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予博客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個人資料
正文

新冠滅活疫苗無效與量子通信工程爛尾

(2024-05-04 17:53:32) 下一個

本是同根生 結果何相似 ——新冠滅活疫苗無效與量子通信工程爛尾

徐令予  撰文

2024年3月,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院長田偉被抓,一個月後,緊接著國藥集團老總楊????明落馬。田偉和楊????明都是官場上的權臣、學界裏的明星,商戰中梟雄。他們是典型的官學商三位一體,這些年來可以說是呼風喚雨、不可一世,與中科大的潘建偉有得一拚。這些被權力吹漲起來的泡沫最終被權力刺破,真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田偉院長因“貪汙”被抓,據說抓的時候這位工程院院士大小便失禁,紀監委在他家搜了6個多小時,搜出現金、債券、存折等共計3-4個億!在醫療領域這個圈子中,非法收入近4個億的可以算得上是一條“大魚”了。但是在其它圈子中,比這更大更貪的魚有的是,它們至今還優哉遊哉不亦樂乎。不信請看看量子通信工程這個圈子吧。

2016年12月16日,在中國科技大學科大國盾第一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上,潘建偉以130元/股,轉讓了持有的270萬股股份,股權轉讓款為3.51億元。扣除所得稅後,潘建偉套現獲利2.808億元。

2018年6月,潘建偉等人又把手裏的一部分股票轉讓給其他人和公司,轉讓價格均為167元每股。其中,潘建偉轉讓160萬股,數量最多。扣除所得稅,又套現獲利2.1376億元。

在不到二年時間裏,潘院士減持股權將5億元了收入囊中。為了看清這筆巨額收入背後的腐敗真相,有必要把量子通信工程化進程中的重大事件作出疏理,然後把套現的時間點嵌入到這個進程中,一切便昭然若揭了。

  • 2009年5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起組建成立了安徽量子通信有限公司(簡稱“安徽量子”),上市前,第一大股東是中科大,占比18.00%;第二大股東就是潘建偉,占比11.01%;第三大股東是中科院占比7.60%;此外還有彭承誌、陳增兵等人;
  • 2013年,國家發改委批複立項了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量子幹線”,全長2032公裏,總投資5.6億元;
  • 2015年9月10日,”安徽量子”改名為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國盾”);
  • 2016年12月16日,潘建偉套現2.808億元;
  • 2017年9月29日,“京滬量子幹線”正式開通;
  • 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批複建設的“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以下簡稱:量子通信一期工程),建設京漢、漢廣、滬合3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總裏程約3800公裏,計劃建設周期是36個月;
  • 2018年6月,潘建偉又套現2.1376億元;
  • 2022年12月,量子通信一期工程項目完成工程建設及驗收。

從以上時間序列中可以明顯看出:潘院士每次減持套現都與國家級工程項目緊密相關,第一次套現發生在“京滬量子幹線”完工之前,第二次套現發生在“量子通信一期工程”完工之前。請注意,潘院士就是這兩個國家級工程項目的組織者和主要推手,而科大國盾量子公司就是這兩個國家級工程項目關鍵設備的唯一供應商,潘院士又是科大國盾的大股東,這裏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

潘院士推動國家級量子通信工程—>工程項目不通過招標采購科大國盾公司設備—>從而推高科大國盾公司的市值—>項目完工前公司主要股東減持股權套現獲利—>工程項目爛尾、科大國盾公司連年虧損、國資入主接盤、最後全民買單

為什麽在項目完工前趕緊大量出售股權?因為潘院士心裏比誰都明白,這些工程項目沒有用戶,毫無經濟價值,這些工程日後的運營維護費用都沒有出處,資金鏈斷裂是遲早的事情,虛高的公司市值一定無法長期維持,所以高位出售股權落袋為安就是最精明的算計。

潘院士出售科大國盾量子股權套現所得近5億元,他獲得這些股權的成本又是多少呢?一般來說這類公司的創始人的股權可以靠技術入股或投資方長期無息貸款獲得,無論通過哪種花式玩法他們獲得這些股權的成本幾乎是零,所以潘院士套現所得的這5億元基本上就是純收益!但是潘院士一手策劃和極力推動的量子通信工程項目的收益始終為零,原來這些國家應得的收益通過量子傳輸都轉送到了潘院士和他的幾個夥計腰包裏麵了,量子傳輸的神奇功能真的不能不服!

上述有關股權獲得成本的分析和判斷是有旁證的,一件令人驚訝的“錘殺科學家”案件把科大國盾公司的神秘麵紗撕開了一道口子。[1]

就在京滬量子通信幹線即將開通時候,科大國盾公司內部爆發了激烈的利益衝突。2017年8月底,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員鄭韶輝本人及授意他人以匿名電話、短信的形式威脅潘建偉之妻樓某某,稱要用榔頭敲死其兒子和女兒,還說要“錘殺”潘團隊中的骨幹成員彭????誌。於是彭承誌報案,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雙方矛盾激化的焦點當然就是錢,公司的技術和管理團隊的入股資金是通過向投資基金借款獲得,但公司高層某些人卻搶先減持股權套現,使得基金方無法向自己的客戶交代。

據投資方代表鄭韶輝披露,2014年12月彭承誌忽然向他提出借款要求,並以此作為入股前提條件。“彭承誌提出通過主動降低增資價格方式,將雲鴻投資原本需要付出1.225億元資金才能獲得的245萬股,以9016萬元拿到。”鄭韶輝介紹,“多出來的3234萬元則以長期無息貸款的方式分別借給彭承誌團隊三人。之後這三人再以6.5元/股的價格先行對科大國盾增資,獲得498萬股的股份。”

請注意,即使是到了2014年這幾個科大國盾大佬增資的每股成本僅6.5元/股,而且這些錢還是投資方長期無息借給他們的,最後他們連這點錢都沒有還給投資方。投資方其實也沒有真的打算要收回這筆貸款,他們隻是希望科大的幾個大佬遵守承諾先把公司的業績做上去,不要著急套現。這大概就是雙方發生爭執的導火線。

2018年9月14日,因短信威脅恐嚇“量子之父”潘建偉的妻子樓小青,鄭韶輝涉嫌尋釁滋事罪一案,在安徽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該案的審理和判決到至今仍是“剪不斷、理還亂”,內中一定有許多不能讓外人所知的秘密。從這起離奇的“錘殺科學家”案件中,作為局外人唯一能感知的就是,中科大的一些量子大佬們的吃相實在太難看了!

從非法所得的數量來看,潘院士遠超田院士,從腐敗造成的後果來看,潘院士的問題更為惡劣得多。當今人們在議論腐敗事件時,往往隻盯著貪了多少個億,卻忽略了腐敗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殊不知,有得必有失,非法所得就必定造成不該有的損失,而且有時損失會遠超所得,所以有些腐敗更可惡、更令人憤慨!

田院士非法所得4億元,無非就是吃回扣和收紅包,總體造成他人經濟損失不會超過4億太多。而且在這些年裏,相信他在醫院也做了些實事,也醫治了一些病人。但潘院士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到目前為止科大國盾公司完全靠政府工程項目和財政補貼生存,而這些工程項目全部爛尾,沒有任何收益。潘院士套現獲利5億元,造成國家的經濟損失至少是幾十個億!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潘院士不遺餘力地散布虛假信息,極力推動量子通信工程化,結果是一無所成,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幾十個億,而間接損失尤為嚴重。過去的十多年是對抗量子計算機威脅,提升密碼通信安全的關鍵時刻,世界各國積極推動後量子密碼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事實已經證明,以數學軟件為基礎的量子密碼技術是唯一正確有效的技術方案,而量子通信這種落後的硬件技術是完全沒有前途的失敗的方案。但是在潘院士的引導下中國在量子通信這個錯誤道路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錯過了寶貴的機會,這個損失遠超幾十個億!

量子通信工程沒有付費用戶、沒有任何收益,國家的投資連本帶利一分錢也收不回,卻還在繼續支付量子通信幹線的運營維護費用,還要每年好幾千萬給年年虧損的科大國盾公司輸血,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裏麵的貓膩真的說不清。量子通信幹線每30多公裏就需要一個“可信中繼站”,這上萬公裏的量子通信幹線至少有300多個需人值守的中繼站。這些中繼站的好差使又落在了哪些人身上,裏麵的腐敗可能隻有天知道。

量子通信在理論上不是絕對安全的,它的實際安全性低於傳統密碼。從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來看,量子通信根本不具備工程立項的基本條件,中國實施的量子通信工程完全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原則,它本身就是權力腐敗的產物。量子通信工程開始於腐敗,最終以腐敗而結束。

潘院士為中國的大地上增添了上萬公裏的爛尾通信幹線,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自己卻套現獲利5個億,性質如此惡劣的工程腐敗建國以來從未有過,開創了曆史紀錄。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官學商三位一體的潘院士至今逍遙法外,而批評質疑量子通信工程仍受全麵壓製封殺。由此可知,沒有完善、完全、完整、健全、健康的全場經濟,沒有法治的選擇性反腐,結果隻能是越反越腐敗。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70448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