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讓中國的學術思想達到巔峰。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眾多的學術和主張,廣為人知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雜家、陰陽家、縱橫家等等。然而當其時,這些學說基本上都沒有得到重視和應用。蘇秦、張儀的縱橫家算是榮耀一時,但終歸灰飛煙滅。倒是一些立竿見影的軍事家得到重用,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和發揚,繼而產生了《孫子兵法》這套世界上最輝煌的軍事理論著作之一 。
秦始皇通過武力統一中國後,采取了“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策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暗合老子的“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 ”之說,隻是過於殘暴,也缺乏中央集權管理的經驗,因此沒多久就被西漢所替代。漢朝吸取總結了秦滅亡的經驗教訓,一方麵實行“仁政”,另一方麵在思想統一上大做功夫,於是就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舉措。在孔子提倡“仁義禮智”的基礎上大肆宣揚“仁義禮智信”,從而在思想上禁錮、愚弄百姓,以便其統治。
然而,虛假的東西終究是無法持久的,終將會在人的天性麵前敗下陣來。東漢末年,那套思想價值體係在社會上層遭到越來越多人的質疑、否定乃至背棄。在追求利、欲的天性驅動下,所謂的仁義道德、孝慈廉恥,被這些人統統踏在腳底。舊思想體係和信仰的崩潰,使得處於社會各個崗位的人們不再安心職守。就好比在一列行駛的火車上,司機離開了座駕跑去賭博,乘務員聚在一起打牌聊天,乘警不但不維持秩序,反而和黑幫勾結勒索乘客的錢財等等 ……這樣的情形繼續下去必然是車毀人亡的結局。因此,翻開三國,滿眼都是那些“先覺”者, 懷疑一切倫理道德, 為了個人私欲,將親情、友情、“仁義禮智信”統統打倒在地的人物。上自朝廷官宦,下到軍營走卒,代表的人物有十常侍、何進、董卓、呂布等等,那些不起眼的人物更是多如牛毛,舉不勝舉。這樣的情形就是一個“亂”字了得!
“先覺”者懷疑一切,更進一步的“先覺”者破壞一切,代表人物有董卓;更聰明的“先覺”者,企圖通過呼喊構築新“仁義”體係的口號來收買人心,代表人物自然是劉備。在這種混亂的局麵下,想混水摸魚的英雄們就登上了曆史的舞台,大展拳腳,演繹了一場場“勝者王侯,敗者寇”的故事。
三國最終歸晉,但曆史上這樣的“鬧劇”依舊在不斷上演。中國曆代王朝的滅亡都是同理,近代的有清末的太平天國,孫中山的辛亥革命,軍閥混戰等等,無一逃出三國模式。然而這些重複的過程並不是在做無用功,盡管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們”打造的思想體係越來越完美無缺,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覺醒”,認識到各種思想體係的虛假。因為在真實自然的人性的照妖鏡麵前,所有偽裝的思想體係終究無處可遁!
老子主張滅絕物欲的道路是空想,注定走不通的;而曆史的進程就是讓占絕大多數的人們不斷擺脫各種束縛,不斷獲取更多人性權利和自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