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這是老年人的回憶,往事曆曆在目,讓人了解過去也充滿信心走向未來。
個人資料
bobby4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來‘老克勒’是共產黨發明的詞匯

(2019-05-20 06:23:58) 下一個

 

回上海一個月,我家住的地方屬於徐匯區湖南街道。現在街道還有自己的報紙,印刷和紙張都可以說是一流,一月一版,免費送到居民的信箱,錢多啊。

看到報紙上一篇報道,介紹湖南街道推出“老克勒帶你逛馬路”旅遊活動,邀請到上海旅遊的人逛逛湖南街道,看看700多幢花園住宅、15條上海永不拓寬改變的馬路,以及曾居住過政要、名流、資本家的房屋,這是湖南社區特有的建築風貌和曆史底蘊。這個旅遊生意居然非常興旺,尤其是周六、日,過去人流很少的武康路現在是旅遊人群川流不息。

看來這活動組織很有號召力。 “老克勒帶你逛馬路”這“老克勒”居然是旅遊的成功招牌。

這“老克勒”到底是什麽意思,好像很值得探討。現在上海人中,哪些人是老克勒,過去的老上海,又什麽人是老克勒,帶著問題與幾位真正的老上海一起討論,我們對老克勒一詞有了雖然還是比較膚淺,但是還是還其本來麵目的看法。

湖南街道的報導裏說,活動邀請街道知道優秀建築曆史的,曾經的 “老克勒”,帶領大家一起邊逛邊侃湖南社區馬路上的故事。說其中一位老克勒是今年70歲的陶XX老人,在五原路出生長大,他說“小辰光,他和小夥伴會扒開大戶人家花園的竹籬笆,鑽進去捉蟋蟀。”

看到說當年扒開大戶人家花園的竹籬笆,鑽進去捉蟋蟀的人就是老克勒,我們這些老上海人覺得現在的事情是真正滑稽可笑了。想解放前後,每到秋天,我家花園的竹籬笆就不斷遭到住在附近棚戶的小孩的破壞,我們用上海話稱這些小孩為小畢三或者小出姥。想不到,現在政府封他們為‘老克勒’了。

 

一位老上海人說,記得舊上海時,根本沒有聽到“老克勒”這一稱呼。

解放前,從來也沒有聽說有點鈔票,場麵上跑跑的人有什麽老克勒的稱號的,真正有財有勢的人家的子女,所謂小開也從來沒有被加上老克勒的名號。

解放後,資產階級都是被共產黨整得嘠緊尾巴,還有什麽‘克勒’嗎。

解放後,在共產黨批判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時,往往說上海還生活著這樣一群人,應該是共產黨想出來稱他們為老克勒。把老克勒描寫成,生活是悠閑無所事事的,行動是裝得雅致的,舉手投足間一定流露出自己是資產階級貴族的身份。在上海灘,他們已經沒有寬敞的洋房和漂亮的花園,但是外出一定還要穿花格子的襯衫、褲子上的兩條熨線是一定要有的、皮鞋一絲不苟擦得非常亮。嘲笑他們再窮,也會保持一種紳士的風度和生活狀態,在想象的空間裏,消費西方文化。共產黨討厭他們有著自己的朋友圈子,說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說老克勒們聚在一起,就會在一處破舊的洋房裏舉辦舞會,喝的一定是咖啡,海闊天空的閑聊,當然也罵共產黨,或聽著老唱片的爵士樂翩翩起舞,開不開電燈無所謂,統統稱為黑燈舞會,然後請他們進班房。

根據這樣的說法,老克勒應該是受過西方文化熏陶,崇拜西方,解放後還在標榜自己過舊社會的生活方式的一些人。

看來,當時沒有一個人會願意這樣標榜自己。

當時這“老克勒”應該是政治運動的需要而製作的一頂帽子。如果一個有工作的人,被戴上“老克勒”的帽子,那他就是每次運動所需要的對立麵的角色,而且都是重點對象。

經過文革,“老克勒”應該象地球上的恐龍一樣消失了,現在難道還有“老克勒”能夠鮮龍活跳地出來活動,那當然是以前的虛假再變化出來的假貨。

  

現在就是要把事情反過來了。老克勒要弄假成真了。說是上海依然還有不少這樣的老克勒的存在。目的是把他們作為舊上海舊文化的最後代表。

 

現在上海又以舊上海舊文化作為旅遊看點的時候,老克勒猶如最後的貴族,又出現在上海的舞台上。而這些所謂的沒落貴族“老克勒”,當然都是假貨。湖南社區這些花園洋房真正的主人絕大多數都已經銷聲匿跡了,真正懂得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舊上海人早就被趕出曆史舞台。

這“老克勒”應該就是共產黨在宣傳文化中發明的詞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ophie308 回複 悄悄話 克勒是Classic的音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