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5萬供的起大學生嗎?很多華人認為自己收入高,小孩上大學肯定拿不到資助,所以省吃儉用給小孩上大學攢錢,529一大把,基金又是一大把。又因為存的錢太多了,導致小孩拿不到獎助學金,結果就更加拚命地存錢,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反觀同等收入的老美,人家就瀟灑多了,掙多少錢都花光用光,等到小孩上大學時因資產很少,正好符合need-based的條件,可以拿資助讀大學. 前幾篇文章討論了資產 (assets) 與資助的關係,今天我們再來探討論一下華人的家庭收入是否供得起一個大學生.
以新州的華人為例,據新澤西勞工局(Labor Dept)的最新統計資料,新州華人一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是$123,695, 也就是說有一半的華人家庭收入高於次數,另有一般低於此數,而新州全體居民的家庭中位數年收入隻有$82,255, 顯然華人的收入高多了。就我的客戶的情況來講,多數華人的家庭年收入是高於甚至遠遠高於12萬的。我們現在拿家庭年收入15萬來說,看看一年能省下多少錢來。假設夫妻倆都上班,2013年加起來的年收入15萬,兩人每人都存1萬元401K,也就是一年2萬,社保稅(SS tax)雇主、雇員各付6.2%,也就是$4650, 夫妻倆加起來是$9300, 還有1.45%的Medicare tax,就是$2175, 聯邦稅假設每人hold $5903,倆人就是$11,806. 加起來401K和各種稅要扣掉$43,281, 十五萬年收入縮水為$106,720,相當於每個月拿回家$8893.
我們再來計算開銷。假設夫妻倆有個50萬的房子,每月房貸加地稅和保險要付$3000, 一家四口吃飯每月800元,水電煤氣500元,兩部車的保險和油錢每月400元,手機、座機、電視、上網等300元,每年出去度假一次5000元,每個月算400元,一家四口一年添置衣物2400,每月平均200元,雙方父母都在國內,每年給他們2400元孝敬,合每月200元,每2年回國看望父母一次,機票和禮物$12000, 換算成每月平均500元,兩個小孩每月學鋼琴、繪畫、網球、上中文學校等等每月算200元。各項加在一塊的開銷平均每月至少要6500美元,這還不包括州稅和一些意外開銷。新州年收入15萬左右的朋友可以算算賬,你每月開銷恐怕隻會多不會少。每月拿回家$8893,扣掉各種開銷$6500,每個月最多能省下$2300, 一年2萬7千。如果夫妻倆都往401K最大限度地放錢(這也是大部分華人的作法,今年是$17,500), 也就是說要再扣掉$15,000, 他們能存下來的錢恐怕更少。假設每年能存1萬,15年下來也有15萬。
下麵我們看看老美的情況。賓大的資料舉了一個例子,Eric父母年收入16萬,到Eric上大學時他們家的存款隻有2萬6千。這一對比凸顯華人重節儉、愛存錢的文化習慣。按照美國人的標準來看,四口之家15萬年收入,每年能存下1-2萬美元這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大部分老美家庭做不到的。從供養小孩上大學的角度來講, 15萬的年收入送小孩念Rutgers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據Rutgers大學自己的計算,一年州內學費$10718, 生活費和雜費大約要$14,000, 加起來大概$25,000一年。我們可以比較有把握的說如果你小孩上Rutgers大學,當年你們家一年收入在15萬, 一般情況下你不太可能申請到獎助學金,除非你小孩特別優秀,拿到merit-based資助。而對於子女考上藤校或其它私立名校,一年費用動輒6萬的家庭來說,年收入15萬甚至20萬,按照美國人同等收入家庭的花銷計算,你也是供不起的,而需要申請資助。這種收入的美國家庭大部分都拿到了資助,而老中家庭卻往往拿不到,其原因前幾篇文章分析過了,就在於華人愛存錢,有太多的資產,從而極大地影響了華人子女獲得資助的資格。
從申請大學資助的角度考慮,對申請獎助學金最不利的是小孩名下的收入和資產,包括給小孩開的監護人賬戶(UGMA和UTMA),小孩名下收入和資產計算的比例遠遠高於父母的收入和資產。在父母名下的資產中,529的影響可能會大於一般的資產,因為529說的很明白,必須用於子女上大學,否則其gain會有稅加罰款。有人有投資房,填表時需要申報其淨值和淨收入,都會影響資助。對申請資助影響較小的是稅後錢開設的年金賬戶,在填報FAFSA表中不需要申報,但在CSS Profile和學校的申請表中需要申報,但影響有多大很難說,各個學校從不公布這方麵的info,影響最小的是人壽保險上的現金值,因為不需要申報。
如果你小孩馬上要上大學或已經在讀大學,最好先把小孩名下的錢花掉,當然你必須用在小孩身上,大的開銷一定要保存收據,以備IRS查賬。其次是花掉529賬上的錢,最後剩下父母名下的流動資產,可以拿去買年金或人壽保險。而設trust(信托)基本沒有用,不論是可撤銷信托還是不可撤銷信托,隻要父母或子女是收益人,都需要申報。最後說一句,大學資助是每年都要申請的,你今年沒拿到,不等於以後也拿不到,如果你收入和資產發生了變化,你就還有機會。
11/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