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予博客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個人資料
正文

夜深忽夢少年時 (8)夢升起的地方

(2021-01-19 20:41:57) 下一個
夜深忽夢少年事 (8) 夢升起的地方

蘇州老家房間的牆上有一塊日曆掛牌,是一塊尺寸略大於期刊雜誌的金屬片,金屬表麵噴塗了彩色的漆畫,顏色鮮豔、圖畫逼真,估計是來自上海洋行的舶來品。畫麵是一艘西洋的三桅帆船,鼓足了風的大大小小的船帆飛揚起來,劈波斬浪駛向大海。這塊日曆牌就掛在我的床頭,早上它迎著我醒來,晚上它伴著我入夢。

寒冬的早上隻要不上學,醒來後讓我在床上吃過早飯,又鑽進被窩;兒時生了病,也沒什麽醫療和藥品,大多也就是躺在床上靜養而已。我曾經常常就這樣躺在床上,久久看著畫中的那條三桅船“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那是一個沒有電視、電話、電腦和收音機的時代,那是一個物質貧乏、生活無聊的時代,但又是一個想像力豐富多彩的時代。我最早想坐這艘船去洞庭東山,去探望我的福珍阿姨,又想開船去上海見家人(我的父母在我五年級時搬去了上海,留外婆和我在蘇州)。後來聽大人們告訴我,去東山的船隻能是行駛在後河上的那種小船,去上海也不需這樣的三桅帆船。“那麽造這樣的船有什麽用?”我問,“那種船是用來從上海開往外國的。”父親告訴我。

從此我一看到這幅畫,想到的就是外國,外國是什麽?外國有多遠這些問題一直伴隨著我的生長,經常幻想跟著帆船漂洋過海去看看外麵的世界究竟有多精彩。也許我最終會早早地走出國門,如今又熱衷於在全世界漂泊,全是起源於兒時掛在我床頭的日曆掛牌上的這艘三桅帆船。我想人的命運常常很早就有預兆的,隻是凡人肉眼很難參透而已。

升入五年級,劉老師當了我們的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後,我對外麵世界的知識和興趣與時俱進。劉老師不僅為我們講述了許多我聞所未聞的蘇聯的故事,他還為我辦妥去圖書館閱讀的一應手續。這一個小圖書館距學校很近,放學後我常去那裏,書不能借回家,但可以在閱覽室借讀,這在當時實為很不差的待遇了。那時館中有不少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譯作,記得最多的就是什麽“烏克蘭童話故事”、“白俄羅斯童話故事”、“哈薩克斯坦童話故事”等等,館內藏書並不多,適合兒童閱讀的更少,很快這些“某某童話故事”被我掃了一遍都不止,發現其實故事均屬雷同,可見“山寨”之術源遠流長,決非今日之首創。

除了童話故事外,圖書館中還有一些介紹蘇聯和蘇聯一些加盟共和國曆史、地理和人文風俗的讀物。其中有一本介紹蘇聯拉脫維亞首都裏加的書,印象最為深刻。書本中的照片和插圖中展示了一座歐洲名城,城中風格各異的大理石建築的大廈,神奇的尖頂教堂,城市中行駛的電車,高聳大樓裏的電梯,街道上的救火車和穿著製服的消防隊員,這一切對我是如此地神秘和陌生,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我恍然大悟,這一定就是那三桅船要去的“外國”,到後來才知道,裏加是可以和巴黎、維也納齊名的世界一流大都會。在幾乎不見一本西方報刊書籍的閉關鎖國、十分封閉的五十年代的蘇州,還是一個孩子的我,未經成人任何指點,竟能挑選出這本介紹“裏加城市”的書本,並對之愛不釋手,應該有性格上的原因,我與西方文化的緣份從那時就開始了。本性上不安份,希望走出去看看精彩的外麵世界的夢就從這裏升起。

少年確是多夢的年代,除了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和響望之外,我又漸漸癡迷上了科學與技術,其原因可能先是看了父親為我弄來的幾期舊的“科學畫報”,後來又受了五年級開始的勞工課的影響。在完成了勞工課規定的作業後,又在劉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利用學校為老師提供的材料,製作了一部拖拉機模型和一隻蒸汽機工作原理示範模型。

在成功地完成這些模型製作後,我決定要自製一隻玩具型直流電動機。劉老師為我提供了不少稀缺的材料,我還看了一些科普書籍,但仍有許多細節不詳。那時的蘇州城裏,隻有在人民路上最大的三層樓的百貨公司的玩具櫃枱裏有一隻小電動機,我不止一次步行去那裏,隔著櫃抬玻璃反複規察這隻小電動機,務求弄清它的結構細節。

其實當時的我無論從知識麵和財力上都不足以獨立完成該項工程。記得我把這隻勉強拚湊而成的電動機模型帶進教室中,又向學校門房的校工借來了手電筒的一節幹電池,在通電前許多同學躲得遠遠地,但又不願離開教室,在眾人好奇和緊張的關注下,我接通了電線,可最後什麽也沒有發生。這次的失敗卻絲毫沒有影響我日後投入到一項又一項更難更大的工程的決心和信心,我與電氣世界的不解之緣也由此而始。

經曆過這起電動機項目的失敗後,我深恨自己的無知,也對小學的課堂教學十分不滿,自然就產生了想去看看中學究竟在教些什麽的衝動。老家的斜對麵就是蘇州市六中,試探了幾次,終於候到一個機會,在學校上課時溜了進去。在一個教室邊上,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觀察位置,但見黑板上畫著一個三角形,三角形裏麵還有一個圓,邊上都是些我不認識的符號,於我無異於天書。於是在小學快畢業一段日子裏我一直有些擔心,擔心自己進了中學能不能讀得下去。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那份擔心卻是完全多餘的,幾何和代數從來就從來沒有難倒過我。

我的成長和我的夢與少年先鋒隊密切有關。劉老師擔任我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後,在他的帶領下,我校剛成立不久的少先隊組織有了很大的進步,少先隊的活動也步上正軌。在他擔任輔導員後我們隊部才添置了洋銅鼓、小號和火炬。記得那年的六一兒童節,第一次舉行了少先隊入場儀式,由護旗手護著隊旗入場,其後是敲著鼓奏著樂的鼓號隊,再下來就是一隊隊排著整齊隊伍係著紅領巾的少先隊隊員,精神抖擻地踏著隊歌的旋律進場。入場完畢後,全體隊員伴著鼓樂集體高唱少年先鋒隊隊歌[1]。站在隊伍前麵的我已是兩條杠的中隊學習委員,敬著隊禮唱著隊歌的我當時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鬥!

 

[1]中國少年先鋒隊,曆史上曾有兩首隊歌。1949年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前身“中國少年兒童隊”誕生。1950年4月,由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的《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被定為少兒隊隊歌。1953年6月27日,由於“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少兒隊隊歌也同步更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1978年10月27日,由周鬱輝作詞,寄明作曲,1961年公映的故事片《英雄小八路》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現在的這首隊歌旋律高亢,充滿革命激情,於1980年被評為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但我還是更喜歡陪著我們一起生長的第一首隊歌,它的曲調更優美抒情,更似兒童心中自然流淌出來的歌聲。整首歌曲相當的優美、流暢,好唱好記,歌詞通俗淺顯,不長不短,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幾十年過去了,歌聲仍時時縈繞在我的耳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