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朝與社會經濟發展:農民起義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是推翻腐敗黑暗的舊王朝,二是新王朝的建立者大都能從前朝亡國中吸取教訓,推行開明的政治經濟政策,從而使新朝的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的恢複和發展,並且超過前朝的水平。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時有貞觀之治(627-649年)那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安定、武功鼎盛、廣大人民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而貞觀之治的出現就是唐太宗吸取隋煬帝滅亡的教訓,善待百姓,勵精圖治的結果。隋朝本來是一個經濟繁榮,國力鼎盛的大帝國。據估計隋朝當時儲備的糧食和布匹夠用50年,但在隋煬帝的折騰下,十幾年功夫龐大的隋帝國就土崩瓦解,隋煬帝本人也被部下砍了腦袋。唐太宗李世民借用古語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也就是說,君王是舟,老百姓是水。水可以承載舟,也可以傾覆舟,所以統治者要善待百姓。他又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他常對大臣們說:人君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剝削民眾來奉養國君,好比割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了身也就斃命,君富了國也就滅亡。唐初在總結農隋末民起義的原因時認為是由於“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所以唐太宗要“去奢省費,輕徭薄役,選用廉吏。”為解決社會矛盾,唐太宗製定了“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為緊縮開支,減輕百姓負擔,唐太宗大力精簡政府機構,裁撤庸員,使中央政府官員從2000多人減到隻有600多人。在唐太宗的治理下,被戰亂、災荒破壞的社會經濟迅速恢複發展。史書記載,在貞觀初年,全國人口不到300萬戶,一匹絹能換一鬥米。而到了貞觀四年,一鬥米才四、五分錢,牛馬滿山坡,人出行幾千裏都不需買糧食,沿途都有人免費供應。而且社會次序好的難以想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周邊少數民族歸附者有120萬人,這一年全國被判死刑的隻有29人。貞觀6年死刑犯有290人,年末唐太宗讓他們全部回家團圓,明年秋後再回來就死(當時處死犯人都在秋後,稱“秋決”)。次年9月,那290個死刑犯全部回返,無一逃亡。在中國曆史上,經濟繁榮的程度可能有媲美美甚至超過過貞觀之治的,但就政治清明、吏治廉潔、官員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而言,貞觀年間無疑是空前絕後的。史書記載,當時“官吏多自清謹。製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 貞觀時期是中國曆史上基本沒有官員貪汙的時期,這也許是李世民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曆史上的最低點。這當然主要歸功於唐太宗的英明,而這與唐太宗吸取隋末農民起義的教訓是分不開的。盡管唐太宗是殺兄逼宮奪取政權(玄武門之變),但後世曆史學家並不苛責他奪權的非正統,而是讚頌他虛懷納諫,讚頌他開創的貞觀之治,為大唐盛世打下的堅實基礎。
在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麵對農民起義和連年戰亂的破壞,采取了“黃老無為”的政策,與民休息,不瞎折騰,對百姓輕徭薄賦。到文帝、景帝時(公元前179-141年)繼續與民休息,社會經濟恢複發展,出現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盛世,史稱“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為漢武帝出擊匈奴,開拓疆土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元朝後,麵對滿目凋零的社會經濟,也采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大力恢複和發展生產。朱元璋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的鳥兒。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之。”出身貧寒的朱元璋非常痛恨官吏的貪汙腐敗,他認為“吏治之弊,莫過於貪墨”,製定了中國曆史上最嚴厲的打擊貪腐的法律。官吏貪贓枉法者一律發配邊地充軍,貪汙60兩以上者梟首示眾、剝皮實草(砍頭後把皮剝下來,塞上稻草)。在朱元璋的嚴厲或說是殘酷的打擊下,明初吏治腐敗的現象得到扭轉,“一時守法畏法”,“吏治煥然丕變矣。”在朱元璋的勵精圖治下,明初社會經濟也是迅速恢複發展。開國僅僅24年(1392年),全國人口就達到6000萬,比元朝最高時多了700萬人, 政府稅糧收入也比元朝增加近2倍,明朝的經濟全麵超過元朝.
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明初的社會經濟複興和發展史說明,農民起義推翻一個腐朽落後的舊王朝,建立一個新王朝,中國社會常常以此為契機從大亂走向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