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安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閱微故事2 鬼詩三題

(2025-11-12 06:34:26) 下一個

閱微故事2 鬼詩三題


 

之一

 

東光的李又聃先生曾經到過宛平一個當過宰相的人住過的舊宅園裏,看到走廊下麵牆上有兩首詩。

 

第一首詩寫道:

 

颯颯西風吹破欞,蕭蕭秋草滿空庭。

月光穿漏飛簷角,照見莓苔半壁青。

 

第二首詩寫道: 

 

耿耿疏星幾點明,銀河時有片雲行。

憑欄坐聽譙樓鼓,數到連敲第五聲。

 

兩首詩的墨跡看起來異常慘淡,不像是人寫出來的。


 

之二

 

董曲江先生,名元度,平原人,乾隆壬申年進士及第,後來進入翰林院。散館後被改派知縣,後來又改任教授。不久,他就因為生病辭官回鄉了。

 

董曲江先生年輕的時候,夢見有人送給他一把扇子,扇子上麵題有三首絕句。

 

第一首是:

 

曾公飲馬天池日,文采西園感故知。

至竟心情終不改,月明花影上旌旗。

 

第二首是:

 

尺五城南並馬來,垂楊一例赤鱗開。

黃金屈戍雕胡錦,不信陳王八鬥才。

 

 第三首是:

 

蕭鼓冬冬畫燭樓,是誰親按小涼洲。

春風豆蔻知多少,並作秋江一段愁。

 

這幾首詩很多詞句他都難以理解。後來,也始終沒有什麽應驗的事情發生,所以他也一直不明白這個夢究竟是怎麽回事。


 

之三

 

平定縣舉人王執信曾經跟隨他做文官的父親在榆林一帶遊曆。一天夜裏,他住在野外寺廟的藏經閣下麵,聽見閣樓上有人在低聲細語,好像是在談論詩詞。他私下感到很奇怪:這麽個偏僻地方,根本找不出幾個文人啊,怎麽會有人在這裏談論詩詞呢?於是他仔細傾聽,但始終聽不太清楚。後來,說話的聲音漸漸移到了閣樓的走廊下,這才聽清楚了他們談話的內容。

 

其中一個聲音說:“唐彥謙的詩格不高,但‘禾麻地廢生邊氣,草木春寒起戰聲’確實是好句子。”

 

另一個聲音說:“我以前曾有詩句:‘陰磧日光連雪白,風天沙氣入雲黃’,若不是親自到關外是絕對看不到這種景色的。”

 

第三個聲音又說:“我也有一聯詩:‘山沉邊氣無情碧,河帶寒聲亙古秋’,自己覺得很像邊塞日落時的情景。”

 

他們相互吟詠欣賞了很長時間。寺廟的鍾聲突然敲響時,聲音就立刻寂靜下來了。天亮後王執信起來再看,發現閣樓的門是上著鎖的,而且積滿灰塵。

 

後來,王執信在任總兵的遺稿中,見到了“山沉邊氣”的那一聯詩。這位總兵名叫任舉,是在出兵金川的時候,經過無數次戰鬥而陣亡的。而那一句“陰磧”詩聯,始終不知道是誰寫的。那位說話的精靈能夠和任總兵一同遊玩,自然也絕對不是一般的鬼魂了。

 

(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