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什麽叫 “DNF” ?

(2024-05-13 14:00:00) 下一個

在我為數不多也不算少的比賽中,至今還沒有 DNF的曆史。

也"幾乎"沒有過 DNS (Did Not Start)。唯一的一次是疫情期間,主辦方一直在努力堅持,連號碼牌我都收到了。結果在賽前6天通知取消,市裏最後沒給許可。但我機票、旅店全訂好了,假期安排好了,也認為訓練好了。就繼續如期前往比賽場地。如期按時在實際起跑線開跑,沿著真實的比賽路線。隻不過沒有交通管製,是在路邊路肩上跑。好在,起點,終點,沿途還是有誌願者,戴著口罩。也有十幾個我這樣的,來實地參賽的。賽完把數據傳送給主辦方,收到了獎牌。但記錄算是Virtual。

至於DNF,我目前的馬拉鬆,乃至所有的比賽,都能完成。

但是,周末的比賽,有很多人 DNFs。也就是 Did Not Finish。未完成,大部分是被 cut-off。一部分是身體等原因主動退賽。或者在各種原因下,最後決定 Withdraw。比如看奪冠不具條件了,幹脆退賽。或者這個天氣,這個身體條件,今天的比賽結果不會滿意,那就直接退賽。或者下麵還有更重要的賽事,為了保持體力,就退賽了,有些是被迫的,比如天氣,身體,或者被Cut off。有些是主動的,屬於戰略性退賽。哪怕花了很多錢和時間,都屬於沉沒成本。

最近,雷歐在峽穀100又退賽了,腸胃問題。無敵教授在Cocodona也因為毒橡樹,比賽中途,發高燒,在147.7英裏退賽。

遇到這個情況,大家第一感覺是惋惜。雷歐自己說,“又添一敗績。”大家回帖都非常耐斯。但也有一點兒遺憾甚至同情,有些勸慰,也感覺他沒有成功。一般人,很容易把 DNF 和考試不及格相聯係。那怕跑得再慢,完成了,就是成功,就有了獎牌。而 DNF,就是失敗了。 Failed。

所以,有些比賽的網站,隻公布完賽者的名單。對於DNS,DNF或者DQ的,就不公布了。有些賽事全公布,於是有些賽手不好意思,覺得不光榮,就要求撤銷自己的名字,覺得DNF永久掛在那兒很難看。

問題是,超馬,DNFs的比例非常高,大大高於馬拉鬆和其他比賽。有些賽事,DNF可以占到80%以上,成功者寥寥無幾。最極端的就是巴克利。幾十年來,除了今年,女生100%失敗。

時間久了,我對DNF的含義開始有了變化。很多賽手都不在乎自己的那些 DNFs 一直這麽掛下去。對,我是DNF了,沒有完成,Did not finish。但是我又沒有 DNF, I Did Not Fail. 不覺得自己失敗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DNF,表示你已經在某個點,你已經到了極限。

什麽意思?是你在挑戰自己,在試探你的極限,在挑戰你的極限,想看看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裏。你不怕危險,你不冒險,但不怕冒險,你就是想不斷衝擊那不可能達到的邊緣。這,正是體育精神!

我有時甚至想,我從沒DNF,是不是我不夠努力,從來滿意挑戰過自己。我很平庸嗎?

說一個我的偶像之一,Amy Winters。她是奧運選手,21歲被車撞斷一條腿,安了假肢。她不屈服,繼續她的生涯。隻有一條腿,她經常完不成,但她不認為自己失敗。她一直衝擊人的極限,不成功,再來。雷歐說自己很有退賽“經驗”,Amy也積累了無數的DNFs。她是前年 Cocodona 250英裏超級馬拉鬆的完成者,在38名女子中排名24。2019年的Des Sables 撒哈拉沙漠超級馬拉鬆,連續跑6天,氣溫高達133度,她完成了,在146名女子中排名106。去年的峽穀100,高溫,她和雷歐一起退賽。今年大雨路滑,她就一條腿,摔了30多跤,也像無敵教授那樣被毒橡樹毒到,又和雷歐一起遺憾退賽。但是她說:我會回來!

看著她的成績單(如下),我熱淚盈眶。在無數 DNFs之中,我看到的,不是失敗,而是她的不屈。她不是Loser,不是失敗者,她是堅強的女子。

人們常說,失敗,努力,再失敗,在努力,直到成功。但是,如果努力的最終結果,還是失敗,你還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麽?

不要害怕,不要畏懼。因為 DNF,表示 Do Not Fear!

DNF:  Did Not Finish?

DNF:  Did Not Fail!

DNF:  Do Not Fea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