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 方
〖陳翰笙簡介〗(1897-2004)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先後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24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並經李大釗介紹為第三國際工作。1946年再次赴美國,在華盛頓州立大學、賓西法尼亞大學等校任教。1951年回國,曆任外交部顧問,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名譽所長等職,多次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1975年,文革進入後期,我從外地回北京養病。在此之前,一直自學英語。由於起步晚,又缺乏指導,感到很吃力,水平總也提不高。一天,跟母親一起探望剛從監獄獲釋的孫冶方伯伯,聽他談起好友陳翰笙正在給一群年輕人輔導英文。母親趕緊問:“能否介紹小女拜他為師?”孫伯伯欣然應允,當即寫了介紹信,並托母親把剛完成的一篇經濟學論文帶給陳翰老,請他提意見。
回來的路上,我問母親,陳翰老是誰?她說:“你真孤陋寡聞!他是鼎鼎大名的革命家、外交家、學界泰鬥,經曆頗為傳奇——早年留學美國、德國,在社會學、經濟學、曆史學等諸多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第二天我和母親就去拜訪陳翰老,找到東華門大街38號。那是個小四合院兒,房子很舊,院子裏的路坑坑窪窪的。從這年久失修的住房,不難看出主人在文革中的境遇。
去之前聽孫伯伯講,陳翰老已經80歲了。由於害青光眼,視力僅剩0.02,除了能分辨白天黑夜和眼前晃動的人影外,其他什麽都看不見。想象中的翰老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可見麵後完全出乎意料。他頭腦清晰,談笑風生。說:“我隻是眼睛壞了,身體其他部分都沒毛病。就像我們的國家——人民是好的,隻是上麵出了問題。”母親把孫伯伯的文章交給他,請他提意見後寄回去,並講了孫伯伯家的住址。他說:“知道了”。母親感到奇怪,問為什麽不把地址記下來?他說已經記在腦子裏了。母親大為驚歎,說:“您這麽大歲數了,記性居然如此之好!”伯伯一聽不樂意了,說:“我不算大呀。”他詼諧地指指我說:“也就比她大一點兒。”那年我21歲。看到伯伯這樣風趣幽默,剛進門時的緊張拘束一掃而光。接著他問了一下我的學習情況說:“待會兒正好有個初級班,你先來旁聽吧。”就這樣,我成了陳翰老的學生。
當時翰老一共教四個英文班,一個初級,兩個中級,一個高級。每班5、6個人。我們每周上兩次課。在初級班試聽兩次之後,伯伯說:“根據你的程度,可以進中級班了。”於是我升了一級。
陳伯伯的學生大多是“黑幫子弟”,其中就有“黨內最大的走資派”劉少奇的女兒。伯伯的朋友和家人都認為教這樣的學生太危險,勸他打住。可他卻說:“為什麽不教?劉少奇的女兒也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可見他有多麽強的平等觀念。
伯伯上課從來不用課本。具體方法是:先讓每個學生提出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然後大家舉手表決,選出多數人感興趣的話題。伯伯當即根據這個題目做一篇英文短文。他邊想邊說,我們將其記錄下來。遇到不會寫的生詞,他便耐心地講出拚法。記得當時我們出的那些題目古今中外、五花八門,如: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何香凝畫虎、陳納德與陳香梅、天堂與地獄、關於走後門兒……
每當伯伯根據當天的選題口述英語短文時,我都為他那淵博的學識、驚人的記憶感歎不已! 接下來他就這一話題組織四個中文句子,讓我們帶回去翻譯成英文。第二次上課時,每個人要把上次學的短文背誦出來,然後伯伯逐字逐句地幫我們修改漢譯英句子。接著又是選出當天的話題。如此周而複始……
伯伯解釋說,之所以這樣教,是因為背誦好的文章可以培養語感,這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捷徑;而通過修改翻譯的句子,能使學生學會如何遣詞造句,用地道的英語表達思想。一次陳伯伯的妹妹陳素雅阿姨談起他的教學,說:“上課時看上去是他考你們,實際上更是你們考他。誰見過哪個老師教英文不用教材,每次都能根據學生出的題目即興寫作的?!”
我們的課堂氣氛很活躍。伯伯特別注重民主、平等,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自從進了這個班,我眼界大開,不但學了英文,還長了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向伯伯學習如何做人。
一次,到了該去上課的時間,可外麵卻下起瓢潑大雨。我有些猶豫,不知是否還要去。母親看到後說:“當然得去。陳翰老這樣不辭辛苦地教你們,哪有因為下雨就不去的道理?!”於是我撐了把大傘直奔伯伯家。到了之後,發現那天隻去了我一個,以為肯定不上課了。剛要告辭,伯伯卻招呼我說:到時間了,咱們上課吧。就這樣,他一對一地教我,像往常一樣地認真、一樣地耐心。我心裏暖烘烘的,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
77年秋,國家決定恢複高考。規定凡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文化程度者均可報名,擇優錄取。經過十年文革,無數被擋在大學校門外的年輕人摩拳擦掌,準備一試。伯伯要求班上凡符合條件者都要報考。我當時很猶豫。一是想到自己文革前隻上到小學五年級,後來雖經過一番自學,可總感到各方麵基礎太差,一點兒信心也沒有;再者,當時工作單位在蘭州,若參加高考,還得趕回去。一旦考不上,失去在北京學習的機會不說,別人會怎麽看?我跟伯伯談了自己的顧慮。他一聽就急了,直跺腳,說:“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怎麽會想到放棄?!是不是沒錢買回去的火車票?要是的話,這錢我出了!”
我從來沒見過他發這麽大的火,心裏特別不安,趕緊說:“您別生氣,我一定考。”伯伯幫我最終下了決心。
結果我們這個班全體都報了名。考期將至,伯伯決定停課,讓大家全力備戰。最後一次上課,同學們想到今後很可能各奔東西,心裏充滿了依依不舍之情。這時有人提議搞個告別聚會,馬上得到熱烈響應。伯伯隨即口述了一篇短文,題目就叫Farewell Party (《告別聚會》):We are thinking of a farewell party…… 大意是:我們籌劃搞一個告別聚會。不久之後,班上全體同學都將奔赴考場。希望很快能在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廣州中山醫學院等院校見到我們的同學……(文中提到的幾個學校都是班上同學所報考的)
兩個多月後,當我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激動萬分!馬上向陳伯伯報告了這個好消息。沒過幾天就收到他的回信。除表示祝賀外,還附有一張表,上麵列出英語班上考取大學的同學名單。那年他的學生中有二十人參加了高考,結果竟考上了十八個,且多為重點大學,錄取率90%。這在當時是相當高的。要知道,77年高考全國平均錄取率僅為3.4%。在那個特殊的曆史年代,我們無疑是幸運的一小撮,能圍坐在陳翰老身邊聽他授課。須知在全國範圍內,還有數百萬同齡人仍在農村、邊疆、工廠辛勤勞作,夢想著有一天重返課堂。
高考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而我竟險些與其失之交臂。每當想到這些,心裏對伯伯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今天回想起來,伯伯當年一定感到非常欣慰。文革初他飽受迫害,後來長期“靠邊站”。可他不甘蹉跎,文革後期起,以義務教授英語的方式貢獻社會。多年來他嘔心瀝血,先後輔導過300多人,分文不取。這種無私奉獻精神真可謂精神驚天地、動鬼神!
82年初,我畢業回到北京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又到陳翰老的英語研修班回爐。這個班的程度比當年那個中級班要高多了,學生大多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還有一些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如舞蹈家資華筠、社科院美國所所長助理何迪等。
之後多年,我一直跟陳伯伯保持著聯係。2003年春節回北京,聽說他病重,住在協和醫院,趕緊前去探望。病榻上的伯伯處於昏迷狀態,靠呼吸機和鼻飼維係那微弱的生命。想到自己旅居海外,見一次麵不容易,而伯伯已107歲,病得又這麽重…… 於是請他侄女為我們拍了一段錄像。結果那次探望果然成了永別。
陳翰老一生專心治學,沒有留下子女。按中國人的老傳統,他並沒有做到兒孫滿堂。但他卻以另一種方式創造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著作等身和桃李滿天下。
注:此文發表在《老照片》雜誌第三十六輯
——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
You are so lucky to have him as a teacher!
Thanks for the story!
You are absolutely one of the lucky young people at that time in China. I am pretty sure that there are so many folks in this forum did even know the basic ABC in the middle of 70's....But we all made it eventually. Thanks for sharing !
好人會有好報的,陳翰老是中華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