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雲橫秦嶺家何在---漢中 (二)河東店趣事

(2014-08-20 07:08:03) 下一個

      漢中盆地是漢江的衝擊平原,土地肥沃, 降雨豐沛,號稱是“西北小江南。而且,由於地處南北結合帶,地方物產豐富, 既能種水稻也能種小麥。最喜歡的是油菜花。



漢中分校當時自成一體,校園裏有學生、家屬宿舍樓、教學樓、實驗室、風雨操場等,
後來還有合作社,賣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等, 甚至還有自己的十年製小學到高中,除了剛去時寄讀於當地藵城中小學半年。



       我們平時買菜要到附近的小鎮,河東店,距離2.5公裏,走路半個小時左右。



爸爸當時也買了一個當地農民的竹背簍,
印象中有半人高,一到休息日就背著簍去趕集買菜和日用品, 一個星期要這樣走好幾趟。不能一次買足因為糧油鹽醋肉菜有定量不說,儲存也成問題。當時連自行車都沒有,更別說冰箱了,都沒聽說過。我記得當時非常盼望能跟著去河東店玩,可那時還小,一下走累了, 一下渴了,麻煩不斷。

      

 
漢中當地的農民是典型的陝西人,樸實忠厚,誠實善良。當時漢中地區除了653 分校外,還有從上海疏散過去的機械廠。流傳甚廣的有一個買蔥的故事。說有一個當地人在集上賣蔥,八分錢一斤。過來兩個上海大媽,一個大媽說,我隻喜歡吃蔥白,然後指著另一位大媽說,她隻喜歡吃蔥葉。接著說,我隻買蔥白,你算我四分錢一斤好啦, 她買蔥葉,也算四分錢一斤, 你還是有八分錢的啦。 老農一想,對啊,就高高興興地賣了。晚上收攤回家數錢,發現少了許多, 才回過味來。隔天到集上,講給大家聽。這樣一來, 山裏的老農們都不敢跟上海人打交道了,知道算計不過。

       情景劇《武林外傳》中閻妮飾演的佟湘玉操漢中口音,頗增添了喜劇感。其實真正的漢中話像四川話,要費點勁才能懂。有次我媽去河東店, 經過一家中藥鋪,門口晾曬著著各式中藥,其中一堆比起別的顯得特大特粗,就好奇問了店家一句,“喲,這麽大,是什麽呀?”店家回答,“柴禾”。我媽一聽,嚇了一跳,“什麽,柴胡,這麽大的柴胡?”正常的柴胡應該跟人參差不多大。就又問,“真的是柴胡?”老鄉又說,“是柴禾,柴火,用來燒的!”這個笑話也讓大家笑了好幾年。

       說起中藥, 想起來茵陳。七十年代中的時候,為了響應新的最高指示,“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所有學生春天都去山裏挖茵陳,然後交給學校,集體熬湯喝,預防肝炎。據說可以清熱解毒,利膽退黃。俗話說, 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拿來當柴燒。就是說嫩苗是茵陳,可藥用;長高了,叫蒿,當菜;再晚就沒價值了。我在中國超市看到現在經常搭配吃火鍋的一種蔬菜叫茼蒿,總覺得葉子形狀很熟悉, 回來查了一下, 果然類似茵陳蒿。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 瘦而且總是病歪歪的, 姐叫我是蘆柴棒, 是夏衍《包身工》中的童工形象。有一次生病高燒, 不知是發水痘,還是麻疹,還是別的什麽,反正爸媽是急於找香菜說是幫助出疹子的。學校雖說有個校醫院,但是缺醫少藥的,青黴素之類的常用藥品都要自己解決,醫院沒有。那天晚上,雨很大,爸冒雨跑出去,鎮子裏的店都關門了,也許他跑到老鄉家裏要了點香菜,回來的時候,連毛衣都濕透了。我不記得後來有沒有喝香菜水,也不記得疹子到底有沒有出來,隻記得爸脫下來的那件濕漉漉的黑毛衣攤在椅背上滴滴答答地滴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3)
評論
人中漢 回複 悄悄話 我是北京遷去的,漢川機床廠(二廠),河東店,太太熟悉了
Smile4 回複 悄悄話 看悄悄話信箱了嗎?我把微信號發那兒了。
Smile4 回複 悄悄話 那是必需的。看見我的微信號了嗎?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le4' 的評論 : 越聊越近,得加微信了。:)
Smile4 回複 悄悄話 記得。過了水電部第三工程局子校。很陡的大坡。接著就是褒河橋。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le4' 的評論 : 我也不明白為什麽要繞那麽大一個圈。記得河東店那幾十階很陡的石頭路嗎?
Smile4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回複。去河東店買菜的那張圖很有意思。可總難把過去走過的路跟你的圖聯係起來。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le4' 的評論 : 前幾年有比我大幾屆的學姐們回去過。感謝她們提供的照片!
Smile4 回複 悄悄話 405好大呀。一直都在生產,不象813,可惜了
Smile4 回複 悄悄話 真的親切!太熟悉了。但記憶也模糊了。你發的101樓和籃球場的照片是過去的嗎?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b96' 的評論 : 非常感謝留言,有點受寵若驚。可惜那段曆史別說有沒有人研究了,留下的文字都很少。那時誰家有人留在北京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現在想想,大家都不容易。祝老爺子健康長壽。
pob96 回複 悄悄話 後來一部分教師去漢中建立分校,我爸就是其中的一位。昨天給他念這篇文章,近90的他激動不已。還好我媽媽工作在北京,我們孩子都沒有跟學院一起搬遷到西安,但是我爸我媽分居了近十年。
南洋清風 回複 悄悄話 好親切! 七十年代中我也是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在漢中河東店小學上了二,三年級. 記得河東店的冬天好冷,風好大!期待續集.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ichxie' 的評論 : 學長好! 也記得排水洞的事。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dcheetah' 的評論 : 還慢慢想著呢。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qiaobiangu'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Richxie 回複 悄悄話 我在653的時候才2-3歲,隻對家屬區有零星的印象,第一張照片的樓好像是當時的樣子。記得一次晚上和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在黃瓜地裏偷黃瓜,另一次晚上獨自去父親的辦公樓,都被大人們當成走丟了,發動全係的人找我,最後我自己溜達回去了。主要當時有狼,所以大人很擔心。還有聽說某人的孩子在河東店上遊的水庫遊泳,被吸入排水洞淹死了。剩餘的記憶就是在托兒所吃飯尿床的經曆了。
Redcheetah 回複 悄悄話 good to read, 後來呐........:))))))
qiaobiangu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等續集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nowplum2009' 的評論 : 剛google了一下,很有名的大廠哎。可惜我那時太小,而且學校環境相對封閉,與外界聯係不多。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湛雨'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snowplum2009 回複 悄悄話 好親切。我也是在漢中長大的。聽說過405廠嗎?
湛雨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寫的故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