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who

為那無處安放的心情
正文

川西行散記(2) – 神山之上的膜拜和美麗

(2017-08-14 07:06:07) 下一個

 

藏人敬佛敬天敬山敬水。他們熱愛和崇拜大自然。在藏區,很多高山大湖被稱作神山聖湖,受藏人的仰望和朝拜。他們將廟宇修建在神山之上,將家園建在神山腳下聖水之畔,祈求佛的保佑。

(一) 觀音廟,第二個布達拉

位於阿壩州金川縣觀音橋鎮納勒神山頂的觀音廟,有第二個布達拉宮的美譽。據說這個寺廟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共傳承25代(活佛?)。1961年寺廟失火而毀,如今的觀音廟為1979年重建。屬喇嘛教紅教。廟中供奉的觀音菩薩石像尤為著名。一說是1961年廟宇失火而毀,唯獨這尊菩薩幸存。

通往山頂的盤山路雖然修好了,但路不僅窄,且外側沒有護欄,所以一路仍感山路陡峭崎嶇,我有些緊張,幾次忍不住告訴司機慢點,再慢點…… 這就是為什麽旅行社不太願意安排這裏的行程。車到了山頂我都感覺有些暈車了。這裏海拔3685米,和拉薩差不多。寺廟大門前是令人仰望的長長的一段段的高台階,每段台階中間是帶有漢白玉圍欄的寬敞的場壩,很是壯觀。高高在上的廟宇金頂紅牆,如同建在山頂的布達拉宮,讓人不由得感覺自身渺小起來,對神敬畏起來。

有藏族信眾在原地磕長頭。十年前在拉薩大昭寺前領教了藏人對於佛的無上崇拜和信仰,他們不畏今生所有的苦難和物質的貧窮,隻為來世的超脫和幸福。這種不顧一切的信仰帶給我的震撼,讓我感動至今。

IMG_1364

(觀音廟前)

寺內香火繚繞,觀音菩薩像周圍的供奉和裝飾極盡繁華和豐盛。大殿內外金碧輝煌,圍廊裏的轉經筒也比其它地方的更顯高大上。在佛麵前表達了敬意之後,我用了更多的時間徘徊在寺廟外麵,因為寺廟四周的風光太獨特,實在是讓人看不夠。

這個高山頂上的廟宇極具感染力,因為它地處開闊的山穀之上,四周大山環繞,雪山壯美,視野開闊。給人一種隻有神的力量才能開辟出如此美輪美奐的景致的感覺。對麵一側的大山坡上寫著巨大的六字箴言????????????????? (om ma ni pe me hum)…… 我這個無神論者再次感到,對神,我們不得不敬。相對映的是大殿下麵牆上白底紅字的大幅官方口號“弘揚藏傳佛教愛國愛教的光榮…… 

 IMG_1331

(從觀音廟遙看六字箴言)

天開始陰下來。怕下起雪來不好下山,我們不敢多停留,帶著對觀音廟半生不熟的認識,準備下山。一直感覺有個僧人在我們周圍注視著,這時他走過來,請求搭我們的車下山。原來如此。我們爽快地答應了。路上我請這位身著紫紅色袈裟的僧人教我們六字箴言的發音,並經他允許後,錄下他的發音。真是很有禮貌、很得體的一位僧人。他來自色達,是來觀音寺的“訪問學者”。

此次川西行的初衷是想去色達。因了那裏的風景,那裏的佛教盛況,以及那裏極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可惜當局對地處四川的色達的控製比西藏和拉薩還要嚴。持外國護照的,進藏需要辦理進藏證。我十年前去西藏就是這樣辦理的。但眼下,色達根本不讓外籍護照持有者進入。根據我們四川旅遊公司小老板說,這是因為色達的藏人對達賴喇嘛的信仰和推崇。這是當局不能容忍的。幹脆,禁止外人進入,省得給政府添亂。

去色達的設想沒有實現,卻成全了我們“另眼”看川西。因此,偶遇這個來自色達的僧人,是我們和色達最近距離的接觸了…… 

(二) 甲居藏寨,最美鄉村

412號傍晚,我們來到甘孜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境內的甲居藏寨,一個很有名氣的寨子。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鄉村古鎮”。這座以優美的姿態散落在蔥蘢飄渺的山坡上的寨子,完整地保存了嘉絨民居的基本特征。深深的山穀下是大金河,河穀對麵的大山是海拔5000米的墨爾多神山,雄渾威武。右手邊,南向遠處,重重山巒之上,是白雪皚皚的亞拉雪山,海拔有5800多公尺,巍峨壯美。

IMG_1720

(遠眺甲居藏寨)

 IMG_1594

(藏寨內典型的嘉絨民居)

藏族民居真是特別漂亮。外牆和門窗都用鮮豔的彩繪裝飾得十分生動,喜慶,很有些雕梁畫棟的效果。加上屋簷下飛舞的五彩經幡,配上藍天白雲,清爽的空氣,真是給人一種天上人間的感覺。在高原相對嚴酷的生存環境裏,藏人總是盡力把自己的家打扮得漂漂亮亮,讓我每每感覺他們對美好生活有著非同尋常的向往,對自己的家園有著不同於我們的另一種深刻的依戀和熱愛。

晚上入住一戶掛有“鄉村酒店”門牌的藏家,因為他們有“標準間”。所謂標準間,就是有兩張單人床,一個衛生間,有馬桶,洗臉池,及淋浴。房間基本是幹淨的,被告知被褥都是新換的。可是衛生間裏泛出的味卻不那麽好。想想,國內很多星級酒店都有同樣的問題,更別說一個藏家“標準間”了。忍了。然後發現沒有熱水。高原早晚的天氣還是很涼的,但沒有熱水也沒什麽大不了。就一天嘛,不洗澡就不洗澡了。然後晚上睡覺時發現,一個床上的被褥不是幹淨的。這個我忍不了。LD把幹淨床讓給我,他自己和衣而睡。除了和女主人要了一塊肥皂洗手之外,沒有和主人提任何要求或抱怨。一個藏家,改變了老式藏家的居住方式,改造出了標準間,提供了豐盛可口的飯菜,這已經是經過很大努力了。男女主人勤勞熱情,淳樸厚道,是我們這些外來人最該欣賞和體會的。

IMG_1714

(藏家“鄉村酒店”)

 晚上吃完飯,有人請一位藏人鄰居教大家跳鍋莊舞。在高原清冷的夜色中,客人主人在院子裏手舞足蹈,歡歌笑語。這才是住宿藏家民居的精華啊。

第二天早起看日出,是我盼望的。我們來到昨晚教大家跳鍋莊的那個藏族漢子家。他在一個地勢較高視野相對開闊的山坡上,專門辟出一塊平地,供遊客看日出(當然是要收錢的哦)。藏族漢子操著生硬的漢語向我們介紹他們得天獨厚的豐饒美麗的家園,介紹周圍讓人看不夠的大山群峰。

我本來就喜歡看日出日落。一個平常的日出都能讓我著迷,來到這麽個仙境般的藏寨,想象著神山之上的日出,我的喜愛早已變成神往了。高原四月的清晨,空氣清新凜冽。裹上所有能保暖的衣物,在這靜謐的大山之中,感受著大自然最真實的存在。

看著神山頂上越來越亮,太陽在衝出山頂的那一刻噴射出萬丈光芒,照亮了色彩斑斕的藏寨,照亮了周圍的群峰大山,更照亮了我的心。看完了這個日出,我心滿意足。

 IMG_1695

(日出神山)

 IMG_1585

(遙望亞拉雪山)

 from web

(甲居藏寨,網上照片)

(三) 塔公,“菩薩喜歡的地方”

出來甲居,去往塔公草原的路上,美妙的風景連連不斷。山,層巒疊嶂大氣磅礴,水,清澈秀美流光異彩,樹,嫩黃青綠造化天功。讓人不禁感歎,四川真美啊! 停下來休息的地方叫“天然盆景犛牛穀”,沒看見犛牛,“天然盆景”名副其實。藍天白雲下,青山翠穀中,燦爛陽光裏,在溫泉裏泡腳,算是個難得的“豔遇”吧。

 IMG_1791

(美麗川西)

  IMG_1912

(美麗川西)

  IMG_2470

(美麗川西)

停在塔公草原木雅金塔的廣場上看熱鬧。木雅金塔位於亞拉雪山等八座神山所環繞的中心,是多吉紮西活佛(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佐欽寺白瑪莫紮第七世轉世活佛)為紀念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讚)於此灌頂布法而於1997年修建的佛塔。據說建造時用了百十公斤的黃金。怪不得,金頂佛塔配上遠處壯美的亞拉雪山,給人以“此景隻應天上有”的視覺衝擊。廣場上的石碑標明,塔公草原,海拔3750米。“塔公”藏語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果然是佛的境地啊。

高原早春仍然天寒地冷,一對穿婚紗的新人在廣場上拍攝婚紗照,美麗“凍”人。新郎不會中文,新娘不但負責美麗,還負責同攝影師講中文同新郎講英文…… 雪山藍天白雲金塔,青春婚紗英文寒風,在川西這遙遠的塔公草原上交織在一起,給我這遠道而來的遊客一種今昔何昔不知身在何處之感。

IMG_2018

(雪山藍天白雲金塔婚紗)

塔公寺位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塔公寺也是紅牆金頂,規模不小。我們沒有進寺參觀,而是來到鎮子上一家藏人開的小飯館吃了大碗麵片,喝了酥油茶。不得不說,酥油茶,還是喝不慣。

路過塔公河瑪尼石穀,旅遊小老板特意提醒我們,這裏的石刻很有看頭。果真, 滿山遍野的石刻在河穀中延綿不斷,甚是壯觀。據說,塔公寺高僧阿聰有感於河穀沿路僧俗無數,景觀養眼,濤聲悅耳,乃佛之聖地,於是在2010年枯水季在河床巨石上鑿刻出第一幅六字箴言,成了塔公河的第一塊“水瑪尼石”。至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瑪尼石刻已經是滿山滿穀,色彩斑斕,大小不一,形態萬千。而且更高更遠更深處,可以看到更多新開發的石板,即將被賦予新的生命和存在的意義。這些石刻看似隨意卻莊嚴,散亂卻凝聚。藏族佛教信徒在這“菩薩喜歡的地方”以一種質樸執著的方式,表達他們質樸執著的宗教信仰。令我等走馬觀花者震撼,無神論者心動。

 IMG_2108

(塔公河瑪尼石穀)

從塔公草原去康定的路上,旅遊小老板帶我們去了一個他熟悉的藏人家。這是我喜歡的旅遊內容。主人不在家,小老板打電話把女主人找了回來。這家藏民的房子是典型的壘石構造,牆體很厚,窗戶不少,但都小,色彩鮮豔,除去寬寬的窗框,每扇窗戶隻有四塊小小的玻璃麵。想必是高原寒冷的氣候成就了這種建築特色吧。院子很大,一進去就看到了好幾頭犛牛,這在低海拔的地方是沒有的,於是很快樂地拍照留念。房子一側是一排柴房或牲口棚,其中一間停著一輛白色轎車,另外還有一輛拖拉機,一間裏麵是碼放整齊的幹牛糞。房子有三層, 一層好像是用來存儲飼料工具等,二樓主要是起居空間,有寬大的客廳,廚房等。三樓沒看,應該是臥室吧。

房間裏光線比較暗,看看深嵌在牆上的窗子,結合從外麵觀察到的,牆體怎麽說也得有一尺半到兩尺厚。客廳的牆壁都是用講究的木製材料做的。陽光從小玻璃窗照進來,加上裏麵的暖色調,給人溫暖的感覺。一側的窗戶上方是十世班禪的畫像,側麵,是“偉大領袖”的像。另一麵牆上是正在閱兵打造“強軍夢”的習大大像。屋子裏陳設舒適實用,以木製家具為主。中間橫梁上裝飾著五彩祥雲圖案,房柱上掛著白色哈達。女主人請大家落座,吃糖果。看到屋子裏燒著“炭”火,一旁是裝牛糞的容器。

IMG_2163

(藏族人家)

 IMG_2169

(藏族人家)

出來注意到院牆上有個大喇叭。一打聽,主人是黨員,有些管理召集責任,這是用來喊話的。一戶戶藏民都住得非常分散,這得要多大的音量,我黨的聲音才能傳播出去啊。

(折多山砑口,此行最高點

離開藏族老鄉家,我們就出發去康定城。路上翻過白雪皚皚的折多山。折多山砑口,海拔近4300米,是此行的最高點,也是LD到過的“人生”最高點啦! 山頂風大,天陰了下來,開始飄雪。山上的五彩經幡被大風吹得嘩嘩作響,四周群山在飛雪中變得朦朦朧朧,巍峨壯觀又嫵媚嬌美,如同一副天大的水墨畫在眼前鋪展開來。這360度的美景讓我流連忘返,拍照、錄像、深呼吸,實在舍不得離開。無奈,怕雪大下山不安全,我們要抓緊下山。下山路上,峰回路轉,雨雪蒙蒙。看到騎單車的旅行者在風雪中拚力向山上騎行。能有如此的毅力和勇氣的人必須是胸懷朝聖的決心啊。

 IMG_2197

(折多山砑口)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遊去遊來 回複 悄悄話 此地藏民多為祖居阿裏的雍仲苯教,也即藏傳佛教象雄教派後裔,此教派視納木錯為第一聖湖,相傳此錯曾為兩色分明的雙子湖,古圖騰聖湖有類似陰陽八卦的形象,可能受八卦圖形影響,慢慢越來越相似了,甚至還可能有彩繪工匠以訛傳訛的畫成這樣了。
玲玲wh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z4591' 的評論 : 這個陰陽八卦圖還真不清楚。既然連佛教都是外來的,藏傳佛教更是受各方影響而形成,“拿來”些什麽也不意外啦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漂亮的地方
az4591 回複 悄悄話 藏人門上還有太極陰陽圖,據我所知是道教的吧? 是不是藏傳佛教也有‘拿來主義’?
玲玲who 回複 悄悄話 藏文六字箴言????????????????? (om ma ni pe me hum)這裏顯示不出來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