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
中國常溫奶vs. 北美冷藏奶
帶小孩回國, 喝什麽樣的牛奶總是個問題。有時在超市的冷藏區貨架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隻見各種果味的酸奶,找不到最普通的牛奶時,就想起一句歌詞: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罐冷藏的牛奶,這樣的要求不算太高。在國內時,從南到北也跑了不少城市的大小超市,隻偶爾見過幾次冷藏的奶,而且不超過三罐放在那兒,保質期三天以內。
在中國現有的國情下,由於巴氏奶對產銷鏈的要求高,意味著成本高,保鮮期隻能做到幾天, 所以靠當地自產自銷, 數量就非常有限了。更何況有些小農場出品的鮮奶受奶牛的健康狀況、生活環境以及處理過程的衛生條件限製,細菌總數高,也不適合用巴氏。
既然高溫可以殺菌,那為什麽不幹脆徹底地殺幹淨呢?超高溫滅菌就做到這樣, 也就是國內常見的常溫奶。包裝盒上會看到標明“無菌”或UHT (Ultra High Temperature)。 方法就是在超高溫,高於275華氏(135攝氏)下保持至少兩秒鍾。這種方法發明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七十年代還是流行,剛好晚於巴氏一百年,也有人稱之為特巴氏(ultra-pasteurization)。
經過超高溫滅菌的奶,最大的優點是保存時間可以在不開封的前提下長達六到九個月,開封後當然最好放冰箱並在一天之內喝完。
第二,口味變化。加熱後的奶略有甜味兒。這是因為加熱過程分解了牛奶裏的乳糖成分,乳糖變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即使在冷卻後,也還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就感覺甜了。也有人說有苦味。苦味的產生有時是消毒溫度過高,攪拌不勻,或者是生奶從擠奶到滅菌前的衛生條件差,吸收了異味和細菌。
有一個例外。也許你早就注意到有機奶的保質期比普通奶長得多。是的,在美國銷售的有機牛奶,超過80% 是UHT。有機奶被區別對待並不是因為它“有機”,而是純粹的商業原因。生產有機奶的廠家不如普通奶的多,也就是說產品要供養全國而不是某個當地,所以要求產品有較長的保存期。還有就是有機奶相對貴一些,銷售期也就相對長。
關於牛奶的兩種熱處理方法爭論很多。北美現在有一種時髦是喝未經任何熱處理的“生奶”,提倡的人追求的是口味和營養。問題是在美國有二十幾個州還沒有批準合法銷售,所以要嚐試也不容易,比如住在北卡的人為了要喝口生奶得到南卡去。什麽時候去試試?
Organic milk also shines in comparison to regular milk when you consider what's left out -- artificial hormones in milk, for instance. Before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gives its coveted "USDA Organic" label to milk, the USDA certifies that cows are not given the synthetic hormone known as recombinant bovine growth hormone (rBGH, also known as BGH, recombinant bovine somatotropin or rBST). Farmers often give rBGH to dairy cows to make them more productive.
(影片及要點整理)
原址:http://veganbloghk.wordpress.com/2014/05/15/rthk-milk/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4603/201405/1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