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女人不用對自己太好

(2016-06-30 20:15:08) 下一個

微信上有個朋友,前一陣開始做微商,天天在朋友圈發她的產品。我本來喜歡時不常看看她發的家長裏短,了解她在萬裏之外的生活,挺好;現在她日複一日的、用 “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刷屏,弄得我真覺得不買她的擦臉油就是對不起自己,那天沒忍住,終於把她給屏蔽了。

  不知道“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這個說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流行的,基本套路就是買包買鞋、喝下午茶、唱歌、美容美發美甲等。我現在發現這就是專賣女性商品的廣告商下的套。往往吃這套的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的女人, 平時有受委屈或不被周圍環境重視的感覺,所以想要做點啥發泄一下找個心裏平衡,把委屈找補回來。

  有個親戚的女兒,幾年前國內大學畢業剛工作不久,月薪三、四千人民幣吧,不需租房,隻供自己吃喝。上班不久,就發現周圍女同事各個花枝招展名牌加身,今天這個拿了最新款的包,明天那個又穿了雙令人咂舌的鞋。大家資曆類似,雖然不知道人家的錢從哪來,覺得反正不能天天看人家顯擺受刺激,委屈了自己。後來一咬牙一跺腳,終於決定托北美的親戚幫她代買一個心儀已久的一模一樣的包。這位北美親戚欣然領命。她自從二十多年前出國就一頭紮進了北美大農村,名牌不識精品店不進,身上沾染了不小的“三氣”(說話洋、穿衣土、花錢小),屬於對自己特不好的那種女人。小心翼翼一圈轉下來,發現那個指定包在這個社區裏算便宜的,美元三千多而已,鄰居們五、六千甚至上萬的有的是。北美親戚接著小心翼翼地捧著裝在防塵袋裏的奢侈品回了家,在桌子上防火防盜地供了幾天,終於等到有人回國,托人把這尊神送走了。不知這個親戚的女兒後來泡麵榨菜應付分期付款的日子持續了多久?

  還有個在國內的朋友,前幾天忽然發了個微信給我,說最近閑得難受,為防止癡呆,想學習英語,雖然她並不喜歡。英語跟她現在的工作不搭邊,底子也就是當年在中學學的那點。為了聽力水平,她加入了一個微信群,叫英語原聲帶,發現遠遠跟不上,就問我有沒有什麽好辦法。這位朋友平時是挺穩重、靠譜的人,年近半百,工作穩定,孩子也大了,不知道受了什麽刺激突然冒出這麽個無厘頭的想法。跟她稍微聊了一下,原來她看有個朋友也是年紀不輕才開始學英語,現在搞電影配音,搞得很好,所以受到了鼓舞。

   如果說這兩位朋友的初衷都是為了對自己好點,一位是不惜重金拿下心頭所好,一位是活到老學到老,可是在我眼裏就是瞎折騰。天天泡麵榨菜是對自己好嗎?包是麵子工程,給別人看的,一定要最好的;身體是自己的,折磨起來比較方便,順手且隱蔽。勉強自己去學毫不感興趣的事情,隻是因為看到別人的成就,是對自己好嗎?沒有深層的動力或愛好,憑著一腔熱情,學不成放棄也就罷了,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失敗感和更多的空虛。

  我的懶人哲學是: 不需要特意想著做點什麽對自己好的事,反而是少做或不做折磨自己的事才是真正的對自己好。換句話說,沒必要給自己添堵,精神愉快最好。

  比如,沒事就減肥。如果不是因為健康的原因,好好的減什麽肥, 再減出個好歹來。減肥,不管是節食、運動、吃減肥藥,不就是可著勁的折騰自己,跟身上的幾斤肉過不去嗎?沒成功,白受罪了;成功了,又如何,天天提心吊膽等著噩夢重返。 

  有時女人不僅嚷嚷著要對自己好,還要求別人也對自己好。比如看相親節目,女生往台上一站,呱呱地開條件,要求男生體貼我,愛護我,關心我,溫暖我等等,看上去都夠愛自己的吧。可是有句俗話說,男的無事獻殷勤,非奸即詐。開一係列有關“我”條件的女生,不就是吸引奸詐型男生嘛。為了嫁出去,也不必把自己往火坑裏推吧。

   在我看來,最懂得愛自己的人是《海邊的卡夫卡》裏的中田。雖然他不是女的,但其實他是男是女也沒什麽區別。中田單純善良忠誠,唯一的能力就是與貓對話,所以他就專心於他的尋貓事業;人際關係簡單,也就不跟任何人有矛盾,更不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他天天無憂無慮,純純粹粹跟著感覺走。“感覺”這個東西也不知道什麽時候來,沒來的時候就待在旅店裏等著,吃嘛嘛香。還特別懂感恩,人家請吃一盒鰻魚飯,就感激的不得了。

  中田比我們任何人都簡單,所以他比我們都會“做自己”“愛自己”;而我們這些人,個個都太複雜,不了解自己,怎麽能做好自己。

  如果女人的所謂對自己好一點,就是冥想,自己做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不是滿世界折騰,那這個人間該多麽的太平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隻愛一點點 回複 悄悄話 難得明智幽默,讚!!!
qiaobiangu 回複 悄悄話 每人對自己好的標準不同,買名牌包對你是添堵,對別人也許是一種成就感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所言極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