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李微漪紀實小說<重返狼群>
書買回來有好一陣子,翻開看了個頭,拿起別的書後就把這“狼書”冷落了。實在是內容與我們的生活太過遙遠。直到電影<狼圖騰>出來,突然想起<重返狼群>的序是<狼圖騰>原著作者薑戎所寫。複又拿起來接著讀。這一拿起,就不那麽容易放下了。
李微漪,一個多才多藝又美麗非凡的80後成都女孩,大學主修外語,後專業作畫,因同一隻小狼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而成為作家,人稱“狼女”。
我不是個喜歡和動物親近的人。從狼女將因狼爸媽慘死於人類的貪婪和殺戮而成為孤兒的小狼崽格林從草原帶回成都的高樓裏,到她為了能激活小狼的野性使它重返血親狼族而陪同小狼回到茫茫草原,過起狼一般的生活,直至幫助小狼格林成功重返狼群,故事固然十分新奇,但我開始隻是看一個有趣而非同尋常的故事而已。而且,書中狼捕獵和撕咬獵物時的野性和殘酷的細節描寫讓我頭皮發麻,渾身發冷。覺得這個貌似柔弱的水一樣的都市女子居然能夠在大自然的殘酷環境裏風餐露宿忍饑受寒,和野狼一樣,與小狼同吃同睡,一同狩獵覓食以煥發它的狼性,不懈地尋找狼群,實在是個奇人。我有的是驚訝,佩服,欣賞和讚歎而已。
然而,當看到狼女在草原重病不起,小狼格林日夜焦慮地守候在窗前,還從地下刨出自己的寶貴“存糧”半隻野兔,甩進窗子給“媽媽”吃,我感動了;當狼女在茫茫荒野上彈盡糧絕,凍餓交加,“偷食”了格林藏起來的難得的半隻鼠兔並內疚不已,而格林識破媽媽的伎倆後,非但沒有揭穿親人的“偷盜”行為,而是佯裝不知,繼續往同一個地點埋藏獵物以“養活”親人時,我既感動又震撼;當格林重返狼群後,聽到媽媽的呼喚,再次見到媽媽,看著媽媽滿臉的淚水,它伸出舌頭輕添媽媽下巴上的淚滴,盛滿荒原的眼睛裏慢慢溢出一層淚花時,我心疼至極;當它聽到遠處同伴的呼喊,不得不轉身向狼群方向越走越遠……複又猛然掉頭,像子彈一樣衝回到媽媽麵前,喘著氣直立起來拱媽媽的手臂,當明白媽媽怕舍不得再鬆開而不敢抱它時,格林拱開媽媽手掌,把厚厚的大狼爪在媽媽的掌心一印……然後一步三回頭,用隻有自己的親人才懂得的眷戀不舍的濕潤的目光和“媽媽”做最後告別時,我終於沒有忍住淚水……
這狼不但足智多謀,聰明異常,為生存頑強拚搏,為自由寧死不屈,它還有著我們難以想象的狼性中的重情重義的愛心,同時又狼性未泯,刁鑽狡猾,貪婪凶殘,野性十足……它與狼女之間的曠世奇緣和相知相依的深深的情感,誰能不為之動容呢?再不喜歡狼的人看完這書也會對這匹草原狼產生深深的喜愛,不舍,甚至敬意。
當經曆了人類一次又一次的欺騙和殺戮,當人類的貪婪和愚昧完全打亂了草原天然的生物鏈,並將草原原本富饒豐美的乳汁榨幹了的時候,狼的智慧,狼的精神和勇敢堅韌,以及它嚴格遵守大自然食物鏈微妙規則的本能,更是讓我理解了“可怕的不是狼,而是人”的慘痛含義。如同早聽說的,大象在大自然裏沒有天敵,人類是大象的唯一天敵。
狼女的文筆細膩而大氣,生動而不造作,真實而又浪漫,滿篇滿紙都是對狼子格林的濃濃的愛憐。對她的文字,我十分欣賞。而對她非凡的勇氣和壯舉我隻能膜拜,她的堅韌和敢為天下先的人生豪邁,說走就走的自由之天性,更是我這種世俗之人所不敢想象的。她有幸在自己的人生裏有這樣一段引狼入室與狼共舞放任狼性的經曆,她不僅體驗了人類生命的風霜雨雪,也追尋了荒原上野狼生命的遙遠印跡。她的人生比我們大多都精彩,都豐富,都值得一寫,並值得我們一讀。
我還不是一個動物愛好者,但這個美麗女孩及她的狼兒子格林的故事,及書中所展現的現代人類文明社會之外那個無垠曠野上的狼群的生死存亡,給了我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那裏有荒涼孤獨酷暑嚴寒殘酷和死亡,而更多的是那種我們無法切身體驗,隻有試著咂摸體味的超乎尋常的人與狼之間的情感依戀思念心疼和無可奈何。畢竟真正的人和真正的狼屬於兩個世界。當淒厲的北風吹過,壯實的狼小夥格林找到了自己的歸屬,一個接納了它的狼群。奇人狼女完成了自己的心願,讓自己的狼子回到了屬於它自己的天地間去……
雖有無盡的不舍和擔憂……狼女和小狼格林隻有守住心中的不舍和思念,相望於江湖……
(作者和她的小狼格林)
(作者和她的小狼格林)
2015年3月
謝謝! 回過來再看"狼圖騰":)
用心,就懂。謝謝!
同感!
謝謝你!
隨書附贈一個光盤,裏麵有不少小狼和狼女的真實生活片斷和照片。我判斷,故事的大框架和主要事件都是真實的,有些具體故事應該是有戲劇化和誇張的成分。光盤裏有一段買羊殺羊的鏡頭,羊血流出來,看到狼女用手直接接著喝的鏡頭。看得我胃裏翻江倒海的惡心。所以,書中那些恐怖的描寫根本不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