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予博客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個人資料
正文

數據揭示,科學界的“標題黨”也越來越盛行了

(2021-06-22 13:11:24) 下一個

數據揭示,科學界的“標題黨”也越來越盛行了

作者:徐令予

最近的研究表明科學進展從總體來看正在降速並趨於停滯。在今年三月份發表的“創意越來越難找到?”論文中[1],四位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的Nicholas Bloom、Charles Jones、Michael Webb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John Van Reenen)聲稱:“來自各行各業、各種公司和各種產品的大量證據表明,科研工作的大量投入,換來的卻是研究成效的急劇下降。”

隨著研究人員數量的增長,研究結果的產出效率正在下降。這是四位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的Nicholas Bloom、Charles Jones、Michael Webb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John Van Reenen)在“創意越來越難找到?”一文中的圖表。

論文作者舉了一個反直覺的例子,他們借用摩爾定律的形式指出:“要實現每兩年計算機芯片密度翻番,現在所需要的科研人員數量比20世紀70年代早期要多18倍”。 研究發現在農業和醫藥科研領域也有相同的趨勢。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研究的投入越來越多,但是挽救的生命數量卻越來越少。

還有論文指出,“自從1950年以來,每十億美元研發費用產生的新藥數量大約每9年就減半”。作者Jack Scannell和另外三位英國投資分析師稱這一趨勢為“Eroom's Law”,Eroom是Moore的反寫,即摩爾定律翻轉了[2]。

自從1950年以來,研究費用每十億美元FDA批準的藥物數量正在急劇下降。這是“診斷藥物研發效率下降”圖表的2012年更新版本。圖片來自Jack W.Scannell

今日的科學家時運不濟,隨著資金趨於緊張甚至下降,對於科研經費和榮譽的爭奪日趨激烈。麵對挑戰,許多科研人員隻能更積極地宣傳他們自己的工作,有時甚至逾越了紅線。

三位荷蘭生物醫學專家開展的一項新的研究引人關注。他們檢查了1974年至2014年的生物醫學數據庫(PubMed)中所有論文的摘要,搜索25個正麵肯定詞匯的使用頻率,這些詞匯包括諸如“驚人”、“獨特”、“前所未有”等等。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3],其結論如下。

“使用積極和肯定的詞匯的頻率從2.0%(1974-80)增加到17.5%(2014),四十年來這些詞匯的使用頻率相對增長了880%。在這25個積極詞匯中間,每一個使用頻率都有增加,無一例外。特別是“強健”、“新穎”、“創新”和“前所未有”等詞匯,其使用頻率的增長比例竟然達到2500%至15000%!這種情況在具有高影響因子的某些期刊略有收斂,而隸屬於非英語國家的論文作者使用了更多的積極詞匯。”

荷蘭研究人員編製的圖片顯示,在過去40年來發表的生物醫學論文的摘要中,使用積極和肯定的詞匯的頻率從2.0%(1974-80)增加到17.5%(2014),見圖左上。而使用中性、負麵或其它詞匯的頻率幾乎不變。圖中綠線代表書藉,紅線代表高影響因子雜誌,藍線代表所有文章的總體表現。

 

PubMed在1975年至2014年期間使用的24個單獨的肯定詞的相對頻率。特別是“強健”、“新穎”、“創新”和“前所未有”等詞匯,其使用頻率幾乎呈指數形增長!

這三位荷蘭作者們的研究結果與流行病學家(John Ioannidis)的發現吻合,2005年,Ioannidis在他的一篇重磅文章中寫道:“大多數已發表的研究成果是錯誤的。”[4] Ioannidis認為,研究人員之間的競爭加劇導致實驗重複率降低和結果被誇大,雖然其中大多數也不是主觀上徹頭徹尾的欺詐行為。

荷蘭研究人員認為:雖然科研人員可能越來越習慣誇張的寫作風格,並更加熱衷於科研的結果,但更可能的解釋是:科學家可能認為科研的結果及其影響必須誇大和強調才有可能發表。誇大科研成果的做法令人擔憂,適者生存的環境會重塑科研人員的品質:最善於出售其成果的人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現在到了推進新的學術文化的時候了,我們應該獎勵質量而不是數量,並且應鼓勵研究人員實事求是和尊重客觀事實。

改革學術文化也不隻是科學界的內部問題,樹欲靜而風不止,外部環境也非得清理整頓不可。媒體常常是急躁浮誇的風源地。前幾天,某醫學公眾號推出文章《重磅!美國癌症疫苗研發成功,徹底根治率達97%》,嚇人一跳。文章依據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篇論文,提到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將研製的免疫刺激劑注入患癌症的小鼠腫瘤內,刺激其T細胞激活,從而達到根治腫瘤的效果,實際就是一種免疫療法。90隻帶病老鼠實驗,87隻有效,97%成功率。

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動物實驗有效,不等於在人身上都能有效,絕大部分的動物實驗用在人身上都沒有取得滿意的結果。論文本身沒有錯,“這項成果,讓人類看到了徹底擊敗癌症的新曙光”。但僅僅是曙光而已。媒體在報道這樣一篇科學文獻時卻做了回“標題黨”,不知又有多少人被誤導?

媒體對“量子通信”工程的宣傳報導更為失實誤導。目前的“量子通信”工程根本就不是新的通信技術,它也不是完整全新的密碼技術。保證通信安全的密碼技術是一個複雜的綜合性係統,它包括了加密解密、密鑰分發、身份認證、數字簽名等多種功能。量子通信僅僅為密碼係統中的一種子功能“密鑰分發”提供一種新的選項。把量子密鑰分發(QKD: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稱作量子通信,極度誇大了量子密鑰分發技術的地位和價值,這本質上就是“標題黨”行為。

所謂量子通信能夠保證通信的絕對安全更是無稽之談。量子密鑰分發最多也隻能保證密鑰分發的絕對安全,密鑰分發的絕對安全不能保證整個密碼係統的絕對安全,而密碼係統的絕對安全隻能保證通信的信道安全,它不能保證整個通信係統的安全。而且還必須指出QKD的密鑰分發絕對安全性目前僅停留在理論上,企圖逼近理論極限,在工程實施中往往是難於上青天,而建設和運行成本常常會壓垮用戶的承受力。事實上目前的京滬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都遠不如傳統密鑰分發技術。認為量子密鑰分發工程可以保證通信絕對安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量子通信”與“量子襪子”、“量子小鎮”都是“製造“懸疑新聞”的產物,均可歸屬“標題黨”。它們是五十步笑百步,不對,應該是百步笑五十步。因為“量子襪子”的那雙襪子至少還是可穿的,“量子小鎮”的那個小鎮也還是可住人的,但是“量子通信”是不能用來通信的,也不能增加通信安全的。

主流媒體在宣傳報道所謂的“量子通信”上應該嚴肅認真、實事求是。正式場合應該一律使用“量子密鑰分發”,盡量不用“量子通信”或加上引號。有關量子密鑰分發的意義和用途的科學表述應該是:量子密鑰分發隻能保證對稱密鑰分發的絕對安全,而且這種保證目前還停留在理論上。對稱密鑰分發是傳統密碼係統的一個子功能,長期以來擔當這個子功能的公鑰密碼在可預見未來都是足夠安全的[5],更為可靠安全的後量子時代公鑰密碼正在研發之中。量子密鑰分發僅是對稱密鑰分發技術的未來選項之一,密碼係統未來會采用何種密鑰分發技術最終將由技術的先進性、用戶體驗和經濟效益來決定。

媒體是社會的良心。“標題黨”妨礙了傳播公正,誤導了公眾的價值判斷,是精神世界的霧霾,堪稱“全民公敵”。拒絕成為“標題黨”,避免社會混亂與人心顛覆,媒體工作者責無旁貸。

希望我們的媒體向傳統回歸向古人學習。我們的古人實在太牛了,他們對於標題黨從來不屑一顧的。李商隱留下的千古絕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它們都來自取名為“無題”的詩篇。在“無題”這個最為平談簡樸的題目背後,詩人字字珠璣、妙筆生花,創造出夢幻之景、天籟之音,遂獨絕千古。

科學和藝術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作品內容為王,作品的內容和價值遠勝標題和包裝。現代人卻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心思全放在怎樣把蒼白庸俗的作品外麵加上金光閃爍的標題,於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現代人自以為是,其實與我們的古人相比,真拿不出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傳承萬世。

參考文獻

[1]web.stanford.edu/~chadj

[2]Moore’s Law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3]bmj.com/content/351/bmj

[4] “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 ncbi.nlm.nih.gov/pmc/ar

[5] 量子密碼工程建設還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guancha.cn/XuLingyu/2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