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色清真寺出來,向東北方向步行幾分鍾就到達托普卡帕故宮。這座土耳其的故宮與北京故宮建於相同的年代,在曆史午台上扮演著相似的角色,最後的歸宿也幾乎一樣。托普卡帕故宮建成於1478年 (北京故宮,1420年);這裏是奧斯曼帝國[1] 25 位蘇丹寢住過的宮殿 (北京故宮,明清二代共二十四位皇帝);托普卡帕故宮佔地麵積為七十萬平方米(北京故宮,七十二萬平方米);奧斯曼帝國在1921年滅亡,1924年4月3日,托普卡帕宮變成帝國時代的博物館(北京故宮,1911年)。這兩個故宮竟然有著如此驚人的一致性,怪不得西方人稱奧斯曼帝國為西亞病夫,稱清皇朝是東亞病夫。
托普卡帕故宮模型
托普卡帕故宮入口
皇宮觀景台遠眺:右前方為廣闊的馬爾馬拉海(地中海的東北角),左前方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入口處
下麵我將指出這兩個故宮的一些區別:
托普卡帕故宮在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爾的歐洲部分、黃金角海灣南岸一個叫“皇宮鼻”的小山崗上。“皇宮鼻”像一小半島伸入海中,右前方為廣闊的馬爾馬拉海(地中海的東北角),左前方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入口處,景色綺麗,地理位置要優於北京故宮。
托普卡帕故宮由於各個時代根據新的需要不斷增添一些新的建築,因此它的建築風格並不一致,比北京故宮差至甚遠。然而,這卻使得我們能夠在托普卡帕宮裏,追蹤從15世紀一直到19世紀中期的奧斯曼建築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看出,15世紀到17世紀的奧斯曼建築相對簡單樸素,而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則相對複雜,在宮殿外觀和內部裝飾上都是如此。
托普卡帕皇宮裏有各類用途的建築,其外觀造型和內部設計都滲透著濃厚的伊斯蘭教文化,有圓頂清真寺之類的建築,也有尖頂碑狀之類的建築。建材都為大理石,內裝修使用許多伊茲尼克的藍磁磚。較之北京故宮似乎高出一籌。
托普卡帕宮裏的一個特色是浴室和廁所,據說整座王宮一共有48間浴室和8間廁所。專供蘇丹和太後享用的浴室就更是講究,上等大理石築成的盥洗池和鑲金的龍頭顯示了當時的奢華,擋在浴池前的金色柵欄則是為了避免蘇丹或者太後在沐浴中被襲擊。
托普卡帕故宮的文物收藏極為豐富,展示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均不輸於歐洲任何一個皇宮。最為特出的是館內收藏有 2 萬多件來自中國宋、元、明、清時代的瓷器,其中有一隻白底藍花明朝燒製的瓷碗,上麵有蘇東坡《赤壁賦》的全文及蘇東坡遊赤壁的中國畫。還有一套中國青花餐具,是世上少見的 16 世紀珍品,據說用這套瓷器進餐,如遇有毒物,餐具會立即改變顏色。陳列館中還有色彩醒目、造型美觀的元末明初的大碟、大缽,有南宋到元明時代出產的各種類型的青瓷。但是這裏缺少年代久遠的文物,而且許多展品出自外來文明,說白了,許多珍寶是搶劫來的。在這一點上北京故宮要大氣得多,幾乎所有展品都是中華文明土壤上生長出來的瑰寶,足以傲示全球。
蘇丹寢宮裏的會客室
宮廷的內裝飾,色彩斑斕的花窗玻璃
皇宮珍寶展示
後宮是景區又一大熱點,需另購門票方能入內。奧斯曼帝國的宦官基本全是黑奴,大多來源於戰俘和奴隸市場。據說這樣就算是有冒充、或去勢未盡的宦官,萬一寵妃們和他們有染,那生下的孩子從膚色上就可輕易鑒別出來。帝國後宮的妃子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部分不是奧斯曼帝國貴族之後,多為女奴。奧斯曼帝國後宮的妃子實際上就是受寵的女奴,但無論如何受寵始終沒有名分,隻是受寵之後有了獨立的房間和奴仆。隻有兒子成為蘇丹的女奴才能晉升為太後,成為後宮的真正主人。無疑,所有國家皇位的爭奪都是慘烈的,不過,中國人推崇儒家,失敗的皇子還有生存的可能;而奧斯曼帝國不是長子繼承製,每一位王子都有成為蘇丹的可能,同時新登基的蘇丹可處死其它王子(至少是軟禁)。我確信,如果拍攝一部托普卡帕故宮的甄嬛傳,那一定更精彩、更賣座。
托普卡帕的後宮
最近幾個星期裏,烏克蘭和克裏米亞成了世界新聞的熱點,讓我也來湊個熱鬧,添加一段奧斯曼帝國與克裏米亞的故事。五百多年前,克裏米亞汗國曆代的汗都要加強對伏爾加河流域的控製,因此經常發動對南歐草原上各個斯拉夫部落和公國的討伐。同時伴隨討伐的還有獵奴活動,這還逐漸發展成一門延續數百年的興旺生意。
這些彪悍的韃靼騎兵,經常深入東歐大草原,捕捉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人並賣給土耳其人為奴,他們是奧斯曼帝國最“出色”的奴隸販子。汗國的城市卡法(因商業繁榮而號稱小君士坦丁堡,今費奧多西亞市)成為最著名的奴隸貿易市場。自克裏米亞汗國建立後的200多年中,克裏米亞韃靼人共販賣了三百多萬白奴,僅位於巴勒斯坦的雅法港一地,作為轉口貿易港,平均每年都有1萬多白奴的“吞吐量”。
這些白奴中最著名的一位,也許是奧斯曼巔峰時代的蘇丹蘇萊曼大帝的妻子洛克塞拉娜王後。據說她本是利沃夫附近一個烏克蘭神父的女兒,有著白皙的皮膚和一頭紅發,被韃靼人搶走後轉手賣給蘇丹。按照奧斯曼的傳統,蘇丹像占有財產一樣擁有數百女人,但不與任何一個結婚。可憐的女人們居住在監獄一樣的閨房中,隻有被閹割的非洲黑人奴仆為伴。
洛克塞拉娜最初在後宮中的地位很低,但是,聰明絕頂的她絕非本分的普通女奴,很快設法吸引了蘇丹的注意,並完全迷住了他。蘇丹從第一次見到她起,就再也不願與其他女人睡覺。洛克塞拉娜還讓蘇萊曼做了一件此前幾個世紀的蘇丹從來不做的事情:正式娶洛克塞拉娜為妻。一名外族女奴一躍變為尊貴的皇後,聽起來像是《甄嬛傳》一樣的勵誌故事。
但洛克塞拉娜留給曆史的遠不僅於此,她善於玩弄權術,積極幹預政治,借蘇丹之手設法幹掉了一個個政敵,取得巨大的權勢,開啟了奧斯曼帝國曆史上後宮幹政的先例,土耳其人因此稱她為“許蕾姆蘇丹”。她還設計除掉蘇萊曼精明能幹的長子,讓自己親生的兒子成為繼承人,這就是蘇丹塞利姆二世,在這個酒鬼及其同樣昏聵的子孫統治下,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1571年,基督教聯軍在勒班陀海戰中打敗土耳其艦隊,從此奧斯曼帝國再也無力威脅西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克裏米亞人賣給蘇丹的這個女奴,改變了曆史的軌跡。
春天的陽光下托普卡帕宮中花園裏的紫羅蘭和鬱金香盛開,它們都是花中的貴族,種植在皇家花園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花園望過去姹紫嫣紅、濃豔高雅,空氣中充滿了紫羅蘭濃鬱的芳香,至今記憶猶新。
[1]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突厥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1453年,21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不到兩年,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鏖戰53天,終於5月29日攻克,並遷都於此,拜占庭帝國滅亡。穆罕默德二世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北蘇丹與也門,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
蘇萊曼一世逝世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張逐漸放緩。西歐海事力量的增長、發展由歐洲前往亞洲的海路及新大陸破壞了奧斯曼帝國的經濟發展。以往有效的軍事及官僚體製因蘇丹的管治失當而變異。雖然帝國麵對著這些困難,她仍然是歐洲的主要擴張勢力,直至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維也納之戰標誌著奧斯曼帝國終止向歐洲繼續擴張。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但奧斯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末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裏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列強勢力,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