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個月來,美國總統和國會圍繞是否提高國債上限而鬥的不可開交。財政部警告如果在10月17日前國會不提高借債上限,美國將麵臨違約的風險,既不能應付各項開支,也沒法支付債務利息,美國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債務違約風險。為節省開支,非核心的聯邦政府部門從10月1日起已先行關閉。今天(10月16日)已是提高債限的最後一天,國會領袖們依然在作最後的衝刺,力爭在大限到來之前解決問題,拆除炸彈引線。
這幾年來美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債限問題鬧騰一陣子,總統、國會搞得人仰馬翻,其它活動幾乎停擺。一般華人很難理解,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又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人均GDP近5萬美元的美國,為何時不時搞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來自共產黨一黨專製、黨中央說一不二的大陸人士更是不可思議,覺得天方夜譚一般。要說清這個問題,必須從美國的憲法和選舉製度說起。美國的憲法明確規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的原則,立法權屬於國會,包括預算和舉債都需要國會審議通過,總統屬下的財政部向國會提交每年的預算,而是否借債、借多少也要國會批準,國會可以批、也可以不批,當然也可以少批。而國會又是由參眾兩院組成,任何議案必須有兩院一直通過,如果通不過,則要兩院協商、妥協,通過一個兩院都能接受的版本,最後交由總統簽證成為法律。如果總統不同意,這個法案就要打回國會,由兩院再議。當然,如果國會以四分之三的多數通過法案,總統不同意也照樣成為法律。所以,總統和國會是互相製約的,誰也不能淩駕於誰之上。美國又沒有打白條的作法,一旦沒錢,政府就得關門。而在國會,共和黨與民主黨也是互相牽製的,各有各的利益,為各自的利益也常常互不相讓,鬥的不可開交。盡管在參眾兩院,共和黨、民主黨都有各自的領袖,如目前眾議院共和黨領袖是貝納(Boehner),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是民主黨的雷德(Reid),但他們並不能命令本黨議員如何投票。共和黨、民主黨內又各有派別,黨的領袖對他們隻能說服,不能強迫,最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些議員不是由領袖指定的,而是由所在選區的選民選出來的,他們要代表所在選區的選民投票,就連民主、共和兩黨領袖們都是有選區選民選出來的。如果他/她嚴重違背了所在選區選民的願意,下次選民不選他/她,他/她隻有下台。比方說,這幾年崛起的茶黨,傾向於共和黨,但更保守,堅決要求消減赤字,降低債限,更不願意對民主黨及其總統妥協。茶黨議員這幾年之所以能當選,就是因為很多選民越來越不滿政府大肆舉債,美國寅吃卯糧的現象日益嚴重而投票給那些主張平衡預算、減少國債的候選人,比如茶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這些選民認為為了減少赤字,讓政府關門、甚至短暫違約都是可以的。他們覺得隻有給政府(包括總統和國會)一個沉重的教訓,他們才會真正想辦法解決美國的國債問題。當然這是極端選民的想法,但既然你是這部分選民選出來的,你就得代表他們說話,否則你就背離了選民的信托,下次你就選不上。所以,圍繞債限的鬥爭與其說是黨派鬥爭,其實根本上是各派選民的較量。我覺得,總統與國會之間、共和、民主兩黨之間、兩黨議員們為債限較量都是各司其職,做自己的工作,都是在為各自代表的選民謀取最大的利益, 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沒有什麽可以指責的.隻要他們在大限到來之前達成妥協, 就沒有什麽好怕的, 而且相信他們到最後關頭一定會達成協議, 畢竟如果真是國債違約, 選民也不會答應, 民意對他們有最大的壓力, 也是促使他們各讓一步的終極原因.
政府關門對經濟影響有限: 這2年美國多次因預算和國債問題鬧得沸沸揚揚, 股市也是上下起伏, 讓人心驚膽顫,很多人因而指責華府黨派鬥爭影響了美國經濟的複蘇。但實事求是說,政府部分關門對經濟的影響很有效,影響最大的可能是那些被迫休無薪假的聯邦政府雇員,他們少了幾個星期的薪水。對股市來講,債限談判久拖未決導致股市短暫下跌更是好事一樁,畢竟股市這2年來漲的太快了,債限談判讓股市短暫冷卻一下對股市長期走向更有利。2012年底美國也因“財政懸崖”(financial cliff)而導致股市一度大跌,但問題一旦解決,美國股市就大漲,今年以來已上漲15%以上。這次也一樣,相信國會今天一旦通過提高債限的deal,美國股市又會有一波漲勢。對於那些手握現金的投資人,債限導致的股市下跌更是一個逢低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10/16/2013
a)你從哪裏得出“百分之七十的開支是軍費”的說法?說話要有根據,否則那才是“胡說八道”。
b)我文章隻是說“非核心部門”關閉,沒有說全部政府關閉,你最好看清楚再發評論。而且本文也說過“相信他們最後一定會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