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非禁書《1984》

(2014-09-01 13:40:12) 下一個

兒子在中學時不滿於我的不學無術,推薦反麵烏托邦三部曲之一的《1984》給我,我當然一直拖著。拖到今年暑假,他又向我強烈推薦。我再無理由推脫,隻好懶洋洋翻開第一頁,然後就一頁頁地翻下去,看得心尖兒發顫,又驚又恐,三伏天裏手腳發涼。

 有人說這是一部政治諷寓小說;在我看來,根本就是驚悚小說。我相信每個四十以上的中國人都會在書中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熟悉的場景,重溫口號式的語言,體會到某個人物的感情。如果僅僅止於這樣對號入座,那《1984》就隻是一部預言準確的幻想小說。但世界經過了納粹,斯大林和文革後,寫於1948的《1984》烏托邦已過,卻沒有變成曆史,反而生命力益顯強大,這才是它的偉大之處。

 天涯討論此書時,有人說,迄今為止,書裏所描述的二百多件事已經發生了一百五十多件,未來還要拭目以待。

 作者本身是社會主義者,但他反對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雖然作者未在任何極權主義國家生活過,但他參加過西班牙內戰,也有因為說真話而被封殺的經驗,更曾經接觸到極權主義如何製造謊言和改寫曆史。此書寫於冷戰開始前,正如《紐約先驅論壇報》所說,“對時代來說,它有如劇毒藥瓶上的醒目標簽。” 

我自知無能力評點此書,隻有摘錄一些,推薦給追求自由的人。

 “誰控製過去,就控製未來; 誰控製現在, 就控製過去。”

(“He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H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

 “一個人要怎樣使用權力才能教另一個人乖乖聽話?”

“讓他受苦。”

“對了, 讓他受苦。單是順從還不夠。除非一個人身上正受著痛苦,你無法知道他是跟著你的意誌走還是我行我素。權力因此是使人痛苦, 使人羞辱。權力是把別人的思想拆得片片碎, 然後再按自己的模式重組起來。”(Power is tearing human minds apart and putting them back together in new shapes of your own choosing.”)

 “將來的世界既是恐怖的世界, 也是勝利者的世界。黨越強大,越不容異己。反對的勢力越弱,鎮壓的手段越強。”

 “黨對表麵行為不感興趣,我們關心的是思想。我們不單單要打敗敵人,我們要改造他們。你懂得我的意思嗎?

        “你如何能夠證明今年的經濟比去年沒有增長?全世界都無法證明。”

 “事實上老大哥既非全知全能, 而黨也犯錯誤, 因此處理事實時就需要處處因時製宜,經常保持靈活的伸縮性了。‘黑白’一詞,應運而生。和其他許多新語中的詞一樣,此詞有兩個自相矛盾的意義。用在對手身上, 就是說某某有顛倒黑白的習慣, 強詞奪理, 不顧事實;用在黨員身上,這表示某某對黨的忠誠, 為了黨的需要,不惜把黑說成白。”

 “無產者不宜有強烈的政治見解。對他們的全部要求是最單純的愛國心,凡是需要他們同意加班加點或者降低定量的時候可以加以利用。即使他們有時候也感到不滿,但他們的不滿不會有什麽結果。因為他們沒有一般抽象思想,他們隻能小處著眼,對具體的事情感到不滿。大處的弊端,他們往往放過去而沒有注意到。”

 “……世界可分為三類人:上等、中等和下等人。這三類人的目標永難協調。上等人要維持現狀;中等人要搶高等人的位子。下等人呢,如果還有目標的話,就是要消除等級的分別,創造人人平等的社會(但下等人有一特色,他們被勞役所纏,偶爾才會注意到自己日常生活以外的事情)。

       自人類有曆史以來, 一種軌跡大致相同的鬥爭反複發生。上等人掌權到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早晚會突然失去自己的信仰,或懷疑他們是否還能有效率地統治下去,或兩者一齊發生。這個時候中等人就假為自由和正義而戰之名,把下等人拉到自己的陣線,推翻上等人。目標既達,中等人就把下等人一腳踢下深淵, 讓他們回到原來的牛馬生活中,自己呢,就升格為上等人。今天有一個中等人集團從上等人火下等人階級分裂出來,但可能兩者都有,於是鬥爭又重新開始了。這三類人中,隻有下等人從來沒達成他們既定的目標。那就是說,人類沒有嚐過一天人人平等的滋味。如果我們說有史以來人的物質生活從來沒改善國,那未免誇大其詞。即使在今天衰退的環境中,一個普通人的物質生活還是比幾個世紀以前的祖先要好。但財富的增加、掌權人態度的改善、社會的改革或曆經流血的革命,一樣沒有把人人生而平等這理想實現一分一毫。從下等人的觀點看,曆史上所有的變遷隻有一個意義:主人的名字換了。

人類隻有兩個選擇:一是自由, 二是幸福。對大多數人來講,幸福比自由重要。”

“The choice for mankind lies between freedom and happiness and for the great bulk of mankind, happiness is better.”

 “You are a slow learner, Winston."
"How can I help it? How can I help but see what is in front of my eyes? Two and two are four."
"Sometimes, Winston. Sometimes they are five. Sometimes they are three. Sometimes they are all of them at once. You must try harder. It is not easy to become sane.”

 “黨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征服整個地球,一個是永遠消滅獨立思考的可能性。”

" If liberty means anything at all, it means the right 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do not want to hear. "


思想罪不會帶來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 Thoughtcrime does not entail death. Thoughtcrime IS death.”)

 如芝大哲學教授科南特(James Conant)的理解:奧威爾寫這本書是為了告誡我們:隻有當你能夠
自由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真相時,你才有思考的自由;而隻有在一個真正的社會中,才會存在思考的自由。

補充說明: 中文譯本比較有名的是董樂山的,還有劉紹銘和最近去世的孫仲旭的。如果有能力閱讀原文當然很好,美國高中生書單之一,沒有晦澀難懂。但我認為沒有必要糾結於語言,讀這本書是為了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頤和園' 的評論 : 得,跟您和琉璃脆比,我晚熟了。:)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我是上大學時讀的這本書和動物莊園,驚詫作者超前的思維能力與對共產主義扼殺人性的深刻透視,從此成為奧威爾的腦殘粉。
琉璃脆 回複 悄悄話 我讀這本書時剛25歲, 看的是美國同事給帶的英文原版。和你一樣地感覺,驚恐異常,雖然我沒有真正經曆過文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