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亂彈

看紅樓,說感想。談古事,道今理。
正文

紅樓亂彈 — 第十三回 鳳姐齊家的一流條件

(2005-09-14 19:06:08) 下一個

紅樓亂彈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鳳姐齊家的一流條件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諸葛亮六出祁連,每每就要取勝時,卻總是被中了離間計的阿鬥召回蜀中,功敗垂成!心裏也不知把劉禪臭罵了多少遍。後來看《嶽飛傳》,竟然又碰到了南宋的昏庸皇帝用十二道金牌,愣是把意欲直搗黃龍,重整舊山河的嶽飛從火線上撤下來。再後來看《史記》又是趙國國君聽信讒言,用趙括替換廉頗,落得個長平之戰,四十萬大軍被殲,加速了趙國的滅亡。類似的故事還有袁崇煥和崇禎。縱觀中國曆史,這樣的悲劇故事真是數不勝數!

 

這些戰爭典故點明了用將之道的一個核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其實,不僅僅局限於軍事領域,上至治國,中至企業管理,下至“齊家”,乃至結交友人,這條用人之道的法則都有借鑒意義。曆史上有多少仁人誌士,因為沒有得到君王的充分信任,於國於己都留下無盡的遺憾;多少家族企業因為提防外人,任人唯親,終究衰敗沒落;多少家庭因為瑣碎的誤解搞得雞犬不寧,分崩離析;多少人因為猜忌,落得朋友反目成仇,難怪世人總是仰慕“管鮑之交”。也許這種陰暗的猜忌、懷疑心理正是人類的天性,非大聖大賢之輩終究難以剪除。

 

當然,信任隻是用人之道的第一步,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戊戌變法”時光緒皇帝對康有為可謂信任至極,然而終究落得個“百日維新”,何也?沒有實權!真正的權力掌握在慈禧一類的保守派手裏,一旦觸犯他們的利益,自然不會束手待斃。這就是信陵君費盡心思去竊取兵符的緣故,也正是皇帝總是賜予欽差大臣“尚方寶劍”的原因吧。

 

獲得了信任和權力後,要想成功還缺什麽呢?除了個人內在的才能外,外部的硬件設施應該還包括樹立一個良好的威信。商鞅“城門立木,千金一諾,先立信後變法”正是此理;“孫武演陣,怒殺吳王愛妃”,深得其味!

 

至此,如果信任、權力、威信,完全確立的話,隻要主事的人真有才幹,真能製定好的法令、規章、策略、戰術等,相信成功應該是水到渠成的。然而,曆史長河中,有幾個人能如此幸運呢?印象當中似乎隻有一個商鞅,這大概就是中國變法幾乎無一成功的一個淺顯解釋吧。

 

在十三回裏,我們看到王熙鳳擁有了成功“協理寧國府”的兩個基本外部條件:信任和權力。

 

寧國府主人賈珍的充分信任——

 

“賈珍笑道:‘嬸子的意思侄兒猜著了,是怕大妹妹勞苦了。若說料理不開,我包管必料理的開,便是錯一點兒,別人看著還是不錯的。從小兒大妹妹頑笑著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又在那府裏辦事,越發曆練老成了。我想了這幾日,除了大妹妹再無人了。’”

 

賈珍下放了權力,賜了“尚方寶劍”——

 

賈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寧國府對牌出來,命寶玉送與鳳姐,又說:‘妹妹愛怎樣就怎樣,要什麽隻管拿這個取去,也不必問我。隻求別存心替我省錢,隻要好看為上,二則也要同那府裏一樣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隻這兩件外,我再沒不放心的了。’鳳姐不敢就接牌,隻看著王夫人……寶玉早向賈珍手裏接過對牌來,強遞與鳳姐了。

 

這是我看到目前為止賈珍身上唯一的閃光點——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大有劉邦的味道。當然與其說賈珍深得用人之道,不如說是他自己平庸無能,趁機摔包袱。否則,堂堂寧國府怎會搞的烏煙瘴氣,一團亂麻,還要請榮國府的“空降兵” ?!瞎貓碰到死耗子吧,反正賈珍為鳳姐創造了一流的外部條件。剩下的事就是鳳姐自己如何樹立“威信”製定“法規”了,讓我們拭目以待“有殺伐決斷”的鳳姐是如何“立信齊家”的吧。

 

 

 

06/01/20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