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回京記錄)

(2016-12-04 18:24:23) 下一個

  回北京待了四天,趕上霧霾天。見不到明媚陽光的日子,讓人覺得自己是株在室內打蔫的植物,整個人都萎靡,卻還要天天趕場似的走親訪友見同學,說一些流水話,吃一些故弄玄虛菜。還沒離開,我就已經開始忘記了說過什麽,吃過什麽。留下記憶的反而是聽陌生人講述的故事。就好像餘華在《第七天》裏寫的,“濃霧裏影影瞳瞳,我聽到活生生的聲音此起彼伏,猶如波動之水。”

  根據學者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論:從低到高,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情感、被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我接觸的都是市井小民,明顯 “層次”不夠。

  我每次 回國下了飛機,第一件事都是去找我們小區理發店的劉師傅修理頭發。他在這家高校附屬店工作了二十一年,一直是暫住證身份。劉師傅見我又來了,有點沮喪地告訴我,北京對外地人居住有了新的政策,他也許馬上就要回老家了。我問那孩子上學怎麽辦,他說已經找到工作了了,在聯想的下屬公司,編程。劉師傅歎了口氣,“總算進了大公司,以後還得努力。畢竟沒有大學文憑。”我吃了一驚,怎麽會這樣?這個孩子從小一直在北京上學,學習成績很好的,我以為今後一定上北大的。劉師傅說,也是因為戶籍的問題,公立高中都不讓考,即使他的成績超出了分數線幾十分。後來隻好委屈在了職高。

   臨走,劉師傅又補充了一句,“以後沒事還是少回來吧。”

  出租車於師傅,雖然還不到五十歲,卻已經有個兩歲的孫子了。我坐在他的車上,聽他挨項數,總共幫兒子結婚花了多少錢。把前半輩子的十幾萬積蓄全搭進去,最後戶頭上隻剩兩百塊。還好有拆遷房,跟別人比,最大的苦惱解決了。現在天天跟另一個人倒班開車,給自己和老伴掙下半輩子的錢。於師傅覺得,如果當天堵車時間短,回去交車的路上還能順路撿個活,那就是最高興的事了。

 有一次我通過汽車公司叫車,第一個回應的是陸師傅。因為陸師傅準時,有禮,不打聽,我以後坐了好幾次他的車。陸師傅說由於私家車和各種打車軟件的流行,出租車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他要向交警學習,天天有單,單單成交,不講價不退貨,天天有陌生客戶,經常還有回頭客。 

  陸師傅雖然是北京人,孩子卻在河北上學,老婆陪讀,他自己在四環和五環租一個僅供睡覺的地方,一門心思掙錢。他女兒十七歲,之前在北京某中職學校念書。因為孩子是農村戶口,所以符合政府的“免費令”。有一次孩子攪入了一起跟當地學生的衝突事件,聽上去不大點事,學校定性為“打架鬥毆,滋擾鬧事”,竟然被開除了。陸師傅隻好給孩子轉了學,希望明年能順順當當的畢業,找個工作。農村戶口的孩子何其多,學校能心甘情願自己承擔損失,替政府做慈善,真正接受免學費生嗎?

  這次回北京,我發覺像陸師傅這樣愛聊天的出租車司機少了,甚至連交通台也不聽,更別提關心國家大事了。昔日的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的勁頭已成回憶。全程安靜、專心開車的居多。經常是除了車窗外的雜音,就是車內時不時響起的叫車語音,“請搶單”,“搶單成功”。  

  有個親戚的孩子在二線城市,今年要大專畢業了。畢業生最後一年不在學校上課,全都出去實習。他跟同學應聘到一家國內很有名的物流公司,具體什麽職位都無所謂,反正到了這家公司所有的人都要先上一線做搬運工,裝卸卡車上的貨物。我去看他的時候,他的手指上纏著紗布,說是有次搬鋼管,把手指砸骨折了。我問那這樣是不是算工傷,他說可以算工傷啊,如果第二天就想被開除的話。還好現在還是學生身份,有在學校買的醫療保險。轉正以後,公司提供五險一金,但買的都是外地的。至於為什麽就要等專家來回答了,公司為了省錢是肯定的。

  他們每天工作時間說是早八點到晚六點,但是如果晚八點下班就算早的,幹到晚十點是經常的。中間沒有午餐時間,不是叫外賣,就是輪流出去吃。一個月休息六天,沒有病假、事假之說。實習月薪一千八。可憐不到二十歲的孩子天天幹重體力活,比當年上山下鄉還苦,休息日全部用來睡覺、睡覺、睡覺,哪裏還談得上什麽讀書、興趣愛好、遠大理想。

  當一個人每天為了基本的生理需求而疲於奔命時,他再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關心別人、不能在乎是否自己被尊重。我忽然意識到,關心政治八卦也是一種奢侈。和諧社會其實很容易打造,隻要讓民眾有足夠的生存壓力就行了。

  離開的那天,天晴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給LZ點讚,寫得好!國內老百姓過的日子就是這樣,我回國看到沒有機會上大學的發小們,過著為兒孫買房,做他們不花錢的保姆,為年老的父母忙碌的日子,都挺不容易的。上過大學的人則忙得沒時間停下腳步享受一下生活,為出國的兒女掙學費。老百姓的日子,特別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百姓的日子,不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不容易。
sanny 回複 悄悄話 有助於了解國內生活,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