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煙鬥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煙記事(200) 大湫窪

(2019-10-12 19:38:37) 下一個

【離著營地還有四五十米遠,就傳來了猛烈的狗叫。循著燈光走到跟前,這才發現營地的外圍是一圈木柵欄,由碗口粗細的柞木組成,頂端削得尖尖的。柵欄裏有四條大狗在跳著腳咆哮,老趙衝它們吼了一嗓子,它們就立刻變老實了,搖著尾巴,嘴裏發出嗚嗚的低鳴。老趙扭臉對我們說:“冬天在大荒原裏呆著,最怕狼來。沒幾條狗看家護院還真不行!”

營地的主人是十八名“突擊隊員”,他們已經在這裏孤獨地堅守了一冬,見到我們就像見到親人一般,全都從屋裏跑出來,把我們團團圍住。老趙替我們一一做了介紹,末了還不忘揭我的短:“小煙這回差點掉大醬缸裏,還得虧他手腳麻利給爬了出來,要不我這個帶路的罪過可就大了!”搞得我麵紅耳赤,眾人卻笑哈哈。突擊隊長名叫餘廷坤,是個高大威猛的東北漢子,他咧著嘴拍拍我的肩,打趣道:“沒事沒事,一回生二回熟嘛。這大醬缸我掉進去過不止一次,現在都能在裏麵遊泳了,那浮力比水大多了!”

餘隊長開著玩笑,把我們領進一間馬架子:“這本來是個倉庫,堆的都是些雜物。我估摸著老趙會帶幾個人來,今兒一大早就叫大夥兒打掃收拾,現在裏麵總算能對付著住人了。”我先前看到的“木棚”就是這種馬架子,在北大荒很常見。它跟普通房子的最大區別是看不到長方形的縱牆,人字形的棚頂直接架在地麵上,好像一匹臥著的馬,故有此名。其實馬架子裏麵也是有橫梁立柱的,跟棚頂一起形成一個框架結構。但馬架子確實“偷工減料”,它把縱牆縮成了低矮的土坯牆,擱在棚架裏,從外邊隻能看見兩頭的山牆。山牆麵積小,找些圓木拚湊一下就行。南邊的山牆上因為要開門窗,還需多花點功夫;北邊的山牆是“馬屁股”,更沒什麽講究。馬架子結構簡單,承重有限,棚頂多鋪草苫。北大荒的大草甸出產一種細長的羊草,割下曬幹後是製作草苫的好材料。

馬架子像一個三角帳篷,裏麵顯得比較逼仄,不過習慣了便也無所謂了。在這樣的洪荒之地,能有一個溫暖幹燥的馬架子呆著,簡直是無上的幸福!隻可惜馬架子的質量並不總那麽好,所以也有活受罪的時候,以後會說到。

我們這個馬架子還不錯,雖然沒什麽家具,卻有一個燒得很旺的爐子,爐子兩側分別搭著一個通鋪,足以容納我們五個人(老趙回自己的窩去睡)。馬架子密封性不好,難以抵禦隆冬嚴寒,眼下卻已開春,裏麵的溫度足可以了。營地上另有四個木籠房,則是突擊隊員們搶在入冬之前搭建起來的,他們的工具很簡陋,那份辛苦可想而知。這些人裏麵還有四個姑娘,除了一個是衛生員外,其他三個都是測繪員。她們去年入秋就進來打頭陣,隻不過當時的任務是勘查地形。沒想到第一批圖紙送回場部才兩天,領導就拍板要在大湫窪建新點。但是調動大軍怎麽也來不及了,隻能先搞一個突擊隊,把紅旗插上大湫窪再說。人數雖不多,卻標誌著農場啟動了躍進計劃,所以意義非凡。眼下全國各地都在放衛星,農場要是能把三十萬畝低窪地變成良田,那將會是多麽大的一顆衛星呀!

入冬以後,突擊隊就“困”在這塊荒地裏了。其實他們並不是出不來,而是石書記有令,必須“堅守陣地”。糧食和生活用品不夠了,就派人運過去。老趙作為向導,已經往返好幾次了。有一次他還帶來一個墾區記者,在營地住了兩天,拍了幾張突擊隊員雪中伐木的照片,回去寫了一篇報道登在農墾報上,一下子讓大湫窪出了名。這給了隊員們很大的精神鼓勵,本來他們在這裏已經呆得相當煩悶了。

我們“入夥”以後,頭幾天也閑著沒事可幹——二十幾號人,能把這甩袖無邊的大草甸怎麽著?無非修理修理馬架子,拾掇拾掇為數不多的農具,再去附近灌木叢砍點柴火回來。老鍾和李克文倆人倒是最忙,一大早就出去打獵,每天都有收獲。隊員們的夥食因此大為改善,開始埋怨老趙帶過來的調料太少了。

三天以後,蘇啟尚率領馬棚那幫弟兄開了過來,我們的閑散生活就此結束。由於人口暴增兩倍,現有的馬架子全部擠得滿滿登登,必須馬上進行營地建設。好在劉隊長宅心仁厚,專門抽調四名拖拉機手跟隨,拉來了上百根圓木和其他材料,於是馬架子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營地規模迅速擴大。那段日子差不多每天都要幹十個鍾頭,但是大家心情挺愉快,新老隊員很快混熟,晚上還經常表演個節目什麽的,馬架子裏麵洋溢著青春的熱情和歡悅。

又過了五天,到了三月底,石濤終於統帥著300多人的大部隊,浩浩蕩蕩地穿過南麵的低窪地,抵達大湫窪營地。石濤今年四十出頭,中等身材,五官周正,原是部隊的一個營級參謀,現任一分場書記。受命建點工作以來,他可謂殫精竭慮,到處搶人馬、爭設備。速中首批分配到一分場二隊的我們這36員天罡星,就是被他“近水樓台先得月”調往大湫窪。速中第二批人員近200人,更是被他搶在其他分場頭裏,從總部討來尚方寶劍,連鍋拿下。在爭設備方麵,石濤也下足了功夫。墾區今年分給867農場6台“斯大林80”拖拉機,他硬是給大湫窪搞來兩台。人和設備到手,他在總場部立下的“當年開荒、當年播種、當年收獲”的軍令狀,才有了完成的保障。不過眼下他心急如焚,因為這裏講究的是“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如果半個月之內種不上小麥,他的進點第一炮就算沒打響。因此,一等到開荒犁地的重裝備到手,石濤就命令全部人馬開拔。為了搶時間,他和我們一樣選擇了抄近路,從那片低窪地穿過。

然而現在這樣做是相當冒險的,因為十多天過去了,表層凍土已經融化,在窪地裏走幾步就是兩腳泥——雖說泥濘尚不算深,還不至於嚴重影響行軍速度。石濤找來做向導的“老關東”田發心裏直犯嘀咕,擔憂大醬缸裏的醬已經開始冒泡。沒想到天公倒是作美,臨出發前兩天,忽然來了一股倒春寒,氣溫驟降十幾度,並且零零星星地落下一些小雪花。石濤心中大喜,下令按原計劃出征,並在頭天晚上集合部隊,激情四溢地做了一個總動員,號召全體同誌繼承我軍敢打敢拚的光榮傳統,發揚紅軍過草地的革命精神,穿過低窪地,開辟“大湫窪根據地”。

為了鼓舞士氣,石濤特地弄來一麵紅旗,寫下兩行大字“奮戰大湫窪 建設新家園”,找了一個大個兒在頭前高高舉著,紅旗迎風招展,煞是威風。隊伍呈一字長蛇陣,從青衛山出發。兩台斯大林80像重型坦克一樣跟在後麵,轟鳴而行,顯示出壓倒一切的氣勢。再往後則是一連串的各種農機車輛,帶起滾滾煙塵。這一群人和機器即將要去那片蠻荒之地,“強迫土地交出食糧”。石濤脫下平日裏的中山服,和速中隊員一樣身著戎裝,雄糾糾氣昂昂地走在隊伍前列,使這次行動更像是一次行軍。隨隊的農墾報記者李若宣很興奮,他已經拍到了幾張效果不錯的照片,足以展示北大荒人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職業經驗告訴他,這一路上還會有更加精彩的鏡頭出現。】

2017-2-1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