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6初遊美國西部(九)沙漠花園和鮑威爾湖

(2017-02-05 20:16:26) 下一個

2016初遊美國西部(九)沙漠花園和鮑威爾湖

四月二十三日 星期六 下午 晴 大風

主要景點和活動:沙漠花園,鮑威爾湖

住宿:AIRBNB,ELM ST & 4TH ST

剛看完超級碗,新英格愛國者蘭鹹魚翻身,第四節狂砍亞特蘭獵鷹追平,在加時賽更是一路高歌TOUCHDOWN,獲得第51屆大碗。不容易BRADY。我也不容易,看完後,心滿意足地開始上我的博文。

既然沒能坐船遊湖,那就找點什麽看看吧,遊客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我們去一個叫HANGING GARDEN(沙漠懸掛花園)的地方,離遊客中心很近,往回開過格蘭大橋就是。

從停車場到HANGING GARDEN來回總共隻有1.6公裏,雖然太陽直射,但畢竟隻是四月底並且海拔較高,不很熱。一路上看看這科羅拉多高原荒漠的景色。

世界上各個大陸都有幹旱少水的地方,英語統稱DESERT。我小時候認知的DESERT就隻是滿眼黃沙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除了沙還是沙,被狂風吹出一個個沙丘。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去青海甘肅旅行。在敦煌的月牙泉邊瞭望到一望無際的黃沙,更是加深了對DESERT的印象。不過,這北美的DESERT卻顛覆了我原有的DESERT的概念,除了黃沙外還有石山,植被還非常豐富。

↓ 去沙漠花園的小路就是有人在荒漠沙土上擺放上一溜小石頭,不會走錯路。

一路上就先認一認這科羅拉多高原荒漠的植被吧。當年是學生物的,興趣所在,半瓶子醋也來晃蕩晃蕩。在網上找到一個名為INTERMOUNTAIN REGIION HERBARIUM NETWORK的網站(ref.1),按圖索冀。科應該是不會錯,種屬就隻有拋磚引玉了,有明白的同學給我糾正,非常榮幸。因為都是當地的野生植物,我覺得沒有必要,也就懶得翻成中文了。

↓ 仙人掌科(Cactaceae),Plains Pricklypear,Hairspine cactus(Opuntia polyacantha

↓ 天門冬科(Asparagaceae),Narrowleaf Yucca (Yucca angustissima),大的有一人多高。

↓ 這一人半多高的灌木我真沒有任何方向,象黃楊科,但在科羅拉多高原沒有這個科的植物,銀白色的指甲大小的葉子,表麵似有蠟質,枝條下垂,我很喜歡。

↓  薔薇科(Rosaceae)一種

↓ 都是紫色的小花,草本。

左圖:豆科(Fabaceae),Zion Milkvetch,(Astragalus zionis);

右圖:唇形科(Lamiaceae),Frosted Mint (Poliomintha incana

↓ 都是黃色的花,草本。

上圖:菊科(Asteraceae)一種;

下圖:似乎是唇形科(Lamiaceae)一種,不確定。

上麵提到的還都有幹旱沙生植被的特征,細葉、葉子表麵硬且有蠟質,但有些植物更是顛覆了我的對沙漠植物的概念。下麵那張照片上黃色小花的細葉植物是菊科的一種,而邊上的寬葉植物竟也能在在幹旱的沙漠生存,大開眼界。

其實看一下數據就會知道為什麽這裏雖然這科羅拉多高原是沙漠還是能長這麽多種類的植物(ref.1,ref.2)。

 

海拔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蒸發量

塔克拉瑪幹沙漠

800-1500米

100毫米

3000毫米

科羅拉多高原荒漠(佩吉市)

1372米

136毫米

900毫米

布萊斯國家公園

2412米

420毫米

550毫米

雖然沒有塔克拉瑪幹沙漠那麽幹旱,但水在科羅拉多高原荒漠中還是十分重要的。由於地質構造的原因,在科羅拉多高原上形成了無數個HANGING GARDEN(沙漠懸掛花園)。我們的目的地就是其中之一。沒走多久就遠遠地望見了目的地。

沒有當年汽車開進敦煌莫高窟的那種從荒蕪幹熱的沙漠到滿眼翠綠清爽的震撼感覺,但那斷岩下蔥綠的生態還是有耳目一新的興奮。

↓ 不僅有一人多高的灌木

↓ 有的樹還很高大

↓ 這些樹木都還是闊葉樹種

左上:薔薇科(Rosaceae)一種;

右上:殼鬥科(Fagaceae)一種;

中左:殼鬥科(Fagaceae),Sonoran scrub oak,(Quercus turbinella)葉子很象中國的枸骨冬青;

中右:殼鬥科(Fagaceae),Gambel oak,(Quercus gambelii);

下左:蘭科(Orchidaceae),Stream orchid (Epipactis gigantea

下右:殼鬥科(Fagaceae)一種;

↓ 蘭科植物的存在還不太奇怪,而蕨類的存在實在是沙漠的奇跡。

↑ 鐵線蕨科(Adiantaceae)Maidenhair fern(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當時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就認出是鐵線蕨,回來一查,連學名都是和中國的鐵線蕨一般無二。蕨類是無花的靠孢子生殖的植物,隻能在潮濕的環境生長,可見這裏的小生態真的不錯。

在科羅拉多高原荒漠中的綠洲是有其特定的氣候和地質條件而生成的。氣候前麵已經列表看了,雖然比不上布萊斯和錫安兩個國家公園,但比起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要強很多這是必要的條件。

地質條件有兩個,第一,有斷岩的存在,高大的岩壁可以遮擋直射的陽光,而且阻擋了幹熱的風,形成一個相對潮濕的壁龕式的小環境。第二,更加重要,在這斷岩下必定是一層不透水的KENYENTA FORMATION(肯岩塔地層),微量的降雨透過多孔的砂岩遇到這層岩石的阻擋匯聚到岩壁下麵,聚少成多,就會形成一處處濕潤的微環境,適合一些闊葉植物生長,甚至是對水分要求很高的蕨類植物。而很多蕨類植物生長在岩壁之上,聯想到巴比倫,來到這裏的歐洲人就稱之為HANGING GARDEN,我就翻成‘沙漠懸掛花園’。

其實在廣大的科羅拉多高原荒漠有成百上千的沙漠懸掛花園,格蘭大壩使許多淹沒在鮑威爾湖下麵,但象這樣的還有不少。這些小小的綠洲也成為小動物的天堂,雖然沒有看到有蝴蝶,但小蜥蜴還是有的。

↓ 沙漠花園上遠眺科羅拉多高原荒漠和遠處的鮑威爾湖。

HANGING GARDEN看了之後回來還有時間,決定到湖邊去轉一轉。就近去看看WAHEAP灣。沿89號公路向北開,沒多久就出了亞利桑那到了猶他,首先去看的是已經在猶他的LONE ROCK(孤岩),也就是題頭的照片。拍照的地方是一個湖邊的露營地。稀稀落落地幾個帳篷幾輛房車,感覺很淒涼。湖中間凸出來便是孤岩。

拍上幾張照片後,往回開到另外一個度假區,LAKE POWELL RESORTS & MARINAS,在亞利桑那和猶他交界的湖邊,主要就是一個供遊艇上下湖的碼頭,也可以停房車露營,風景也還不錯。

↓ 站在碼頭前看湖對麵有三座小山,形態各異,也沒能查到叫啥名。

↓ 把連拍的照片拚出的全景,太長,在這裏不太好看。

太陽快下山了,我們最後開車爬了個小坡,到小山頂上的WAHEAP OVERLOOK,眺望鮑威爾湖,可以看見一排排的遊艇。

↓ 最後回來的遊艇

↓ 在觀景台拍的全景

其實佩吉市和鮑威爾湖周邊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去的羚羊穀和馬蹄灣是最經典,也是最俗的地方,照片漂亮純粹是自然景觀的漂亮。隻有早起晚歸冒著嚴寒風沙蹲點才能拍到至少有霞光萬丈或風花雪月的好照片。獨樹一幟的靈感不是我這種攝影小粉絲可以企盼的,有付出的艱辛才有豐碩的收獲。

波浪穀是另外一個熱門的選擇,隻是網上每天才10個簽,中簽的機率太低,無法事先計劃。得有大把時間天天去辦公室等著抽當天的10個簽,估計去幾天,總會抽到的,因為每天去抽的人也不過二三十個。

還有就是坐船遊覽鮑威爾湖,不僅可以遠眺,還可以近觀那些奇妙的岩石。更不用說隻有坐船才能到的天然石拱橋RAINBOW BRIDGE(彩虹橋)。

整個科羅拉多高原的地質景觀都十分令人扼腕,就在WAHWEAP灣附近也有HOODOOS(巫人岩柱),而且和最有名的布萊斯的不同,很奇特,值得去。隻是來回有將近15公裏,要走5個小時,一路又沒有什麽奇特風景,夏天還太熱,所以去的人不多,名氣也不大。下麵一張載自網絡,讓大家養養眼。

好了上半篇有點偏學術論文,花了我很多時間去查那些植物的種屬分類。話又說回來,互聯網還是好,如果是二十年前,估計得到美國西部個哪個大學的圖書館去查了。指望有高人指點看來隻會是個夢想,在北美會中文還是研究植物分類的專業人士就已經是鳳毛麟角,還能讀到我這篇文學城拙作,堪比買了彩票想中大獎。

這樣寫不一定討好網友,對不起了,因為這些也是寫給自己的,等老了再回頭看,會有什麽感覺?

 

參考網頁:

  1. http://intermountainbiota.org/portal/checklists/checklist.php?cl=2670&pid=21
  2. https://science.nature.nps.gov/im/units/scpn/climate/climate.cfm
  3.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592328_Climate_of_the_Central_Colorado_Plateau_Utah_and_Arizona_Characterization_and_Recent_Trend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