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博文,《愛吃,才能愛生活》,首先聯想起來的是誰呢?朱自冶先生。朱先生何方人氏?喜歡'吃'文學的讀者一定記得,他是陸文夫中篇小說《美食家》中那位吃貨, 呃 ~~~ 我是說,那位'美食家'啦。《美食家》裏麵有個妙趣橫生的小片段 - 改革開放伊始,朱自冶先生也趕大潮想給自己謀個差事弄倆子兒花。但是他除了吃別的全不會,算什麽專家呢?大家一起動腦筋,有人建議說'吃的專家',反對的人說這'吃的專家'嘛,那指的是某種動物,一般情況下是用來罵人的話。最後經過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一輩子除了吃啥也不會的吃貨朱自冶先生終於被定性成了'美食家'。
陸文夫先生的《美食家》既出,廣大吃貨人民群眾提起美食家來,心裏難免會把它和'吃的專家',或者'專吃的家'聯係起來,雖然吃得理直氣壯,心底裏總難免一絲兩縷自嘲的。
愛吃,不如愛做。愛做才是愛生活。原因很簡單的:吃,屬於消費活動,而做,卻是創造性活動。說到這兒我有點犯了含糊 - 這是不是說女人應當愛吃而男人更樂於做呢?總之是愛動腦筋的人愛做吧。愛做,也愛吃才好。不然做了還要找人來吃,這可比做要麻煩得多得多了。
不要問'今天吃什麽',正確的問題是'今天做什麽吃'。前者是朱自冶先生式的問句。他老人家後來娶了個前國民黨大官的姨太太,姨太太之所以能當上姨太太是因為她做得一手好菜;官府人家講究,廳堂、廚房、大床,姨太太們也都各自有所長的。而'今天做什麽吃'卻具有現代化的參與感 - 即參與做,也參與吃。生活是更充實的。
'今天做什麽吃'?
今天要做金槍魚吃。
一般來說,金槍魚隻有一種吃法:生吃。但是我還是喜歡有上一點煙熏火燎的氣息的。半磅的一塊tuna steak,凍室裏拿出兩塊black ice磚來一上一下把steak夾著在冷藏室裏放上半天兒,保證它的溫度在冰點附近。拿出來吸幹水份抹上些許橄欖油,鍋燒熱下去每邊煎個三十秒來,中心還是冰涼的,口感才可能好。一點Citrus fused橄欖油,一點Sashimi醬油,一點辣芥末一點薑蓉。
嗬嗬,朱自冶先生肯定沒有我會享受生活。
專門為'一問三知'君變更博客分類如下:
男女
男女
男女
…
…
還是男女
哈哈哈!
還真的就是因為燒得一手好菜才作上的姨太太。這種事舊中國倒並不罕見的。
好說。昨天吃晚飯,邊吃邊瀏覽文學城,就起了惡搞一下的心。把正吃的這道菜照張像,加上幾句話貼了上去,為的是給接下來冷嘲熱諷鋪路不是?我做飯從不按路數,'不倫不類'倒是很恰當的評論。您多指教。
遵照諸次'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文字為醬缸服務。'熱點'就是醬缸裏麵的泡泡,咕嘟咕嘟,熱氣蒸騰。
哪裏有曖昧呢?當年(如今也恐怕並無不同)的姨太太確實有分工專長的。
當然是早就知道的。但是現在'熱點'更有一些莫名其妙熱起來的'倀文',所以刻意寫一篇'熱點帖',目的是為了冷嘲熱諷一番。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
…
…
…
為虎作倀
另設有'轉帖專欄',雅號'直腸國'的就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