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占據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就是烏克蘭危機,而俄國總統普京則在成功舉辦索契冬奧會後,閃電出手,迅速拿下克裏米亞,並在東烏克蘭地區策動親俄勢力,力圖把東烏克蘭地區分裂出去,與俄羅斯合並。麵對普京咄咄逼人的攻勢,美國和歐盟則顯得的如此的軟弱和猶豫不決,所謂的製裁也如隔靴搔癢,根本打擊不到俄羅斯的痛處。而普京表現出來的強悍和果決除了震撼國際外,也在俄羅斯國內贏得了一片喝彩。從2000年開始統治俄國的普京已經事實上成為俄國的新沙皇,其權勢和威望直追曆史上幾位大有作為的沙皇如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
對外擴展:俄羅斯的民族基因 習近平最近聲稱:“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這不是對曆史的無知,就是一種拙劣的宣傳。漢民族如果不是早年(秦漢至唐)的對外擴展,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版圖。早期的漢民族如果沒有擴展的血性,沒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乃至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康熙乾隆的赫赫武功,中國也就不成為今天的中國了。實際上,世界上每一個大國都是由侵略和兼並而來,都是由小而大,從蕞爾小國擴展成幅員遼闊的大帝國,所用的手段也都以武力為主,不論是曆史上的大帝國還是現在活躍於國際舞台的大國概莫能外。在世界近現代史上,若要就民族的擴展史排排隊,俄羅斯人無疑是遙遙領先,從15世紀的蠻荒之地,17世紀的彈丸小國,經過3個世紀不懈的武力征服和擴展吞並,到20世紀初沙皇俄國已經成為橫跨歐亞大陸、廣袤無邊的大帝國,麵積廣達2000多萬平方公裏, 而蘇聯的建立更使這一大帝國幅員達到鼎盛。其國土之遼闊,恐怕隻有成吉斯汗的蒙古大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公元882年東斯拉夫人以基輔(今天的烏克蘭首都)為中心建立了基輔羅斯,是為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起源。建國後的幾百年戰亂不已,到1240年被蒙古帝國征服,被蒙古人統治長達240年。1480年伊凡三世帶領莫斯科公國擺脫蒙古人的統治,初步建立了俄羅斯人的統一國家。還在擺脫蒙古人統治之前,伊凡三世做了一件很有象征意義的事,那就是娶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為妻,並用拜占庭帝國的徽號雙頭鷹作為俄羅斯的徽號,以此來昭告天下:俄國統治者就是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俄羅斯要發揚光大拜占庭帝國的榮耀。此後曆朝曆代的俄國沙皇都以這個雙頭鷹作為俄羅斯的國家標誌。蘇聯時期雙頭鷹標誌被廢棄,但蘇聯垮台後,20世紀末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又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征。潛意識裏,今天的俄羅斯依然自認為是古代幅員遼闊、國力鼎盛的拜占庭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以發揚光大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榮耀為己任。伊凡三世的繼承人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此後到1917年十月革命,沙皇一直是俄國皇帝的稱呼。伊凡四世也拉開了俄國大規模對外擴展的序幕,先後征服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以及克裏木汗國,把高加索地區納入俄羅斯的版圖,並開始跨越烏拉爾山,向西伯利亞擴張。
漢民族國力強盛,皇帝又雄才大略時,才會想到要開疆拓土,擴展版圖,但中國的皇帝很多是安於現狀,不想惹事,更怕惹事,更多的則是昏庸無能,沉溺後宮,隻要臣民不造反,哪裏還會想到去對外征戰,奪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在王朝的末期,閉關鎖國多是基本國策。漢民族的擴張多由國家政權主導,不論是漢武帝擊匈奴,還是唐王朝征西,康熙鎮壓天山回部起義,又或是清末左宗棠入疆,都是由朝廷直接發兵,民間出力有限,這可能與農耕社會安土重遷,不願冒險的民族習性有關。
而俄羅斯則不同,對外擴展是曆代沙皇不變的國策。所不同的是國力強時,由國家發動戰爭來奪取領土,國力弱時,則策動商人、強盜和遊牧部落來當先鋒。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擴展最初就是由毛皮商人開始的。在俄國對外擴展史上,除了伊凡四世外,最重要的兩位沙皇是彼得大帝和葉卡特琳娜二世。彼得大帝是極力想要西化俄羅斯的沙皇,為此不惜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更靠海、近北歐的彼得堡。同時彼得大帝通過多年戰爭,奪取了波羅的海出海口。而葉卡特琳娜二世盡管是德國公主,但給俄羅斯帶來了“最大的嫁妝”:三次瓜分波蘭,滅亡了波蘭,奪取了烏克蘭,同時發動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獲得了包括克裏米亞半島在內的黑海出海口。
5/1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