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與回教 伊斯蘭教是正式名稱,但在中國曆史典籍和習慣上伊斯蘭教更多地被稱為回教。回教興起於7世紀的阿拉伯半島,促成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史料記載伊斯蘭教最早進入中國大概在7世紀中葉,由阿拉伯商人帶入中國。唐、宋時期鼓勵海外貿易,阿拉伯商人經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往返兩地,他們來華後多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並深入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藥材和犀 牛角等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商品。中國人稱他們為“大食商”(古代稱阿拉伯帝國為 “大食 ”)、“蕃商”和“胡賈”等,不少人在中 國久居不歸,稱之為“住唐”。回教傳入西域則較晚,過程也較血腥,多伴有武力征服,而成吉思汗的西征和元朝對伊斯蘭教的尊崇對伊斯蘭教在西域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到15-16世紀,回教已成為天山南北和西北地區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和意識形態。我們這次旅行的新疆、甘肅和青海的少數民族如回族、維吾爾、塔塔爾、 柯爾克孜、哈薩克、烏孜別克、東鄉、撒拉、保安等民族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的傳播對回回民族(對西北信伊斯蘭教所少數民族的泛稱)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及思維方式、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天西北回回的風俗習慣,包括婚姻、家庭、喪葬、飲食、節日、禮儀及道德行為等,多遵從《古蘭經》的有關規定演變而來。我們在西北旅遊的8月份正是回教的 “齋月”,按教規每天日出後、日落前都必須不飲、不食。一天不進食咬咬牙也能做到,但一天十幾個小時不飲水可就太難了。可我們在新疆的兩個導遊(地陪)都是維吾爾族,他們陪我們5-6天,而且還要不斷地講解,一天十幾個小時不僅滴米未進,而且真的滴水未飲。但晚上日落時他們必須進食,哪怕吃一片瓜果也行。清真寺門口和一些飯店在日落時都有人在那派發免費的食物,供穆斯林取用。盡管現在在西方以及中國的主流社會,伊斯蘭教不太招人待見,但我還是很欣賞回教的一些習俗和做法的。我們在喀什遊覽香妃墓時,看見了一大片土堆,,導遊說那是回教徒的墳墓。問他何以無字無碑,導遊說回教習俗就是這樣,人死後用布一裹,埋入家族墓地,也不立碑。祭拜時在墓地念幾遍經文就算寄托了哀思。在我看來回教的喪葬習俗就很健康、很環保,體現了眾生平等的觀念,不像漢人生前要榮華富貴,死後也要備極哀榮,大辦喪事,占用土地,浪費資源。回教徒每天都要作“五課”,即麵向西方麥加方向念誦可蘭經,周五中午都要去清真寺作禮拜,我們在喀什和西寧參觀過幾個大清真寺,盡管不是禮拜時刻,還是有不少穆斯林在那作禮拜,或念或拜,很是認真、虔誠。按伊斯蘭教規,到清真寺做禮拜的都是男人,女的都在家禮拜。這是曆史傳統,很難完全說是回教重男輕女,其他宗教也都有類似的規定或作法。維族人很多還保留傳統,不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男的在外勞作掙錢,女的在家操持家務。在南疆喀什參觀老城一片民居時,看到的都是婦女和小孩,女的坐在門口或縫衣或洗菜,有的兼做些家庭手工藝品,成年男人一個未見。至於維族婦女蒙麵的,我們在大街上見過但很少。
除了維吾爾人外,我們在甘肅、青海還看到許多回族人,男的都帶一頂小白帽,女的則披黑頭巾,這是回族人的典型裝束,與漢人不同。與維吾爾人相比,回族人比較平和,與漢族人多能和睦相處,而維吾爾人因曆史、宗教、現行政策的原因常常不滿漢人的統治而起來造反,這幾十年來新疆維吾爾人基本上就沒有消停過,去年烏魯木齊的騷亂更是震驚中外。現在在北疆的烏魯木齊和南疆的喀什中共仍是屯駐重兵,在喀什的街上不時看見軍車兩輛為一組在街上巡邏。喀什有新疆和中亞最大的巴紮(集市),往年這時本來是中外商賈雲集,遊客如雲,但現在外商幾乎不見,海外遊客寥寥無幾。我們離開新疆後的8月19號在阿克蘇又發生自殺性炸彈攻擊事件。
古人倡導“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都是獲取知識,增長見識,在我看來行萬裏路更重要,因為旅行看到的、經曆的都是你的直接體驗和感受,是第一手的。不去西北廣袤的荒漠走一趟,你就很難體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到了新疆,尤其是南疆,你才能經曆迥異於中原的文化。唐代詩人王維說“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你感受到的依然是濃濃的西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