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3海洋三省自駕遊(五) 路易斯堡要塞-悉尼-NOVA SCOTIA

(2014-01-25 13:12:54) 下一個

2013海洋三省自駕遊 第五天 七月三十一日 星期三 晴


主要景點和活動:長途奔襲從王子島經輪渡至悉尼,
                參觀路易斯堡,
                CJ會麵網友


這一天是行程中最特別的一天,也是行程到最後才確定的一天。

先說一下悉尼吧,慚愧的我們在加拿大住了這麽久,在做旅行計劃前楞是沒有知道NOVA SCOTIA也有個悉尼,長姿勢了吧。這個悉尼和另外一個經常掛在嘴上的安省的倫敦,隻要看見對方露出迷茫的眼神,就馬上得多說許多字,‘啊,那個是安省的倫敦。’或者‘噢,這個悉尼不是澳洲的是,NOVA SCOTIA的。’

最特別不是因為悉尼在NOVA SCOTIA,而是JOHNHONG的寶貝閨女CJ要在悉尼見她在FACEBOOK交往了N年的網友(到底N年父母也是不知道的),而且還是兩個男的,一個長女兒一歲,一個小一歲,還有一個可以肯定,不是華裔。閨女口口聲聲說這是去她去海洋省的最重要的內容,如果不行還不如呆在家裏。雖然還不至於買糕的,還是讓我們差點跌破眼鏡。沒辦法騎驢看賬本吧!

所以盡管可以近一點住BADDECK(有貝爾博物館,電話發明家成名後買的度假屋,死後葬於此)或者遠一點的INGONISHCOBOT TRAIL東岸的大鎮),這些地方都不會在考慮範圍了。首先訂下來的是七月三十一日入住悉尼,前半段其它的日程以此為標杆。女兒滿心歡喜地和網友約見麵的地點和時間就不提了。

確定最後行程也是有點摩擦,閨女CJ還是個‘戰爭狂’一個勁地要看每個軍事要塞,所以她提出要參觀路易斯堡要塞(FORTESS OF LOUISBURG)。這就意味著早上最晚七點起床,吃飯收拾行李裝車,趕到一百二十公裏以外的WOOD ISLAND碼頭,坐上九點半開的輪渡,估摸著最快十一點到對岸的CARIBOU,不吃不喝不停開四個小時(而且是路過悉尼才能到),也得下午三點到路易斯堡,最保守的計算得三點半到,而且不幸的是即便是旅遊旺季還是下午五點就關門。開始老爸JOHN很反對去那裏,不符合旅遊理念。首先很可能趕不上,趕上了也看不了多少,時間精力花費各個方麵看都不合算。可是CJ就是要去。

最後,胳膊擰不過大腿,老爸鬥不過閨女,決定盡量趕!六點起床,吃早餐(部分是昨天沒吃完的魚,現在想想還是很好吃。)洗漱完畢,裝行李,七點出發。告別FRENCH RIVER的魅力。


 

到夏洛特敦給車加滿油,給司機加滿咖啡,給屁孩們加滿飲料,走人。

 


八點五十提前到達WOOD ISLAND碼頭,已經網上訂了票,直接開進碼頭,等在最左邊的一列,而且靠前。遠處就是上輪渡的棧橋。


海洋省的燈塔永遠是大家的最愛,有些網友建議先不進碼頭,而是去爬邊上的燈塔,等看到輪渡進港的時候再進碼頭不遲。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預訂了輪渡票,更不必擔心,要不是我們想盡快趕去路易斯堡,也許會去爬那個燈塔。如果趕十一點十五分的輪渡,既能睡晚點,更可以從從容容玩一玩了。當下隻能遠遠地拍照了。


港口的另一邊的草灘也別有風味。


 

開車上下輪渡都沒有機會給載我們的大輪船留個影,真該先去爬燈塔,順便拍一下大船。但是沒那個膽,誤了船可完蛋了。

(載自http://www.cptdb.ca)

 這公司叫NORTHUMBERLAND FERRY LIMITED,不是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這也是第一次開車上輪渡,不過沒什麽驚喜和懸念,順順當當地把車停在底層,大家就都上甲板吃吃東西,吹吹海風,拍拍照片了。

 

 

出港的時候,可以更近一點拍燈塔了,這裏的海灘好像是紅色的了。


王子島越來越遠。

 

 

行船的時間並不長,總共七十分鍾,當然不算停靠和上下車的時間。期間喝喝咖啡吃點點心,放鬆放鬆。閨女CJ不知哪一根神經動作電位過於興奮,站在高高的上層甲板上旁若無人地一路引吭高歌到NOVA SCOTIA,引來不少關注。有位老先生見JOHN不停地給拍照,猜也猜得到,豎起拇指直向JOHN誇閨女唱得好聽。是啊,這是自然而然地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最好聽的,當下叫走心的歌。

船上有兩個櫃台,一個是王子島的谘詢中心,另外一個是NOVA SCOTIA的,大家可以去那裏找一些資料,補充一些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可詢問仔細,一定會得到滿意的答案。

七十分鍾很快就打發了,不久就看見對岸的港口了,還是燈塔指引著入港。

 

 

下船後,就是在青山裏趕路再趕路,還有人騎車,佩服到心底。


CAPE BRETON實際上是一個大島,和NOVA SCOTIA大陸隔著一條很窄的坎索海峽(Strait of Canso。還沒有進CAPE BRETON沿途的風光就已經很漂亮了。從山上下來,就看見這座連接CAPE BRETONNOVA SCOTIA大陸的大橋和CANSO大堤。


過橋後不久就是CAPE BRETONINFORMATION CENTRE



人困馬乏也該吃午飯了,吃罷昨晚就準備好的炒麵和色拉,稍事休息,繼續趕路。開出INFORMATION CENTRE,大吃一驚,前麵有一輛很大的平板車,上麵載了一棟房子,完整的房子,在前麵啃吃啃吃地慢跑。不行,得超過去!趁著公路還有點寬,沒變成來去兩車道,對麵也沒車,趕緊猛踩油門。我們這輛可憐的小馬力VAN還滿員滿貨,同樣啃吃啃吃地超了過去。謝天謝地。要是給堵在後麵上,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到呢。路過悉尼(NOVA SCOTIA的)不停。正如先前所料,到路易斯堡時已是下午三點四十五了,離關門就一個小時多一點。

 

正準備掏錢商量著每家出一個大人帶孩子們進去時,好心的管理員親切地告訴我們關門前一個小時去參觀是免費的,建議我們不要花銀子了,再等一等吧。

錢確實是個因素,天上掉下的免費小餡餅的確讓我們心情大好,自然也不用商量誰去誰不去了,等著一起去吧。從賣票的Visitor Center到路易斯堡要塞自己的車是不能開過去的,還要坐SHUTTLE BUS。趁這一會兒,就先看看Visitor Center裏的有關介紹,可以彌補事先的準備不足。



北美一直是英國和法國互相爭奪的殖民地,路易斯堡要塞的興衰實際上是英國和法國對北美殖民地爭奪的一個小小的縮影,最終以英國大勝法國退出北美而告終。1713年隨著歐洲人對北美大陸的殖民活動,法國人率先進占路易斯堡所在的地方,在此修建房屋、教堂,進行各類軍事商業建設。至此以後,路易斯堡很快發展成為北美最繁華的港口之一。這一期間也是法國殖民興旺昌盛的時候,CAPE BRETON一直是ACADIAN(法國在北美殖民地之一,主要就是現在的海洋三省)首府,ACADIAN文化的重地。

1719年開始,法國人在此修建防禦設施,將路易斯堡建成一座軍事要塞。但在原來以捕魚和商貿為主的城鎮的基礎上建立起的路易斯堡要塞有著致命的缺陷,首先是在海灘低地,後麵沒有高山,連小山也沒有。可以肯定的是,不說諸葛亮曹操,三國的大部分將領是不會在這樣的地方安營紮寨的。路易斯堡要塞的防守重點是正麵的大海,後麵雖有護城河,還有另外兩個要塞呈犄角之勢,但一馬平川的弱點讓英國人很容易從遠處的海灘登陸而形成合圍。就是這樣,1745年被英國皇家海軍和新英格蘭軍隊(NEW ENGLAND TROOP,和後一次的BRITISH TROOP肯定不太一樣,但我想都是英國佬)圍困後,外圍小戰,46天後投降。1748年根據Aix-la-Chapelle條約,法國從荷蘭撤軍,路易斯堡要塞連同CAPE BRETON作為交換條件歸還法國。但1758年再次被英國軍隊海陸合圍,沒有海上的支援,本土法國又非常遙遠,順理成章地又歸英國佬了。這就是所謂的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的前期。之後英國佬封鎖聖勞倫斯河,並繼續向上遊進攻,一步一步地占領了魁北克、蒙特利爾和整個法國殖民地(現在的魁省,也稱LOWER CANADA)。英國人有計劃地逐漸摧毀了路易斯堡要塞同時,開始修建自己的軍事要塞,那就是哈裏法克斯要塞(HALIFAX FORT CITADEL)1768年英國人廢棄了曾經一度繁榮,已成廢墟的路易斯堡。當時,英國為了便於控製,把法國殖民地ACADIA分成三部分,NOVA SCOTIANEW BRONSWICKPRINCESS EDWARD ISLAND。很熟吧,前麵夏洛特敦會議是這三個殖民地想合並起來。

更有意思的是在法國人被趕走之後不久,就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和閨女討論的時候,閨女說:“切,獨立戰爭實際上是英法在北美打架的曆史延續。美國人算什麽東西,連白宮也被燒了。沒有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幫忙,啥都沒有。”不知是不是主流思想,估計在美國不被提倡。

最後,英國人得了五大湖和聖勞倫斯河以北,法國人得了現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1801年偉大的波拿巴拿破侖把路易斯安那賣給了美國,終於退出了北美殖民的曆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落成的自由女神是法國和美國用血凝成的兄弟般的友誼的象征。

 

直至1960年,加拿大啟動路易斯堡的重建計劃,五十多座建築用原始的工藝重建,成為北美曆史上最大的重建建築物,但這也隻是部分重建。

 

 

離四點還有幾分鍾,又有一輛SHUTTLE BUS放下回來的遊客後要去要塞,我們詢問是不是可以上了,司機猶豫了一下,JOHN加了一句是售票小姐告訴我們四點後免費的,“OK!”上!我們不僅免費還是一輛包車,隻差不是LIMO了。遠遠望去,部分重建的路易斯堡要塞的規模還真的很大呢。

 

SHUTTLE BUS停在要塞外,這裏是當初底層的漁民和手工業者居住的地方。

 

 

要塞一麵對海,三麵由護城河圍繞,再往前就是進入要塞的大門(The Dauphin Gate),前麵是可以拉起的吊橋。

 

 

The Dauphin Gate正麵,有士兵官員把守,良民證是需要的,苛捐雜稅也是商人必須付的。(注:所有要塞在非戰時的主要功能是收稅。)

 

現在的護城河沒有水,隻是裝裝樣子,不過我們要爬上去還是困難的。

 

 

在原址重建的路易斯堡不僅保持了完全真實的建築結構和裝飾,還和加拿大其它國家或省級的曆史公園一樣,由身著當時服飾的工作人員講解關於路易斯堡要塞的曆史文化和當時官員、士兵和各類居民的生活狀況、風俗習慣。


法國村婦


 

各級法國官員,不過哪個官大官小不知道,自己猜吧。

 

 

隻有那麽一點時間,根本不可能看全看仔細,更別提和那些人聊天了。大家忙著挑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參觀,或舉起相機不停地照,真是很漂亮的。 

遠眺路易斯堡要塞最主要的建築Bastion du roi,由三部分組成,由近到遠分別是:The King’s Bastion Barracks(兵營),The Chapel(教堂)和The Governor’s Apartments(總督府)


Bastion du roi後的城牆(Bastion Casemeates


 

Rue Toulouse圖盧茲街大街),麵對的是Frédéric Gate弗雷德裏克門

 

 

Frédéric Gate弗雷德裏克門)接法國皇帝詔書的黃色大拱門。

 

 

路易斯堡建築群

 

 

路易斯堡建築之一


麵海炮台



路易斯堡房屋


多芬軍營(
Dauphin Barracks


多芬軍營(
Dauphin Barracks)局部


領海大街(沒查到自己起的),
The Commissaire-Ordonnateur’s PropertyLe Billard


Frédéric Gate
弗雷德裏克門),海堤


按說明書介紹,這裏還有各種活動,每個屋子裏麵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展示了當時路易斯堡的生活。我看真可以逛整整一天,可惜隻能匆匆而過了。

正抓緊時間拍照的時候,閨女跑來告訴我待會兒會有一個遊行,還有這單好事?趕快趕到Bastion du roi門口。果然,伴隨著笛聲和鼓聲的音樂響起,一小隊當年法國軍隊裝扮的軍人踏點而出。


總共就六個


沿著圖盧茲大街遊行,後麵遊客跟著湊數。


到沿海大街



吹笛擊鼓


點火,放炮


那可是真的,轟隆巨響,別說孩子們,大人都一哆嗦。據說當年法國人也是這樣炮轟英國艦船的,這次炮打得很順,不過,當年還是投降了。這裏先賣個關子,到了哈裏法克斯的要塞還有故事呢。

 

放炮結束,也意味著,遊客們該回家了。離開前再次回首路易斯堡要塞。


還是坐SHUTTLE BUS回到VISITOR CENTRE,這次不僅得等幾班,還人擠人,這可跟多倫多地鐵一般了。

回去悉尼的路上,大家都意猶未盡,SUUNY同學直誇閨女選了好地方,不虛此行。閨女當仁不讓,尾巴翹上了天。的確是閨女的要求比老爸的要好,哪怕隻這麽短的一個小時,即便花門票也是合算的。

突然,一個念頭一閃而過,很多中國旅行團就是這麽的,關門前一小時到,擺POSE拍照後就走人,還不用花門票。嗬嗬,不經意間,庸俗了一把。

 

回到悉尼在DAYS INN安頓好後,兩家分頭行動,SUNNYMICHEAL帶著他們的小屁孩吃披薩,遊泳。HONGJOHN的主要任務就是護送閨女見網友。穿著打扮完畢,離約訂的時間還有一陣子,反正是來旅遊的,問了一下前台,就開車去了。很近,沒用五分鍾就到了,海邊的一個社區廣場,那裏有一個人人都知道的著名景觀。不是澳洲的悉尼大劇院,而是NOVA SCOTIA悉尼的最大小提琴,都在海邊,都和音樂有關。不過這個世界最大的小提琴估計隻有在悉尼(NS)才人人知道。



悉尼是個沒落的城市,周邊曾經有大煤礦,所以二十世紀出到六十年代,鋼鐵工業非常發達,是CAPE BRETON的經濟命脈。但之後周邊煤礦開采完了和鋼鐵工業也開始沒落,悉尼從此一蹶不振,二〇〇一年煤礦和鋼鐵兩大產業正式關閉,聯邦和省兩級政府投資建海港,發展旅遊業,這個最大的小提琴就是這麽建起來的。

等約定的時間剛過沒多久,一輛車開進廣場,遠遠地停下,一個男孩下車徑直向小提琴走過來,女兒一眼就認出來。他們事先就說好了穿什麽拿著什麽,也早就看過照片。那輛車一打方向盤一轉就開走了。唉,到底是男孩子的父母,省心!

那個文文靜靜的金發男孩和閨女在網上早就混得很熟了,兩人交換了禮物,都興奮得不得了,男孩和我們也禮貌地打了招呼,告訴閨女另外一個在ROGERSCALLING CENTRE加班,稍微晚點來。做媽的也放心了,“就這小屁孩,不擔心了。”該走人了,也不能再呆在一邊了。不過護花的工作還是必須堅持的,尤其是做爸的,總覺得走近女兒的男生不安好心。遠遠的就在這個雕像邊傻坐著,監視他們。



不久另外一個男孩也來了,個子不高,敦敦實實的,父母也是遠遠地放下,走人。

漸漸地天色暗了下來,三個還是一如既往地跟在網上一樣說個不停。老爸摸摸自己的肚子,他們怎麽不餓呀,看來精神食糧的力量的確是不可估量的,想當年自己也是省下午飯錢買《讀者文摘》來的。又過了一些時候,終於忍不住走過去問他們要不要送到哪裏吃點什麽,我們可以開車送,嘿嘿。

要他們拿主意去哪裏,兩個可愛的男孩盡然沒一個有方向的,還是閨女說還是FASTFOOD吧,年輕人沒什麽錢。附近哪裏有呢?他們倆還是沒有一個方向。讓我們外來戶怎麽找呀?好在有高科技產品,拿出GPS,指到哪裏去哪裏。最近的是肯德基,搖頭。接著就是PIZZA HUT,也搖頭。第三個是麥當勞,行!上車。興許還能吃McLobster呢,竊喜。

是不遠,可是開的路實在是不敢恭維,不管怎樣到了。一看,暈,是一間開在沃爾瑪裏麵的麥當勞,這也太出乎意料了。

而且太小,實在不好意思坐著一起吃,老媽一拉老爸袖子,去買明天去CAPE BRETON的給養。閨女有手機,讓她和我們電話聯係就是了。叮囑後離開。

這間沃爾瑪不賣新鮮的食品,熱情的老太太告訴我們NOFRILLS該怎麽走,這就去購物。還是隻有五分鍾的車程,一去那邊才知道那才算熱鬧的商業區,NOFRILLS對麵就是一家寬敞明亮的麥當勞,讓我們哭笑不得。這裏的NOFRILLS的貨品的種類價格都和多倫多的差不多,一圈轉下來,滿滿一車,足夠兩天的了。這也是朋友告訴我們的,CAPE BRETON上的東西貴,多買點去(注,這是個錯誤信息,後麵會講到,島上的東西不太貴)。

回到沃爾瑪,孩子們還在聊,不過不在麥當勞裏麵,而是在店裏轉。我們實在餓的不行了,McLOBSTER是沒指望了,隨便點了兩個漢堡吃了。已經快十點了,店也要關門了,他們才聊完,打電話叫父母來接。

先來的是那個大一點男孩的,是媽媽和繼父,胖胖的很開朗,一看就是藍領階層,這下是大人開聊了,也算是網絡間接認識的吧。那位豪爽的爸爸拍著胸脯說,島上有什麽事盡管給他打電話,他有很多關係肯定能幫忙,怎麽跟國內差不多?真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感覺。等了很久那個小男孩的媽媽也來了,原來她去了另一個沃爾瑪,轉了一大圈。這個媽媽看上去就是個專業人士,她說沒跟我們打招呼是因為還得送小的去學琴,又說道她是護士,又倒班又送孩子還有家裏,忙得一塌糊塗,怎麽又有中國媽媽的味道。看來人性是一樣的,老外也不例外。

大家拜拜說再見,回酒店的車上女兒告訴我們,那個小的想讀滑鐵盧大學(注,一直是閨女的首選大學),她那護士媽媽不同意,說太遠,花費太大,還有個弟弟呢,隻能上哈裏法克斯的DALHOUSE大學。前陣子閨女填大學申請表,問過一次,可不可以去哈裏法克斯的DALHOUSE 大學,被老爸老媽婉言勸回。嗬嗬,有意思。

 

非常有意義的一天過去了,要是從新來計劃,我們會多待一天,早上還是可以趕那班輪渡,先到BEDECK,參觀貝爾博物館,慢悠悠地到悉尼住下,閨女還是會網友,第二天再去路易斯堡要塞,這樣就可以從容地玩一玩,拍拍照。這樣的國家公園肯定有定時的導遊帶遊客係統地介紹公園的曆史沿革,當時的生活文化,對於深入了解所參觀的地方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時間還早,可以參加傍晚五點那班遊船,觀看大西洋海雀(PUFFIN)海豹和海鷹。晚上繼續住悉尼,接著下麵的行程。

可是,還是那一點,沒時間,而且更主要的是CAPE BRETON的住宿很緊張,星期四還能訂到合適的COTTAGE,星期五就隻有很貴的了,這還是將近兩個月前訂的。周五周六在那裏住,想也不敢想,不在一天一家一百的住宿預算之內。


住宿資訊:提前兩個月預訂,有discount,稅後$89.00 一家一晚

Days Inn Sydney, Nova Scotia

480 Kings Road Sydney, NS B1S 1A8 Canada ,

1-866-223-1970

 

Ferry 資訊:http://www.ferries.ca/northumberland-ferries-schedule-and-fares/

                     旅遊旺季一天九班,從Wood Islands, P.E.I. to Caribou, Nova Scotia

                     按車計費,我們一車七人$72.50,可網上預訂。

                     具體查ferry的網站。

 

路易斯堡要塞谘詢:http://www.fortressoflouisbourg.ca/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