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更需要質疑的是阿裏這個數學競賽

(2024-06-26 06:15:00) 下一個

阿田全球數學競賽存在著嚴重的設計漏洞,不僅助長了薑萍這樣的鬧劇發生,還出現了高達39位的初高中生入圍決賽。他們在接受采訪時有些小朋友還是歉虛的,說自己隻會做3.5/7,教練也說是玩玩,但是初高中生的比例接近了決賽入圍人數的5%。初高中生與北大數學人才比肩,這純粹是個笑話。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阿裏競賽就是一個鼓勵做假的競賽,這個結論對於高端的選手似乎也可以成立。

文學城博主兄貴使用Clustering工具分析了來自不同學校的決賽入圍者的分數分布,發現來自同一學校的同學出現了分數相同和相似的聚集狀況。這與王閏秋與他的女朋友出現同樣分數相似,說明那些中科院、Stanford、MIT、清華、上海交大或南開的同校同學,有些是集體做題或者相互抄的。這阿裏怎麽設計了這麽一個荒唐的競賽,還號稱自己是什麽全球數學競賽?

在兄貴的分析中,因為北大的人數太多,這讓他都不好得出結論。我想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中國奧數的國家集訓隊在北大,另外就是北大是理科超級強校。

我們說數據時況且相信阿裏競賽,確實不好意思有點雙標。在801位入圍阿裏的決賽選手中,北大占了149人,清華隻有55人,北大入圍人數是清華、複旦、南大和南開的總和。前100名,北大占了25%。在前20名裏,北大代表40%。隻有在最頂層的前10名,北大3人,清華2人,第一名也是北大人。

在細究北大與清華的區別之後,我們可以看出清華仍然維持著工科超強和理科相對弱的現實,清華離重返曾經的理科強校的目標還有距離。清華現在生物學已經超過了北大,但是似乎在數學上還差北大不少,最近清華雇了丘成桐以對抗北大的田剛。清華文科或社會科學更不用說了,培養出了個假博士來禍害中華民族。

我們真正欣賞的理工超級名校MIT則與清華完全不同,麻省理工在理科和工程同樣傑出,還有美國頂尖的經濟、政治、建築、商學院和音樂理論。MIT的細胞生物學常年全美第一,免疫學相對弱些,關鍵是實驗室太少。提及人類基因組圖譜的繪製,MIT, 英國劍橋和聖路易斯華大則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貢獻機構。

我以前知道MIT在美國數學協會舉辦的Putnam大學數學競賽中處於支配性地位,再去看MIT近期的戰績發現他們把別的大學都knockout了。估計是美國高中數學競賽的好手喜歡入讀MIT, 網上已經稱MIT在Putnam競賽上是Dynasty(王朝),最近四年和近十年的80%,MIT都是榜首,而哈佛、斯坦福或普林斯頓緊隨其後。

在2023年的考試的前100名最高分考生中,其中68名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裏麵有大量的華裔純拚音姓氏,其中包括女生的最高分獎金獲得者Isabella Zhu。

但是在自1938年的近百年的Putnam競賽史上,真正的老大還是哈佛。我粗略數了一下,哈佛高達28次列冠軍,比第二名的MIT的14次多很多。在上世紀70-80年代,聖路易斯華大和Caltech也風光過,獲得過多次的冠軍。順便讓大家注意,哈佛在近期的The Game (HY橄欖球賽)勝的多,但是總的勝數還是耶魯略微領先。

既然是數學競賽,我們也講些更準確的數據。以出現在Putnam前五名為依據,這些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排在前十位:

1。哈佛

2。MIT

3。Caltech

4。Princeton

5。Toronto, Waterloo

6。Stanford

7。Yale, Duke

8。Chicago,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9。UC Berkeley, Cornell

10。CMU, 包括前期的Carnegie Tech

這裏的理科強校已經很清楚,耶魯也能擠身。比較令人意外的是我們華大的傑出表現,但是別忘了,在華大早期創校的幾位校長中,就有耶魯或哈佛出身的數學家。

Putnam每年吸引大約4,000位大學數學選手參加,他們來自400-500所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MIT每年大約有100人參賽。與阿裏競賽不同,Putnam考試是有教職員工監考的閉卷考試,雖然期間允許短暫上廁所的時間。

在波士頓流傳著這麽一個傳說,那就是MIT學生認為哈佛學生比較傻,在數學的尖子學生中確實如此。當然耶魯學生更傻,如果出個Putnam傑出表現者,耶魯會像放衛星般慶祝,以前出現過從中國來的耶魯數學才俊。

據說阿裏競賽的掌控人是印臥濤,南大數學係本科,哥大運籌學博士,UCLA教授,被阿裏挖回去的。整個事件表明他的運籌學不佳,弄出了這個烏七八糟的競賽。

我們再回來談薑萍事件,清華人的腦袋特清楚,現在清華網的校內投票結果是:49%的人從一開始就質疑薑萍競賽結果的真實性,25%表示開始相信但是現在質疑,22%人吃瓜,隻有2%的清華人相信。

數學代表我們所說的number reasoning, 為很多思辯的基礎,數學不好的人學理和工程都會麵臨挑戰。我在輔導學生的時候,需要識別三大類的學生,偏抽象思維與數理邏輯的,偏形象思維與藝術欣賞的,或者兩者兼具的well-rounded的。很多東西是父母給的,從娘胎裏帶來的東西,無所謂好壞與優劣。我作為谘詢師的責任是需要去發崛,然後作為學生選擇專業和大學的參考,職業免疫學家跨界也做到了相當水準。

我從不與人打賭,隨時根據最新資訊改變自己的觀點,因為我是做科學的,證明或證偽是經常的事,這個態度在薑萍事件上也是如此。

雅美之途博文的貢獻呈現岀來了,為薑萍留美弄到了部分的學費。浙大數學夏令營已經邀請薑萍,我們隨時看浙大專家們對她的評價。

文學城網友westford8964在我博文後留言:“不用這麽複雜,隻需要丫頭對著鏡頭解釋一下初賽中的任意三道題的答案就行了。她要能說明白,我支援她美國大學兩年的學費。17歲有這個數學水平不稀希:如果智商不錯,10歲開始有係統的一步一步的學習和練習的話。丫頭的可疑之處在於一年前她連極其簡單的高中數學都沒有弄得太明白”。

文學城網友梁慎勤在我文章後的留言:“對於公眾人物公眾事件就是要盡量質疑。王誌安說薑萍隻有17歲,還不是成年人,所以不能隻考慮求真,還要考慮善。對此,我是不同意的。對於公眾人物,哪怕剛剛出生的嬰兒,都要盡量求真。善是搞清楚事實真相之後的事。支持雅美之途的公開質疑。韓寒事件就是對大眾求真能力的一種羞辱。大眾應該從韓寒事件中學習到質疑公眾人物的重要性。否則,就是愚蠢的大眾。

“我同意不能選擇性質疑。隻要是公眾人物,統統都可以質疑。我想我們大家都會質疑(貓兒)博士論文的含金量。(貓兒)也有自知之明,沒有去宣揚他的博士學位。假如他大肆宣揚他博士學位的含金量很高,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那我們一定會強烈質疑的。蔡英文的博士學位也是假的。不過蔡也沒有大肆宣揚它的博士學位的真實性。其他強權,隻要造假而且大肆宣揚,那我們是一定要質疑的。

“我猜事實很簡單,就是薑萍和她的指導老師(們)是一起做的題,然後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可能碰到一個打分鬆的人),薑萍的答案獲得了高分。於是有了目前的這出鬧劇。應該說,她的指導老師(們)都是數學博士,而且對這類競賽感興趣,所以是有能力獲得高分的”。

“假如薑萍真的靠自己的能力能在初賽中獲得93分,那麽她就是幾十年一遇的世界一流的數學人才。估計丘成桐早就去她家請她去清華學習研究了,錢那是要多少給多少。好像很早就已經有個質疑的人說如果是真的願意資助500萬人民幣了。其實我也和眾多到目前還相信薑萍的人一樣希望中國本土能夠出一位幾十年一遇的世界一流的數學人才,並最終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大師。但是,假的就是假的,沒有就是沒有,求真還是第一位的。

“我想現在阿裏已經知道了一切的真相。我要是馬雲,明天就宣布辭退達摩院這次競賽的負責人,取消這個賽事,或者對這個賽事進行根本性地改革,以挽回阿裏的聲譽。至於薑萍和他的王老師,指出他們作弊的事實就可以了。防止作弊,是競賽組織者的基本責任,阿裏達摩院做的極不到位,應當負主要責任。以前“畝產一萬斤”這個謊言可以橫行天下很久,如今天“幾十年一遇的天才數學少女”這個謊言剛開始就被揭穿,也讓我們欣慰,中國社會畢竟進步了一些。

“現在還認為薑萍沒有作弊的人,非蠢即壞:-)這裏的蠢,主要指沒有學過高等數學。這裏的壞,主要指不求真,胡攪蠻纏故意把水攪渾。我非常認真的學過高等數學,所以我不蠢。我非常求真,在求真之後求善,所以我不壞。我不確定阿裏達摩院是否會宣布薑萍作弊。但是如果不宣布的話,今年恐怕就是阿裏達摩院最後一屆數學競賽了。其實認真學過高等數學的人,絕大部分是求真求善的,隻要阿裏達摩院公布真相,大家笑一笑他們也就過去了,隻要他們下回注意防範作弊就行了。至於薑萍和王老師,他們的作弊行為也完全可以理解,隻要下不為例即可。沒有必要對他們進一步處罰。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不知馬雲今在何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仟仟 回複 悄悄話 薑萍事件就是阿裏故意炒作出來的, 目的就是為了炒作那個沒人知道的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
山地羊0822 回複 悄悄話 薑萍被動作弊的可能性很大。阿裏的開卷比賽就是一個笑話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clustering那個第一圖,沒看明白,總共801人,刨去清北,剩下600人不到一點,應該都在裏麵吧,可圖一的橫坐標隻有80來個學校名,圖中藍點大約160個,是怎麽對應的?一對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