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理科男論辯證的流行時尚

(2016-06-17 05:21:30) 下一個

前幾天才知道某人的手提包是名牌,少說也值幾千。據說那叫“流行時尚”,可惜我對那包根本就沒注意過。人家都買了好長時間了。於是,我隨便說到可惜了,我又不認得那個牌子,所以對我來說那包也就無所謂高不高級。這下倒引來了嘲笑知道嗎,你得有那個高級意識,才能決定你識得那個高級物質。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典型的意識決定物質論,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背道而馳的,必須堅決批判。可想來想去,卻不知該怎麽批法。

回想咱上大學時,唯物辯證法的教材是最薄的,可咱也懂得了物質第一,意識第二。當時也不懂是啥意思,隻知道背下來通過考試就對啦。唉,現在過了二十多年了,才開始真正想想到底當時通過了考試的東西是啥意思。就拿那個包來說,不管我意不意識到,它都是存在的,它的分子原子運動決不會因為我知不知道它而有所改變。聽起來很有道理。可再一想,這個包可不是普通的包,而是名牌包。這名牌究竟是個啥物質,而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呢?如果名牌不是個物質,那麽唯物辯證法唯的物又是什麽呢?

好象還學過,社會發展的早期隻是物物交換。這個無可辯駁。唯物辯證法誕生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確實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可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呢?有些人是唯物的,也許因為隻有如此他們才能得到很多物件。有些人是唯心的,如信上帝的,並認為隻有如此他們才能得到心靈的安慰。

還有些人既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這當首推流行時尚了。買個包是擁有了其物質,但這不足過癮。怎樣才能擁有些意識的呢?這就得買個名牌的。要是能讓大家都知道我有個名牌貨,那才是最最爽的。這也許是網上為什麽會有“流壇”的原因吧。

說到唯物唯心,不能不提到股票。這個東東也許是世上最昂貴的流行時尚吧,也讓大多意識痛心疾首過,不說也罷。現在企業管理也算流行時尚吧,它是不是純意識的再拿計算機來說,能不能把硬件歸成物質的,把軟件歸成意識的在咱上大學的八十年代,誰能想到今天軟件會比硬件貴,搞意識的比搞物質的吃香。

話歸正傳,對任何一個流行時尚,最大的問題是它能流行多長時間。假設唯心的意識要以物質做前提,例如,股票不流行了還剩下一張廢紙。手提包不流行了,還是一個包。雖然唯心的意識不流行了,相應的物質還是永遠存在的,不知這能不能算是個唯物辯證的流行時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綠柳如煙 回複 悄悄話 除非是從事時尚行業的,否則沒那個必要非要認識所謂的高級時尚,一切順其自然,生活中遇到逛到用到順帶記住就記住,不知道也沒所謂,那不成還要弄本時尚手冊,跟背單詞那樣浪費腦細胞浪費時間一個個背出來?生活中有用的信息太多了,如果非要把這些當回事用心去記就顯得淺薄庸俗無聊。真正需要這些時尚名牌的人,他自然就會了解使用不需要額外地專門地去追隨去人雲亦雲。
如果看透紅塵的話,那還會看不透一個包呢?
我就不理這茬,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我是通過網絡雜誌等信息被轟炸得知道些名牌,也曾被說不用名牌落伍,我才不管,花自己的錢,我覺得好的值得的就使,幾千的包我心裏不舒服用起來也不能暢快。說明沒達到那個高度層次,其實在什麽層次就念什麽經,在低層次念高層次的經是念不好的,真到了高層次,不念經也是那個高度。
那種太在意太刻意的追隨,其實是一種骨子裏的不自信,沒有思想才會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言有罪' 的評論 : 唯物主義,停留在加工包的物質水平,唯心才賦予了品牌價值。這事想想其實挺有意思的。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那個包包是人設計製造的吧。在人設計製造它之前,它是不存在的。所以,還是唯心主義正確(開個玩笑而已。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微信還是全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