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封城一刻

(2020-03-23 21:38:11) 下一個

封城一刻

 

今天的天氣飄忽不定,上午還是溫暖如春,中午突如其來下了一場冰雹,下午厚厚的雲層中又飄渺地灑下來幾縷陽光。似乎暗示著眼下的各種不確定性。

我看了一眼自己的工作日曆,如果不是這場疫情,我現在應該在飛回北京的飛機上,國內有很多的客戶要見,項目要談。而眼下,所有行程都暫緩。

一場疫情,我們在中國的工作基本上從線下都搬到了線上。董事開會說自己每天兩個小時去戶外騎自行車,不然居家太難熬,問我有什麽解悶的法子,我不假思索地說,我每天花兩個小時做飯。他愣了一下,好半天沒說話,估計這個法子他無法效仿。

說實話,我從來沒規劃過這麽遙遙不見頭的居家日子,每一刻應該如何度過才不算浪費。朋友在群裏號召大家微視日常,我覺得有趣,工作之餘,每天用自己並不怎麽樣的廚藝,做還算入得了眼的盤中餐,然後鄭重其事地天天上交作業,覺得非常的怡情。

在這麽大的疫情之下,怡情顯得非常不合時宜。其實微信裏麵信息量爆棚,一會兒高峰要來了,一會兒說這病毒來美國以後毒性已經嚴重減弱了,一會兒是西班牙淪陷,一會兒是意大利醫生麵對鏡頭淚流滿麵。微信裏有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預防方法,有讓你吃維生素的,拿電吹風吹鼻子的,高溫桑拿的,總之,看得多了,哭也哭不出來,笑裏多少帶著點無奈。隻能自己在緩慢逝去的時間裏抓住一些芝麻綠豆點大的小事,娛人娛己。

想想我們活這麽大,卻都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自律便成了我腦子裏常常浮現的一個詞。這樣的當口,減少外出,有條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放平心態,不焦慮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一切都要源於充分的自律。

有朋友昨天在圈裏發了一段梁文道先生的節目,提到德國人的自律。疫情可能會變得非常嚴重,全世界大概隻有德國首相敢於不遮不掩地把最壞的可能性告訴民眾,而前提是她堅信德國人的自律,不至於在一聽到這樣的消息後,驚恐萬狀而導致暴亂。

這樣一個自律的民族既讓人害怕也讓人佩服。德國人一向以理性著稱,給世界貢獻了不少哲學家,謝林,黑格爾,康德,還有尼采,馬克思,幾乎就是西方哲學大半壁江山。影響最大的還是黑格爾,這位老兄第一次提出了辯證和邏輯,萬事萬物皆是矛盾體,矛盾永遠存在;萬事萬物皆有兩麵性,理性主導意誌,意誌主宰行動。黑格爾影響了馬克思,後者橫空出世出來一本《資本論》,那已是後話。這樣哲學思想氛圍下繁衍生息,德國人大約算是最能用思想意誌約束自己行為或者走向極端行為的一類人。

黑格爾比較反感中國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老子比他早生了2000年,在黑格爾眼裏,道家學說,儒家文化很多不過是禮儀之教,各文化中都有類似學說,而並非哲“理”。

中國人骨子裏刻著一個“禮”字。中國幾千年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禮,女子三從四德是禮,沿襲了幾千年之後,李文亮醫生的理,最終讓位給了禮。訓誡是個什麽,不過是教訓你沒個禮數,壞了規矩。今天還看到一張照片,拿命去抗疫的醫生護士回了家,一排官員去迎接,照相的時候,站在前排的不是那些英雄而是官員,禮數算是到了,理卻沒了。

聽梁先生的節目,最讓我動容的一句話是他說:我,梁文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個倒讓我對這個混跡於文藝圈的文人,多了不少的尊重。中國不乏大家,不乏智者,不乏勇者,卻少有這樣願意為他們振臂疾呼,兩肋插刀的人。或許,疫情過後,人們警醒,理性回歸,這些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人越來越多才好,這樣才能真正阻止此類讓真相淹沒於謊言,讓理性敗於禮製的悲劇。

文章還沒結尾,聽到華盛頓州長宣布正式封州。

我一個人,夜深人靜,端坐於此,忍不住悲從中來。

這原本是一個多美好的春天,櫻花盛開,蟲鳴鳥叫。

這原本是多好的一個城市,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我們原本該有多麽自由,愉快而愜意的生活,春天來了,我本可以去遠足,可以脫下臃腫的冬裝,穿上漂亮的衣裙去逛街,去小酌。

沒有人欠我們的,終究是我們自己犯了錯,畫地為牢。

期盼這種無厘頭的禁閉可以早日結束。

以此短文記錄這非同尋常的時間

3月23日9:20pm 寫於Bellevue 家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qdeer 回複 悄悄話 今天還看到一張照片,拿命去抗疫的醫生護士回了家,一排官員去迎接,照相的時候,站在前排的不是那些英雄而是官員,禮數算是到了,理卻沒了。
——————————————————————————————————————————————————————————-
這個照片人家有解釋的,醫生護士站的地方是隔離區,官員站在線外是非隔離區,這個照片不說明什麽。你應該了解中國的,現在防疫上崗上線了,所有人都不敢亂來的,尤其是官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