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大米)
味甘,性平。
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長肌肉,壯筋骨,止煩、止渴、止泄利。
陳粳米不動風氣,無過敏反應,不同體質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為主食。
米湯益氣養陰,對熱病後氣陰兩虛的人,米湯有人參之補而無人參之弊,一般人病後也宜食粥調理。(不宜食麵條,麵生風)
清代王孟英說:”貧人患虛證,以濃米湯代參湯,每收奇效”。
閑雲認為,小兒初生適當加服米漿,可以使今後胃口健旺,終生受益。
若欲健脾祛濕,宜吃糙米;若欲養陰,宜白粳米。煮粥宜白粳米。
粳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為第一。有香氣者更佳,香能醒脾。
失眠、少眠口幹舌燥,屬陰虛者,宜食白粳米。
體重超標者、糖尿病患者,宜糙米,而且隻宜少食。
閑雲認為,粳米雖能補氣,卻也生濕增滿。粳米含75%以上的澱粉,澱粉可以轉化為糖,糖可生濕。
吃米飯過飽滯氣,食後困倦。
新米發風氣,有的人會過敏,胃熱口幹,或發皮膚病。
脾虛便溏者,可將米炒後煮飯,芳香悅脾,健脾止瀉。可一周兩次,或偶爾一次,不可過多,炒米雖可祛濕,也會耗傷津液。米炒後應放置一天以上,以退火氣,否則太燥。
自汗不止,粳米粉,絹包,頻頻撲之。
鍋巴,用生鐵鍋煮飯後,結在鍋底的一層,又稱鍋焦,焦黃微黒為佳。香脆,美食。加米湯或水煮後為鍋巴稀飯,清淡香美,消食養胃,健脾祛濕。
因為鍋巴能消食,有人認為可以降低血脂。若循此理推論,那麽,炒穀芽、炒麥芽、炒山楂、神粬、雞內金、萊菔子等均可降脂。是否有理,尚須驗正。不過消化不好的人不妨試試。
米線(粉條狀),若工藝流程清潔、健康 ,是一種有滋味的健康美食。
粳米適合各種體質的人食用。
對於養病的人,米湯、稀粥、米線均很好。
凡吃飯,七分飽最佳,不致生濕,若吃飽,又動少,必生濕。國人多濕熱體質,此為原因之一,濕熱體質為亞健康的一種。
糯米
味甘,性溫。
主溫中,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令人多熱,大便幹結。
糯米宜少食,薄稀粥可養胃陰。
糯米粘滯難以消化,壅塞氣機,久食令人身重痿軟。
糯米製品(糍巴、綜子、年糕等),老人、病人、小兒均不宜食,更不宜冷食,輕則致病,重則要命。若食,必少量,多嚼,慢咽。
曾有一膽結石住院病人,端午節請假外出,去朋友家中,吃了棕子,當晚發病,膽石嵌頓,胸脅劇烈疼痛,在地上翻滾,寒戰,黃疸,全身金黃。經恰當治療得以緩解。(膽石嵌頓,指膽結石阻於膽總管。)
又有一民辦廠老人,領工資後上街買糍巴,一路走,一路吃,快到廠門時想趕快吃完,被噎住,倒在路上。廠裏人看見,趕快上前施救,用板車拉往附近醫院,早已氣絕身亡。此類事件,看似偶然,實有必然的因素,不可輕視。
糯米可磨成漿,瀝幹後做湯圓,因餡不同風味不一,湯圓是過年的必須品,否則不謂過年。
閑雲認為,不管那種餡都應加入橘餅,或陳皮,不僅味道美,更主要的是能行氣,能祛痰,可糾正糯米粘滯收斂之性。
糯米做成發糕 ,減少了糯米粘膩之性,又好吃 又有益。最好是糯米、粳米各一半。
糯米釀酒,叫醪糟,很多家庭都會做。味道香甜醇厚,可加入少量的小湯圓或雞蛋加水同煮,叫醪糟湯圓、醪糟雞蛋。為美食甜點。
婦女生孩子後,宜食醪糟雞蛋加紅糖。醪糟通經絡行氣血,還有發散作用,使乳母多奶,紅糖性溫活血、補血,適合於產後。(見醪糟美食美容篇)
有慢性出血性疾病的人,如經常有皮膚紫斑,常流鼻血等,不宜吃醪糟,會加重出血。
產後汗多的人也不宜多吃醪糟雞蛋,因醪糟有發汗作用。
此外醪糟生濕熱,濕熱重的人,經常咳嗽哮喘的人,也不宜多吃醪糟。
若美食家一定想吃,閑雲認為,應減少醪糟濕熱之性再吃。具體做法,在蒸糯米時加入茯苓細顆粒(比米粒小)或在和酒粬時加入茯苓粉。可按糯米十比一的量加入,也可自已酌情處理。
自汗不止的人,用糯米和小麥麩同炒,打成粉,每次九克,每天三次,用米湯調服,連服三天。因糯米有收斂之功效。無效則停,若有效而未愈,可再服三天。
若欲養陰,收斂,吃糯米的最好方法是"陰米",把糯米浸泡一天後,蒸熟,再攤開晾幹。陰米比米粒大,半透明,互不粘連。
可用陰米煮粥,或將陰米炒黃磨粉,做成炒麵,開水衝泡後食用。
陰米裝入豬小肚子中(膀胱),蒸熟,治療小便失禁,或尿床,閑雲曾多次使用。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因為糯米縮小便。
糯米,濕熱質、瘀血質、氣鬱質均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