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覆滅的各種原因 第二,腐敗。因暴政導致王朝覆滅還是少數,秦王朝和隋煬帝可說是直接亡於暴政,而政治黑暗、官場腐敗則是中國2000多年各個王朝走向末日時的共同現象,腐敗是大部分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王朝在初起時,經曆過戰亂的開國之君大都比較謹慎,他們知道百姓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一旦造起反來,再強大的王朝說推翻就被推翻了。所以在王朝初年,政治上大都比較清明,對官吏的約束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貪腐的打擊也比較嚴厲。法律上抑製豪強地主對農民的土地兼並,獎勵農耕,稅賦上實行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修養生息。幾十年後,新王朝的經濟都會有很大的發展,西漢時有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唐代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那時的中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文化昌盛,萬國來朝。但共同的是每個王朝的後期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政治黑暗,貪腐橫行,豪強地主肆無忌憚的兼並農民的土地,最後或農民起義或外族入侵,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王朝,曆史又來一次循環。
在中國封建王朝曆史上,腐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皇帝昏庸無能,不問政事,即使問政,也把國家搞的一塌糊塗。蜀漢後主劉禪劉阿鬥在蜀國滅亡後被安置在魏國都城洛陽。一天,司馬昭問他想念不想念西蜀,他說:“此間樂,不思蜀。”如此的昏庸弱智,他不亡國誰亡國?萬曆帝(明神宗)自從萬曆十四年(1586年)起,這位皇帝不理朝政達三十餘年之久,一心隻在後宮中縱情酒色,“每夕必飲,每飲必醉,沒醉必怒”。有這樣的皇帝,明朝焉能不亡?他的繼任者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20-1627年在位)也好不到那裏去。萬曆死後不足20年,明亡。後人在修《明史》時評論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腐敗的第二個表現是政府官吏從上到下大規模的貪汙受賄,著名曆史學家吳晗曾說:“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貪汙史,中國古代上下幾千年,細讀曆史,政簡刑清、官吏廉潔、生民樂業的時代,簡直是黃鍾大呂之音,少得可憐。”在王朝末年,由於政治腐敗,法紀鬆弛,官吏的貪腐猶如脫韁野馬,無法控製。“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清末官員貪腐的真實寫照。乾隆皇帝寵臣和珅和珅被抄家時,抄出黃金32000多兩,白銀200餘萬兩,地產1266頃,房產1000餘間,各處當鋪銀號以及各種珠寶、飾物等,總家產折合白銀,有的說約1000萬兩,有的說2000萬兩,也有的說達到了8000萬兩,而當時清朝政府的財政年總收入折合白銀約7000萬兩,扳倒一個和珅等於清王朝平白多了一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法。
日本明治維新後,走上近代資本主義道路,明治皇後為籌措海軍造艦軍費連自己的首飾都捐了出來,而慈禧太後為了營建自己避暑的頤和園,居然挪用北洋水師的海軍軍費,而北洋水師的戰艦管帶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居然從容的離艦上岸嫖妓。君臣如此的腐敗墮落不輸掉甲午海戰那真是是沒有天理!王朝腐敗的第三個表現是豪強地主對土地的大肆兼並,對農民的日益加重的剝削和壓迫。每到王朝中後期,豪強地主官紳都肆無忌憚地兼並農民土地,使“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且越到王朝末期賦稅徭役也越發沉重,最後逼得農民舉旗造反,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王朝。
曆代統治者不是不知道貪腐的後果,貪腐必然加劇民怨,會動搖自己的統治。他們也曾想過治理,想約束貪腐,中國古代打擊貪腐最狠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對貪汙六十兩銀子(相當於今天的36, 000元人民幣)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 朱元璋在稱帝的31年裏,處決了數萬名貪官汙吏,是中國曆史上誅殺貪官汙吏最多的時期。但到明中後期,皇帝不理朝政,法紀廢弛,貪腐又橫行官場。
為什麽封建王朝反腐敗最後都歸於失敗,我想根本的原因還在於這種集權的製度,它對權力沒有製約。如果皇帝有為,還可以通過皇帝的以身作則(如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或霹靂手段(如朱元璋)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或震懾貪腐。但如果皇帝無能,對貪腐就隻能聽之任之。更重要的是這種集權製度對最高統治者皇帝沒有任何製約,而很多貪腐就是由皇帝本身引起的。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就是乾隆皇帝的寵臣,受寵信幾十年。隻是在乾隆死後嘉慶即位,才被扳倒。當甲午戰爭期間,慈禧太後卻忙於自己的60壽辰的慶典。當京師士大夫有人奏請“停止慶典尋常工程時”,她竟揚言“今日令我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中國封建王朝的腐敗印證了西方政治學的一句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