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裝懂的中國名大學校長在台灣客人麵前出洋相的尷尬場麵
清華校長送宋楚瑜的書法
自己連上麵的字都沒認全
幾年前,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應邀來清華大學演講,在互贈禮品環節,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向宋楚瑜贈送的是一幅小篆書法,書寫的內容是黃遵憲的詩《贈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瓠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顧秉林(右)與宋楚瑜(左)
其中,第二句首字“瓠”讀作hù,長江中下遊一帶稱“瓠子”,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成熟後剖開可做瓢用。
“瓠離”就是把瓠剖開,跟瓜分豆剖的意思差不多。
因此,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兩岸分離的悲苦,後兩句表示要像精衛填海一樣,擔負起救國的大任。
顧校長在念這首詩時,念到“瓠離分裂力誰任”時,就被“瓠”字卡住了,他竟然不知道這個字該怎麽讀。後經人提醒才得以圓場,引得學生們哄堂大笑,場麵相當尷尬。
自己送給別人的禮物,自己卻連上麵的字都沒認全,這情何以堪啊!?
不僅如此,在主持過程中,顧秉林還結結巴巴,幾次中斷修正,到了最後更是洋相出盡,把向宋楚瑜贈送禮物說成“捐贈”禮物,現場一片噓聲,尷尬到了冰點。
更為難堪的時,顧校長出洋相的整個過程都被電視直播了,把人丟到了億萬觀眾麵前。
當然,這個“瓠”字的確是個生僻字,顧校長作為理工科出身不認識也正常,但不認識也可以提前準備一下啊!當場念不出這個字來,說明啥?
隻能說明:
一、這份禮物壓根不是顧校長挑選的;
二、這份禮物不是顧校長自己選的也就算了,秘書幫忙選完之後顧校長連看都沒看;
三、秘書幫忙選完之後顧校長沒看也就算了,連贈送儀式的彩排也壓根沒有。
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的清華,可是出過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四位國學大師的啊,不知看到此情此景,各位大師會不會氣活過來。
此事發生之後,顧秉林又在清華校長的任上幹了7年才退居二線。
第二回:
人大校長歡迎台灣朋友
一激動用錯成語鬧笑話
還是2005年,這一年對於不少中國大學校長來說是個災年。
顧秉林出醜之後不久,台灣新民黨主席鬱慕明來了。他發表演講的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校長紀寶成在歡迎鬱慕明的致辭中激動地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
紀寶成(最右)與鬱慕明(最左)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的“流”, 指移動,落下。這裏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氣,而是一顆星的名字。“七月流火”準確的意思是“天氣轉涼了”,而不是形容“天真熱”,更不能形容熱情。
一所以人文及社會科學見長的大學,它的校長在台灣同胞麵前倒下來了。
然而紀校長可和顧校長不一樣啊,他創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所國學院,人稱“國學校長”。
可連最常見的成語都用不好,這還搞的好國學嗎?這臉打的,啪啪直響啊!
這位紀校長還出版有個人詩詞集《歲月詩痕》。很遺憾,這本詩集我至今沒有拜讀過。
不過紀校長的結局倒是不太好,2014年底,紀寶成被不公開地宣布處分:留黨察看兩年,取消副部級待遇,勒令辭去所有社會兼職。
第三回:
連戰來演講後被邀請題字
廈大校長無知到令人汗顏
“不識字”可能是眾多校長的通病。
2006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又來了。有感於被授予廈門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興高采烈的連戰發表即席演講。演講過後,廈門大學朱崇實校長請連戰先生題字,連戰先生揮筆題寫了“泱泱大學止至善,巍巍黌宮立東南”。
結果,這位學法律出身的朱崇實校長當場念了白字。把“黌宮立東南”錯念成了“皇宮立東南”,台下還一片掌聲、讚歎聲。
朱崇實(右)與連戰(左)
“黌門”是學校的古稱,“黌”古音與“宏”同音,普通話讀音與“紅”同音。古有“身入黌門,天子門生”的說法。堂堂大學校長竟然對教育領域的古稱一無所知,實在令人汗顏。兩岸地域上一水之隔,文化上真乃咫尺天涯。
(轉載)
大陸現在的校長們更差,在文革中長大的這代,基礎文史知識和顧秉林,紀寶成還差一大節!不但要有發言稿,稍微偏點的字,秘書就得加注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