁刀根據需要在瓶內外劃出雞爪紋混充“自然磨損效果”。
2 剝釉:造假者在瓷器沿口上用什錦銼刀撬出釉層缺口。
去火光:新瓷因沒經自然氧化“火氣”太足。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內人稱之為“賊光”。去掉“賊光”是仿古瓷要過的第一關。一旦去光過度,釉麵變啞色,內行人一看便能識破,而如果去光不到位,浮光仍在,亦易被人識破。
據專家介紹,去浮光的主要方法有:用堿、酸等化學物質按比例摻清水泡浸仿古瓷或塗抹,使釉表麵由青灰變成白中閃黃,從而達到去掉賊光的目的。此外,用茶葉水長期泡浸或高溫煮都是“陶瓷做舊”最快捷的方法。還有的是將新瓷放置在油煙大的地方,使之長期處於油煙熏的環境,加快釉麵老化。
最耗時的方法則是用帶油漬的毛巾,經常擦摸瓷器的表麵,使之去掉新仿瓷表麵的光亮這種方法了。專家說,“這種方法對釉麵及彩不易造成損害,感覺最為自然,但非一天二天功夫可為。
3 做色: 用一種酸性溶液(高錳酸鉀)摻入少許甜蜜素塗遍器身,後用幹布擦拭幹淨。則露胎處、開片處均呈不同程度紫褐色,給人一種瓷器經長時間使用,已有髒質滲進瓷器縫內的感覺。
4 做土鏽:在想做土鏽的地方塗少量膠水,拍上攙雜石灰的黃泥墓土做土鏽。也有在器物上放置鐵釘、撒鹽長時間(1周)露天堆放,瓷麵上會生成刀刮不去,鹽酸難洗的鐵鏽。
5 陳舊感:器物的底部扔點甜食碎渣,吸引蟲子,結上蜘蛛網,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塵。
知道上麵的6種做舊方法再來識別就要容易多了。用過某種酸性溶液的瓷器在水衝洗時,水可能會呈紫色;砂輪打磨過的,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探視瓷器表麵釉層,可見交錯劃痕,且痕跡粗細深淺不一,線條、方向和力度一致;新瓷剝釉為硬物敲打,胎釉結合處質地緊密,而自然剝釉周圍還可以再剝;去火光使用的某種酸液會使瓷器腐蝕出小孔;做出的土鏽短時間內生成,顏色很豔、不自然。
高科技仿出高仿瓷
和新瓷做舊相比,高仿瓷的鑒別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騙性更強,鑒別難度也更大,部分造假者更是用上高科技。
或者老胎新繪、老釉新胎,或者舊件新器、複火,部分瓷器藝人在仿製古瓷上可謂費盡心思。
老胎新繪:比較常見的是利用清代中後期及民國的白胎,在上麵繪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價值增倍。鑒別時不能單純依據胎質狀況,而是要參考顏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溫潤。
老釉新胎:近幾年景德鎮也陸陸續續地出土一些過去的釉料,仿製者會利用老的釉水去裝飾新胎。鑒別時應重點觀察釉麵與胎麵的結合緊密程度。
舊件新器:在業內亦稱為“補貨”。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遺址搜羅大量“垃圾”殘片,然後拚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這種方法製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鑒定專家采用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也可能是“真品”。藏友應仔細對比整器的各個部件包括顏色、線條、高低是否一致。
複火:是指將殘缺的舊器(殘缺部位較小,如器身的衝或器口的磕口)的殘缺部分修補好,再放入窯中複燒,出窯後完整無缺,價格便提升數倍。鑒別時用硬物刮過補口時的聲音會發生變化。
一是打磨。常用的工具有獸皮或葫蘆果實的外殼。這種方法因反複摩擦,即使表麵很平滑,但也會在胎釉上留下摩擦痕跡。如果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這些摩擦痕跡會暴露的一清二楚。當今打磨使用機器,配以木炭或細砂,像炒栗子一樣打磨,摩擦痕跡十分均勻,不易看出,須仔細觀察。
二是土浸。作偽者長采用瓷器泥土中浸泡的方法,使其產生與出土文物類似的效果。鑒定這類偽品的方法是仔細觀察其土鏽。墓中出土的真物,其土鏽呈粉狀往下掉,假的則整塊地往下掉,而器真者土鏽較為牢固,不易碰掉,假的則一碰即掉。當代有些作偽者使用現代化學黏合劑(如乳膠等)粘土鏽,表麵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偽。
來源:www.artxun.com
三是用化學藥品浸蝕。鑒定這類偽品的要領是仔細觀察其表麵的顏色,因為,用這種方法浸蝕後,陶瓷表麵光澤雖然減退了,但顯得十分呆板。如果將陶瓷放入之中浸蝕,可得到與傳世品極為類似的效果,但用肉眼很難區別真偽。不過隻要將其放如沸水中,便可嗅出糞便的腥臊味兒。
四是煙熏。鑒定這類瓷器的要領是仔細辨認其油膩痕跡,真者無油痕,偽者多發黃,且有油質感。
五是複燒。將新仿的瓷器裹上混有結核石的泥土,再配上微量的酸和水,放入窯中燒至700-800度。這種方法是當代新發明的,效果較為理想,既可退去浮光,又可咬上土鏽,但仔細觀察,其土鏽仍比較呆板,過於做作。
河南省寶豐縣汝瓷研究所所長馬聚魁稱,從開始研究的配方,土、原料研究的工藝,窯爐的燒成,整整10幾套工藝,根據汝瓷的特征進行仿製,一個特征對著一個特征進行仿製,假如有10項特征,仿製9項就不等於成功。
一隻“做舊”碗可賣30萬,河南“贗品專業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