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社會問題源於製度;製度問題來自文化
正文

尋找阿拉伯蜜人(Finding Mellified Man)

(2013-06-04 12:15:03) 下一個
很久很久以前,忘了是從書上還是雜誌裏讀到過阿拉伯的蜜人。
 
說是古代阿拉伯的一些老人,發願死後捐出遺體以救蒼生。他們每日沐浴五次,隻飲蜂蜜水,月餘後身體的排泄物皆為蜜,人便也寧靜地死去。遺體隨之被放入滿儲蜂蜜的石棺中,密封埋入地下,百年後便成蜜人,據說是極珍貴的治療骨折和外傷的靈藥。
 
當時雖然印象深刻,卻也看過就過了,不曾多想。幾年後的一個晚上,重讀《天方夜譚》,突然想起了阿拉伯的蜜人:以人入藥,而那製作方式又是如此的古怪和漫長,想想都是天方夜譚呢。然而,找了很久,卻怎麽找不到那篇談蜜人的文章,每每想起,好奇心就如同見了耗子的小貓一樣,怎麽按捺都按不住,直後悔怎麽就不把那文章存下呢?
 
後來去了埃及,看了許多木乃伊後,就知道蜜人絕非出自此地,古埃及人費盡心機保留身體,不就是為了複活後再用嗎?入了藥便屍骨無存,似乎不大可能有誌願者。又去了土耳其,許多石棺倒是很多,都和蜜人都無關。隱約覺得應該和伊朗和伊拉克有牽連,中國古代文獻中談的最多的不就是波斯帝國嗎?可終不知從何著手。當然,也不是沒上網查過,英文的中文的,都查了十多年了,沒有結果,我也就慢慢地淡忘了。
 
兩個月前,有天晚上在多哈的阿拉伯市場閑逛,看見店裏堆著的成袋的乳香和沒藥,就又想起了蜜人。第二天午餐時滿懷希望地問同事,人人衝我翻白眼,更有甚者,建議我去喝杯咖啡醒醒腦。同事來自中東的各個國家,包括兩伊和埃及,平日裏談起各國的曆史和風土人情,個個如數家珍,可我這一說蜜人卻都笑。看來阿拉伯蜜人這種藥確實很稀有,連受過良好教育的阿拉伯人都不知道。
 
(圖:多哈的阿拉伯市場一角)
 
另一個可能性就是蜜人從來沒有存在過,可我很難相信,印象如此深刻的東西,或許隻是一種記憶上的幻覺。不甘心,昨晚上網,輸入HONEY MAN後,居然提醒了一個詞MELLIFIED MAN,再順藤摸瓜。諸神啊!我找了十多年未果的蜜人,得來全不費工夫,甚至,連中文譯文都有了,和我當年看的文章在細節上完全一致。
 
不過再看下去,又有點糊塗了,網上的蜜人資料,主要來自美國作家瑪麗*羅曲(Mary Rouch)2003年出版的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台灣2004年的中譯本名為《不過是具屍體》),我知道蜜人是在十幾年前,那時此書還未出版。雖然書中引用的是中國古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但我當年看的肯定不是文言文,而且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羅曲的書,才讓《本草綱目》的這部分內容廣為傳播,因為清朝後刊印的《本草綱目》中,人部的大部分內容包括蜜人已經被刪除。
 
很明顯,我是不可能提前看到書中的資料的。還有,羅曲不懂中文,那麽書中的這段必定引自它處。果然,又被我找到了英國醫生伯納德*裏德(Bernard E Reed)1931年出版的著作《中醫方--動物入藥(Chinese materia medica, v6: Animal Drugs. Peking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 Peking)》,這本書其實就是《本草綱目》中五十到五十二卷的英譯本。
 
總算弄清順序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引了元朝陶宗怡《南村輟耕錄》中關於蜜人的傳說,被英國人伯納德*裏德譯成了英文《中醫方--動物入藥》,然後又被美國人瑪麗*羅曲寫入她的暢銷書《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中,最後再由台灣人譯成中文《不過是具屍體》,說實話,譯筆尚可,但我不喜歡改了的書名,還是原文的有意思。由此看來,我看的那篇文章多半是從伯納德*裏德的書中翻譯的。轉了一大圈,敢情蜜人最早還是咱中國傳播出去的呀!
 
那麽到底有沒有入藥的蜜人呢?有個波斯古方,將特別買來的男孩好吃好喝養到三十多歲,然後活活淹死在混合著草藥的蜂蜜中,封入石棺一百五十年(比李時珍的多了五十年)後取用,可醫百病。還有就是在緬甸,富人死後用蜂蜜保存屍體,直到火葬用的木材準備好,蜜隨之丟棄,如果是死的是高僧,那麽這些蜜會被裝入罐中當做聖藥分給信徒。不過在我看來,前者太殘忍也太昂貴,後者隻是泡過人的蜜而非蜜泡過的人。
 
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網上居然找不到更多的信息,舍身入藥的蜜人怕還真是天方夜譚。不過也難說,不定哪天在市場閑逛,從某個小店無人注意的角落裏,捧出一罐塵封的蜜來,罐底赫然寫著蜜人呢。驚奇是天方夜譚永恒的主題!
 
(順便說一句,入藥的蜜人不是大塊的骨肉,而是濃稠的液體,泡了整一百年了,啥東西不泡化了?)
 
 
2009年7月31日於卡塔爾多哈
 
 
以下是三本書中關於蜜人的部分
 
----------------------------------------------------------------------------------------------------------------------------
 
李時珍《本草綱目》五十二卷,人部,木乃伊條:(援引元朝陶宗怡《南村輟耕錄》)
 
“按陶九成《輟耕錄》雲:天方國有人年七八十歲,願舍身濟眾者。絕不飲食,惟澡身啖蜜,經月便溺皆蜜。既死,國人殮以石棺,仍滿用蜜浸之,鐫年月於棺,瘞之。俟百年後起封,則成蜜劑。遇人折傷肢體,服少許立愈。雖彼中亦不多得,亦謂之蜜人,番言木乃伊。陶氏所載如此,不知果有否。姑附卷末,以俟博識。”
 
----------------------------------------------------------------------------------------------------------------------------
 
Bernard E Reed,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6: Animal Drugs. Peking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 Peking (1931), p98. (伯納德*裏德《中醫方--卷六:動物入藥》,98頁)
 
(《中醫方》其實就是《本草綱目50-52券的英文譯本,由在華從醫多年的英國醫生伯納德*裏德翻譯,他於1949年死於上海)
 
"...in Arabia there are men 70 to 80 years old who are willing to give their bodies to save others. The subject does not eat food, he only bathes and partakes of honey. After a month he only excretes honey (the urine and fæces are entirely honey) and death follows. His fellow men place him in a stone coffin full of honey in which he macerates. The date is put upon the coffin giving the year and the month. After a hundred years the seals are removed. A confection is formed which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broken and wounded limbs. A small amount taken internally will immediately cure the complaint."
 
----------------------------------------------------------------------------------------------------------------------------
 
瑪莉*羅曲(Mary Roach)《不過是具屍體(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2003)》中關於蜜人的片段 
 
 
在十二世紀阿拉伯宏偉的市集中,如果你熟悉門路,現金充裕,也不在乎弄髒一隻購物袋的話,你就有可能買到一種被稱為「蜜漬人」(mellified man)的產品。「mellify」這個英文動詞來自拉丁文「mel」,意指蜂蜜。蜜漬人的作法是將死人遺體浸漬在蜂蜜中,別稱「人體木乃伊蜜餞」,但是這樣的稱呼容易誤導,因為不似當時其他的中東蜂蜜製品,這種蜜餞不會被送上餐桌當甜點。這種蜜餞隻供局部使用,而且令人遺憾的,屬於口服用藥。
 
密餞的製作過程繁複費時,不隻販售商大費周章,更值得注意的是蜜餞原料的供應:
 
……在阿拉伯有七旬至八旬的老人願意捐出遺體。原料不吃任何食物,隻沐浴和食用蜂蜜。一個月後其排泄物全是蜂蜜(尿液和糞便皆為蜂蜜),接著是死亡的發生。他的同胞將遺體置放在裝滿蜂蜜的石棺中,在那兒他將軟化。石棺上註明浸泡初始年月。一百年後開封。一種治療肢體斷裂或損傷的蜜餞成形了。服用少量病痛立即全消。
 
以上秘方出現在《本草綱目》中,這是一本一五九七年由李時珍編纂的醫用植物和動物綱要。李時珍謹慎地指出他無法確知人肉蜜餞故事的真實性。這聽來並沒有讓人鬆一口氣,因為當李時珍沒有特別質疑《本草綱目》裡條目的真確性時,那就意味他確信其真的存在。因此以下藥方確實出現在十六世紀的中國:人身上的頭垢(「最好由胖子身上取得」)、膝蓋汙物、耳垢、臭汗、鼓膜(「燒成灰,泌尿困難時塗在陰莖上」)、「豬糞擠出的汁」,還有「驢尾巴基部的髒東西」。
 
 
摘自《不過是具屍體》時報出版官方網站
 
 
(圖:英文原書2003年版和中文譯本2004版封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