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美國的紀實小說“非虛構小說”的典範
〈殘殺〉
原作名: ln cold blood
為什麽要介紹美國的紀實小說“非虛構小說”的典範〈殘殺〉,因為它能夠幫助你了解美國,了解美國的事情,也了解一個社會。
這是一部新型長篇小說,作者自稱它為“非虛構小說”,事實上它隻是文學上真人真事小說的一種,但更接近於事實,也可以說是用小說的形式寫成的長篇新聞報道,現在也可稱它為紀實小說,它的主要藝術特點是事實與虛構的混淆。美國早在1961年就由著名的猶太作家菲利普·羅思在論文《寫美國小說》裏提出“事實與虛構混淆不清”的理論,他認為到了20世紀中期,美國的現實變得比任何小說家所虛構的情節還要離奇,因此“作家要做的,隻是對美國的大部分現實先理解,再描繪,然後使它變得真實可信”。美國作家們既然認為事實與虛構混淆不清,一方麵感到現實的神秘性,一方麵也對現實失去信心,結果一部分作家就脫離現實,去追求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於是產主了美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黑色幽默為主要特征的新型傳奇小說。這派小說家認為,事實一旦與虛構混淆不清,現實也就成為超現實,結果作家一方麵認識到現實的無意識,另一方麵又覺得自身的經曆也可能是另一種夢。因此許多當代西方小說往往富於夢幻色彩,著力描寫個人與荒誕世界之間的衝突。一般的小說既然致力於描寫超現實的神秘世界,另一派象卡波蒂這樣的美國作家就走向另一極端,認為當今大部分作家既然背離現實主義,拋棄極好的社會題材不用,那麽“新新聞報道”正好利用這些發生在現實生活裏的社會題材來大顯身手,使作家成為“今日的菲爾丁和巴爾紮克”。“新新聞報道”允許作家在描繪事實時摻雜個人的觀察和想象,采用各種象征手法,在藝術形式上打破小說與非小說的界限,因此所謂“新新聞報道”與“非虛構小說”實質上並無多大區別。另一位把“曆史和虛構混在一起”的新新聞報道作家諾門·梅勒稱他的非虛構小說為“生活實錄小說”,說社會上某些真實的事件在他心目中跟他作為小說家所能想象和虛構的事件同樣富於戲劇性和諷刺意味,因此隻要把這些真實事件盡可能詳細地描繪出來,就能說明用虛構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生活本身與小說有多麽近似。梅勒的理論也可以說是卡波蒂的所謂“非虛構小說”的理論。《殘殺》雖是一部赤裸裸地描寫真實事件的書,但它從內容到形式都稱得上是一部小說。
《殘殺》的故事是發生在美國堪薩斯城的真人真事,兩個囚犯出獄後根據同獄犯人提供的錯誤情報,搶劫未遂,用極殘酷的手段平白無故地屠殺了素昧平生的富裕農民一家四口。由於這個犯罪案件缺乏明顯的殺人動機,被害的一家又是奉公守法的良民,案件發生後曾引起轟動,一時成為輿論中心。
卡波蒂花了整整6年時間作了大量調查和無數次采訪,訪問了被害者的親友與街坊鄰居、警察當局、兩個罪犯及罪犯的親友,最後還取得了罪犯的信任,就刑時要求卡波蒂在場。作者煞費苦心,用一種獨創的新體裁對這個案件的發生、發展、破案及審訊過程作了生動的敘述和深刻的分析,人物也刻劃得栩栩如生,小說出版後之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少作家紛紛仿效,從此在美國當代文學中出現了一種帶有美國曆史、社會和美學特征的新紀實文學:非虛構小說或新新聞報道。《殘殺》中所描繪的事件雖然以真人真事為藍本,它的主題又恰好與當代的嚴肅小說近似。在作品裏,讀者可以看到,人性已墮落到不可忍受的地步,傳統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已經不值幾分錢。作品提出了這些問題:社會怎麽會產生像狄克和拜利這樣的冷血動物?他們殘忍的“冷血”性格是如何形成的?這類犯罪案件和殺人凶犯在社會裏是否有典型意義?對中國讀者來說,這是一部新聞報道體的生活實錄小說,
當代美國文學小說-----殘殺
原作名: ln cold blood
作者: 卡波蒂 T. / Capote,T. / 杜魯門·卡波蒂
陝西人民出版社已經有翻譯版
故事摘要
1959年11月15日,美國中部堪薩斯州發生了一樁血案,一家四口慘遭殺害!這樁沒有明顯犯罪動機,也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線索的離奇血案,震驚了整個美國,舉國上下都在關注血案的偵破。杜魯門·卡波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前往載薩斯跟蹤采訪整個案件的進展,希望能找出藏在這起謀殺案背後的故事。
克拉特先生是位道地的紳士,待人和藹可親,他妻子患有精神病,經常臥床,他們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大女兒已經出嫁,二女兒在城裏學習護士課程,即將結婚,當時隻有16歲的女兒蘭希和15歲的兒子凱尼恩在家。蘭希聰明美麗,非常善良,被殺那天還在教一個13歲鄰居女孩做1957年11月中旬,在堪薩斯州離加登城不遠的河穀農場大院一座漂亮的住宅裏,富裕的小麥生產商、前任總統艾森豪威爾親自任命的聯邦農業信貸董事會董事克拉特一家四口慘遭殺害
四人都被捆綁著並被堵上嘴巴,用12寸口徑鳥槍擊斃。凶犯在逃,未留下任何線索。櫻桃餡餅,凱尼恩正在做一隻大衣櫃,準備送給他的二姐作為結婚禮物。堪薩斯州調查局在局長杜威指揮下成立一個18人的偵察小組專門處理這個案件,但克拉特一家為人厚道,沒有仇人,找不出任何明顯的殺人動機,凶殺現場又不留任何痕跡,毫無線索可循,因此盡管杜威非常精明能幹,手下的人也都是富有經驗的老偵探,對此案卻一籌莫展。他們麵臨的最大難題是罪犯凶殘狡猾,使人無法分析出明顯的作案動機。
但就在凶殺案發生後不久的一天晚上,堪薩斯城蘭星監獄裏的一個名叫卡爾斯的囚犯從新聞廣播裏聽到了有關凶殺的報道,受到良心的譴責,終於向警方提供了重要線索。原來韋爾斯曾在農場主克拉特先生家當過短工,克拉特先生對工人非常好,不僅工錢大,而且在聖誕節還多給50美元紅包。韋爾斯在1959年9月因偷盜罪被捕入獄,在獄中結識了犯人狄克,無意中跟狄克談起了克拉特家的情況,說克拉特很富有,曾經不到一星期就花掉了一萬美元,還談到他辦公室裏寫字台背後有一個保險櫃,裏麵藏有錢財。狄克此後就不停地向韋爾斯打聽關於克拉特家的事,出獄前不久還曾揚言要夥同另一囚犯拜利一起到克拉特家去搶劫,並要幹掉所有的目擊者。起初韋爾斯還以為狄克隻不過是說說而已,犯人在臨出獄前往往揚言要去搶劫,要做賊,以表示自己的膽氣,對蹲監獄滿不在乎。現在狄克竟真的做出這種喪天害理的勾當,而提供情況的就是他韋爾斯,難怪韋爾斯要寢食不安,終於向警方吐露了真相。
杜威立即采取行動,找來狄克和拜利的照片和檔案材料,跟蹤追捕。他們先去找狄克的父母,他們是正直善良的農民,但一直很窮,幾乎填不飽肚子。狄克上不起大學,19歲就在鐵路局當工人,與一個16歲的姑娘結了婚,生了三個兒子。婚後狄克換了幾次工作——開救護車,當機械工和油漆工——收入越來越多,但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終於走上賭博、開假支票、行騙、偷竊的犯罪道路。這期間他還勾搭婦女和誘奸少女,離了婚又結婚,那第二個女人在他因偷獵槍被捕入獄服刑期間又與他離了婚。狄克這次假釋出獄後曾與他朋友拜利一起回家小住,隨後又一起出去作周末旅行,過了24小時又獨自回家,住了幾天,便失蹤了。偵探們又去訪問了拜利的姐姐。拜利的父親是個冒險家,剝熊、修表、蓋房、烙餅、釣魚等樣樣在行,母親是印第安騎手,一家人曾擠在一輛破卡車上到處流浪,孩子們因肚餓整天哭鬧。後來,媽媽死於酗酒,大兒子因愛情自殺,大女兒墮落、酗酒,有一次從窗口跌下來自殺身死,拜利從小桀驁不馴,終於成了刑事犯,隻剩下拜利的姐姐約翰遜夫人過著中產階級的正常生活,丈夫是人壽保險公司職員,收入有保障,生有兩男一女,當時剛搬入舊金山城北山坡上帶花園的新居。她告訴偵探們說,她弟弟拜利做事從不考慮別人,別人的一切對他來說都一文不值。兩年前,拜利叫一個年輕姑娘帶來一封親筆信,說他出事了,要他姐姐照顧一下他的妻子。約翰遜夫人後來發現這姑娘實際上隻14歲,也不是他的妻子,而且住了不到一星期就不告而別,同時叫人搬走了家中能搬走的一切東西——夫人的首飾、夫婦倆的衣服,連廚房裏的座鍾也拿走了,此後拜利就沒找過他姐姐,也不知道她的新住址。
偵探們從兩個嫌疑犯的家屬那裏雖沒打聽出他們的行蹤,卻意外地發現狄克和拜利又在堪薩斯城出現,使他們大為興奮。原來兩個罪犯在作案之後東躲西藏,還到過墨西哥,最後把錢都花光了,不得不重返堪薩斯城,因為狄克隻能在當地開不能兌現的假支票。但這次行騙泄露了他們的行蹤,一個營業員記下了他們偷來的汽車的牌照號碼,這輛汽車沿路受到警方嚴密監視,在駛抵拉斯維加斯後偵探們就把兩個罪犯抓獲。起先杜威還擔心罪犯們已把物證銷毀,這樣如果他們死不招認,就很難定罪,誰知從拜利的行李箱裏搜到了他們作案時穿的靴子,正好吻合屍體旁邊留下的足印。經過迅雷不及掩耳的突擊審訊,兩個罪犯都先後供認他們的作案經過。拜利曾有個悲慘的童年,父母離婚後被送入教會孤兒院和救世軍兒童收容所受盡虐待,16歲時就在商船上做苦工,參加過朝鮮戰爭,在一次車禍中受了重傷,兩腿經常隱隱作痛。他從小養成仇恨一切人的性格,一次與父親反目後就到處流浪,因偷竊、越獄罪受到聯邦調查局通緝,在獄中結識狄克,一度還有點崇拜他,為了獲得狄克的敬意,他吹噓說曾無緣無故活活把一個黑人打死。
狄克欣賞他殘忍的性格,才與他結夥,並慫恿他一起到克拉特家作案,想搶劫保險箱裏近萬元的錢財,哪知韋爾斯提供的情報並不真實,不僅家中沒有保險櫃,而且隻搜集到50元左右現錢。狄克還想奸汙希蘭,但被拜利阻止了,因為他最恨這一類事。最後他們把一家四口全都捆綁起來用鳥槍打死,以消滅罪證,想不到最後仍難逃法網。兩人在1965年6月22日得到應有的懲罰,在州監獄裏彼處絞刑,當時狄克年33歲,拜利36歲。
曆時六年,在六千多頁案件調查筆記的基礎上,卡波特把傳統小說的想象力和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寫出了這部舉世皆驚的小說!小說重現出血案發生以及為追捕,審訊,懲罰凶手而展開的調查的全過程。全書充滿了全新的、令人首著迷的懸念!
作者簡介:
杜魯門·卡波特(1924-1984)是美國著名作家。即使對卡波特沒有印象的人,大概也知道電影《第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根據卡波特同名小說改編)。第凡尼是美國著名珠寶店,總店在紐約。電影裏的珠光寶氣令人眩目;本人自然情操高尚,更喜歡女主角奧黛麗 ·赫本坐在窗台上,彈著吉他唱《月亮河》(Moon River),人美情美歌聲美。
杜魯門·卡波蒂(1924—1984)是美國著名的小說家,生於新奧爾良,病死於洛杉磯。作者曾這樣自述自己的生平:“我在1924年出生於新奧爾良,在南方的好幾個地區長大——冬天在新奧爾良,夏天在阿拉巴馬和新佐治亞。我在學齡前就已開始讀書,此後一直按照我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從不在乎別人的想法。我受的教育主要是自學。直到今天,我都背不出字母表或乘法表。我從14歲開始寫短篇小說,其中有幾篇還發表了。我在15歲輟學,16歲到《紐約人》雜誌社工作,這是我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正式工作。我看上去那麽年輕,他們始終不敢派我出去采訪。因此我‘退隱’到路易西安那一個農場上呆了兩年,寫了《別的聲音,別的房間》。我在希臘、意大利、西班牙、非洲和西印度群島居住過,也曾去蘇聯和東方旅遊。”卡波蒂的早期著作如短篇小說集《夜樹》(1949)和長篇小說《別的聲音,別的房間》(1948)和《草豎琴》(1951)探索夢幻與現實、虛構與真實之間的分界線,刻畫了兩種夢幻世界:黑夜與白天,或者黑暗與光明,被認為是典型的哥特式南方小說,但他著名的中篇小說《在提凡尼早冶》(1958)發表後,就轉換方向,創作所謂“非虛構小說”,並一再否認自己是南方作家。1965年發表非虛構小說《殘殺》,引起轟動和爭議,銷售數高達300萬冊。此後他致力於寫新聞報道,再沒有巨著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