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把客氣當福氣

(2022-10-26 11:53:04) 下一個

    中國人有句俗話,莫把客氣當福氣,意思是別把場麵話當真;或者不識趣,把別人的禮貌,還有釋放的好意視為理所當然。

   暑假的時候,我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發覺適時接受別人的“客氣”,倒不失為一種真誠,讓人際交往更簡單,更純粹。

   聚會這事拖兩年多了,有個同學推薦距她家兩小時的避暑山莊,大家就推選由她全權做主,挑房型,選日期,預付款等。

   在聚會的幾天裏,大家默認熱心同學為主人。難得的是,她先生是位西方人,不僅同樣熱情有加,而且廚藝出眾,第一天就獨立製作全套正宗西式大餐,還包括餐後甜點——提拉米蘇,讓大家讚歎不已。接下來幾天,大家談天說地加遊山玩水,不亦樂乎。

   臨別前一天晚上,同學中的兩位統計學博士算好了幾天共同花銷的明細賬,包括考慮到各個房間的位置和麵積優劣,精確到小數點後麵一位,全體分攤,公平合理。

  有位單身男士被分到睡客廳沙發,房費相應地比其他人少付兩百多塊。他心裏略有不安,後來直接拿了兩百現金給主人夫婦,解釋說,他們帶了大批自己種的蔬果,還有上等的牛排、紅酒等,應該價格不菲,可並沒有算入總賬,所以他拿出少付的房費做為補償。

  接下來我以為會開始上演傳統中國人之間的推讓場麵,沒想到,那位西人丈夫反問單身男士,“Are you happy?”“當然啊,隻有這樣我才心安呀”單身男回答。西人竟然再沒有什麽客套,說了一句“If that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然後伸手就接過了錢,這也太實在了吧,搞得單身男士都有點意外,幸虧自己不是假客氣。看來如果沒有場麵話,人際關係可以變得很簡單。

   我覺得這位西人雖然娶了中國媳婦多年,卻被中國文化浸染還不到位,沒有理解中國式的客氣是有人情味的表現,不你來我往幾個回合,甚至近似貼身肉搏,顯不出熱情、真心、關係鐵。如果這場景換作另外一個中國人,肯定被認為沒禮貌,甚至“貪心”。當然,另一種可能他是佛教徒, 懂得自己獲得什麽不是重點,重點是度化他人,讓他人的好意有著落,有機會享受“‘施’比‘得’ 更快樂”的快樂。

  作為中國人嘛,來自禮儀之邦,人情往來客氣客氣總是必要的。前幾天看王建國的脫口秀,他黑自己,“一出門沒有人情,全是事故。”等出了事故,隻能用“童言無忌”來緩解尷尬。看看,成人說實話沒說場麵話就降格為不懂事的兒童,做人真難。

  上個月,我跟幾位朋友去西部公路自駕遊時,不小心被開了一張超速罰單。朋友們立刻表示要共同分擔。我本來覺得不好意思,自己犯錯理應自己擔,況且數目又不大;但忽然想到了那位西人朋友說過的話,“If that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根據我們熟悉的程度,他們必不是虛情假意,如果拒絕了,勢必認為我“見外”,傷了感情;隨他們願的話,表麵上是我接受了錢,實際上他們同時接受了高質量的情緒價值,——感覺仗義,與朋友共同承擔責任,兩全其美,多麽值得啊。

 文藝複興時期的法國哲學家蒙田說過一段非常有名的話,“贈與的本質包含野心與特權,而受贈的本質則包含順從”。從這個角度看的話,既然人家有點想刷一點優越感,看在都是朋友的份上,就從了吧。

  我把這套新發現講給我媽聽,請她老人家放寬心,不要因為鄰居朋友送了點什麽吃的喝的就心心念念,總想著還禮,能敞開門,給大家輸出的好意提供去處,是積福報的。老太太衝我一瞪眼,中氣十足,“呸,你這叫得了便宜還賣乖,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撫掌大笑,寫得真好。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理科生的人生感悟,充滿邏輯思維,讚!
elmonte 回複 悄悄話 讀罷一笑----很喜歡這樣的文章,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說笑而已,該還的禮還是得還。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老年人不能接受接禮不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