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工程其實算不上是爛尾樓
作者:徐令予
從2017年起,中國建設了“京滬量子通信幹線”、“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一期”工程、“武合量子通信幹線”,這些都是國家級量子通信工程,通信網絡的總長度超過一萬公裏。這些工程項目長年來沒有付費客戶、沒有經濟收益,沒有社會效益,成了極為罕見的三無工程。
量子通信工程中的錯誤性質和危害程度都遠比爛尾樓嚴重得多!這種三無工程是沒有資格稱為爛尾樓的,把量子通信工程歸於爛尾樓,爛尾樓們都不會答應的。
什麽是爛尾樓工程?可能也找不到統一的標準和定義。這些年來,“爛尾工程何其多,千姿百態各不同。”下麵這張圖片匯集了近年來的各種爛尾樓工程,還把它們拚湊成了一個獎杯,真不知要把這個獎杯獻給誰。
先看“退林還耕”,嚴格來說這不能算是一種工程項目,它隻是國家推行的農林發展規劃。退林還耕的出發點也無大錯,本身也沒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各地政府在執行時可能措施簡單生硬,在某些方麵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從長遠和總體來看,“退林還耕”的得失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這和量子通信工程完全不能比,量子通信是確定的工程項目,成敗得失是有明確的工程指標的,目前全國各地的量子通信工程毫無疑問全部失敗,無一例外。
再看“區塊鏈”,這與量子通信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有對新技術盲目跟風和炒作之嫌。但是“區塊鏈”與量子通信不一樣,它沒有像後者那樣忽悠中央政府投資建設國家級工程項目,區塊鏈項目都是一些企業自主研發項目,影響麵極其有限。從事區塊鏈的科研機構和大學中缺少了像中科大那幾個大師級人物,謝天謝地,沒有那些人興風作浪至少避免了滅頂之災。
“港珠澳大橋”項目與量子通信之間也許最具可比性,它們都是國家級的正規工程建設項目,完工日期都在2018年前後,而且那時均受到政府媒體的大力追捧。耗資千億的港珠澳大橋,車流量卻寥寥可數。大橋的使用年限也就120年,按照目前流量靠過橋費最多隻能收回幾十億元左右,毫無疑問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但即便如此,港珠澳大橋比量子通信項目還是好太多,大橋上每天至少還是有幾千輛汽車通行,車主都是自願付費的,大橋建成後也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這無疑會帶來間接的社會效益。反觀量子通信幹線上沒有客戶,也沒有一毛錢的進帳,更沒有絲毫間接的社會效益,量子通信就是一個徹底失敗的工程項目。
量子通信工程不隻是結果的失敗,而是工程全過程的違規和失敗:
一般來說,造成爛尾樓的原因大多是對工程難度估計不足,或者是開工後發生了不可抗拒的客觀原因,而不是故意造假;爛尾樓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而並非一無是處。這類工程項目的典型代表有“港珠澳大橋”、“十萬億芯片工程”、西部地區高鐵項目等等。但是量子通信從工程啟動、施工過程和交付使用的各個環節嚴重違背工程建設的各項法規條例。量子通信工程推動者明知“可信中繼站”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仍強行啟動工程;“京滬量子幹線”完工後沒有客戶沒有收益失敗已成定局,但他們仍不收手,繼續推動後續數條跨省量子通信幹線項目,這就更不是判斷失誤可以解釋的了。因此量子通信工程根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爛尾樓!
量子通信工程失敗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能並不算太高,但是它對國家的網絡安全、金融市場穩定和公眾思想意識產生了極壞的影響,量子通信工程的危害性罄竹難書!
雖然爛尾樓工程這些年並不少見,但是作為國家級重點工程,像量子通信這樣嚴重造假、多處違規、毫無收益、徹底失敗的例子實屬罕見!它的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爛尾樓的範疇。量子通信工程沒被紀錄於爛尾樓的獎杯上有其道理,多數爛尾樓工程是不屑與量子通信為伍的。如果說,絕大多數爛尾樓工程尚屬民事糾紛,量子通信工程已經越過紅線靠近刑事案件了,曆史最終會對此作出公正判決。不信抬頭看,蒼天又曾饒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