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亂彈 — 第二十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大廈的架構和坍塌
在第二十回,賈環終於正式登場亮相了。正月裏無事他跑到薛姨媽那裏和寶釵、香菱、鶯兒“趕圍棋作耍”,結果輸急了竟然耍賴。那段描寫甚是有趣,大家不妨再一起看看:
【(寶釵)今兒聽他(賈環)要頑,讓他上來坐了一處。一磊十個錢,頭一回自己贏了,心中十分歡喜。後來接連輸了幾盤,便有些著急。趕著這盤正該自己擲骰子,若擲個七點便贏,若擲個六點,下該鶯兒擲三點就贏了。因拿起骰子來,狠命一擲,一個作定了五,那一個亂轉。鶯兒拍著手隻叫“幺”,賈環便瞪著眼,“六--七--八”混叫。那骰子偏生轉出幺來。賈環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來,然後就拿錢,說是個六點。鶯兒便說:“分明是個幺!”寶釵見賈環急了,便瞅鶯兒說道:“越大越沒規矩,難道爺們還賴你?還不放下錢來呢!”鶯兒滿心委屈,見寶釵說,不敢則聲,隻得放下錢來,口內嘟囔說:“……”寶釵不等說完,連忙斷喝。…… 又罵鶯兒。】
賈環的醜態固然是活靈活現,然而寶釵的作為又能比之高明幾分呢?活脫脫一個不講是非曲直,因人廢言的主!試想,如果把鶯兒換作迎春、惜春或者湘雲的話,她還會這麽講這麽做嗎?顯然不會的。她之所以訓斥鶯兒護著賈環不過是因為一個是奴才一個是主子罷了。她隻是在維護儒家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主奴奴”的“三綱五常”罷了。這是她要極力維護的唯一原則,為了保證這一原則的徹底執行,其他所有的原則都可以扭曲,都可以不問青紅皂白地踐踏。
如果這些正人君子、溫良淑女們能夠始終如一地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主奴奴”的“三綱五常”也罷了,可惜這些不過是他們欺人耳目的道具罷了!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吧:
賈雨村金陵府初審葫蘆案時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似乎還真有點維護王法、“君君臣臣”的味道,可最後還是徇私枉法亂判了葫蘆案。要知道“君為臣綱”可是被這些“士大夫”們尊為頭等“天理”,其他所有的綱常都要屈服在它之下的啊!但事實卻是如何呢?真是莫大的諷刺!與此同理的還有長安節度使雲光,因“久見賈府之情”,看到王熙鳳假托賈璉之書後,棒打鴛鴦,害死兩條無辜的生命!
“君君臣臣”這一“鐵律”在曆史上真是害慘了無數良臣,繼而坑苦了老百姓!皇帝怎麽做怎麽說都是正確的,臣子無論做的說的多麽正確多麽合理,隻要不符合君王的心意都是妄言。這是什麽“綱”啊?!徹底的強權壓製真理啊!
司馬遷和李陵並沒有多少交往,不過說了幾句公道話,就惹的漢武帝龍顏大怒,判太史公死罪。一則因為家貧,親戚朋友無一替其說情資助贖金;二則為了完成那部巨著,司馬遷隻好忍辱偷生地選擇了奇恥大辱的宮刑,保全了性命了,也保全了那部千古奇書《史記》!就憑這一點,我首推司馬遷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央視拍了一部“恢宏”的《漢武帝》,客觀科學地弘揚曆史華彩固然無可非議,然而主觀彎曲地頌揚漢武帝實為不可取!給人一種為“君君臣臣”招魂的感覺。
相對於漢武帝,唐太宗就開明多了。他與魏征堪稱中國漫長封建社會中絕無僅有的一對明君良臣!因此,我就不明白為什麽央視不拍一部更有現實意義的《唐太宗》呢?魏征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也幸虧他遇到了李世民這樣的明君,要碰到象漢武帝更別說那些昏庸的皇帝,恐怕早就命赴黃泉了!舉一個小例子大家一起看看:
貞觀二年(628),魏征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不久,長孫皇後聽說一位姓鄭的官員有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兒,才貌出眾,京城之內,絕無僅有。便告訴了太宗,請求將其納入宮中,備為嬪妃。太宗便下詔將這一女子聘為妃子。魏征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家,便立即入宮進諫:“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居住在宮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著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無饑寒之患;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歡。現在鄭民之女,早已許配陸家,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太宗聽後大驚,當即深表內疚,並決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齡等人卻認為鄭氏許人之事,子虛烏有,堅持詔令有效。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聲明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這時、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征詢問。魏征直截了當地說:“陸家其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藉此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不足為怪。”太宗這才恍然大悟,便堅決地收回了詔令。
看完後,再想想《紅樓夢》裏薛蟠搶親和李衙內逼娶金哥,你作何感想呢?再想想那薛寶釵一心想要入選那被元春稱為“不得見人的去處”,你又作何感想呢?然而,就是李世民這樣的明君,後來也難逃昏庸。一座大廈的架構決定了它的壽命和抗災害的耐受度。而“三綱五常”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基本的構件,也就決定了封建社會到底能存在多久。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主奴奴”這樣的“綱”下,萬物幾乎都被扭曲了真實的麵目,真理任強權踐踏,正義憑王權曲解,民心隨皇權篡改。這樣的製度必然扼殺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導致每個朝代走向腐朽沒落和滅亡!到了清代積弱以久,被西方列強瓜割就成為了不可避免。在這之前,進步開明的人士諸如龔自珍早就看到這一點,於是他發出了“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震撼人心的呐喊,可惜已經太晚了!
而更早的曹雪芹也早就通過對官府、富貴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深刻觀察,而悲哀地發現自己所處的社會是一個沒落的即將走向死亡的末世!他憤怒過,呐喊過,抗爭過,期望過,絕望過,因為所處時代的局限性,他最後也隻能無奈地寄望於“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至於,一切倒坍後,如何重建他也沒有答案,隻好留給後人去解答去實踐吧。
於06/26/2005
怎麽沒有發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