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的讀者來說,麥律師應該是個熟悉的名字。雅美之途擁有這些人或物的命名權:同濟美國牛人,貓兒,古董社區與古董房,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饒伯伯以及阿肯森,他們的名字都在中文圈裏傳揚,也堪稱一種人文景觀。
在五年前,在那個新冠襲擊和美國黑命貴的動蕩時代,當黑命貴遊行隊伍闖進我們古董私人社區後,麥律師夫婦憑借美國中西部人的勇氣持槍保衛家園,從此一舉成名。
最近麥律師又成為新聞熱點,他通過長達五年的抗爭終於拿回了那把半自動步槍AR-15。他分享了去警察局拿槍的視頻,這是麥律師拿回槍後在古董房前的英雄劇照。他太太Patty的那把有機械故障的手槍,警察局也會在下周歸還。
麥律師說:“我們保衛了自己的家園,卻遭到左派的迫害,被媒體抹黑,並受到死亡威脅,但我們從未退縮”。
麥律師在接受福克斯采訪時說:“那支槍可能隻值一千五百美元左右,但為了拿回它,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不過你必須這麽做”。他並補充道,“你必須讓他們知道,你永遠不會退縮,也永遠不會放棄”。
他們當然還擁有其他的武器,不然會睡不好覺,應該養條像Teddy這樣可以衝鋒陷陣的勇士。
五年前我們住在同一個小區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國內的朋友通過微信告訴了我。這是現在網絡世界裏很常見的現象,當時還覺得很奇怪,現在已經是司空見慣了。
麥律師和他太太手持半自動步槍和手槍,在他們的典雅文藝複興古董房外麵保護他自己財產的照片成為美國經典。自此以後,幾乎前來古董房作客的所有朋友,麥律師的豪宅都會成為他們的打卡地。
麥律師夫婦當年造成的反響和知名度,讓我們都擔心他們的安全。但是現在五年過去了,人家照樣生活得好好的,他們的古董房也從五年前的1.3米漲到了現在的2.7米。
麥律師還在古董社區遭遇龍卷風後放出豪言,要求董事會聘請全美頂尖的園藝事務所規劃古董社區中間地帶的草坪。那是口袋深的家夥們的設想,別攤上我們這些普通人。
事件發生以後,我寫過超過10篇的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這裏找著閱讀。從這些文章也可以看出,北京來的騙子博主對文學城的破壞多麽大。以前熱讀文章可以高達16,665次的閱讀,現在6,000點就限流,這真是太不公平了。
麥律師在推特上這樣吹牛:“It only took 3 lawsuits, 2 trips to the Court of Appeals and 1,847 days, but I got my AR15 back! We defended our home, were persecuted by the left, smeared by the press, and threatened with death, but we never backed down
What's missing-Patty and the Bryco (soon)“。
“花了整整 3 起訴訟、2 次上訴法院之行、1,847 天,但我終於拿回了我的 AR15!我們曾經保衛自己的家園,卻遭到左派的迫害,被媒體抹黑,還受到死亡威脅,但我們從未退縮。
還缺的是什麽——Patty 和那把 Bryco(很快就會回來)”
密蘇裏法律規定,你隻有在出現生命危險時才能將槍口對準人,所以麥律師夫婦還在前期認過罪。
當時正是川普總統與拜登競選連任的時候,因為新冠疫情麥律師夫婦通過視頻也出席了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他隨後還競選過密蘇裏的聯邦參議員,以後美國國旗經常在他們的古董房外飄揚,為一個很好玩的人,邀請我們去過他家。
這裏地處聖路易斯的城區,買房的人多少都有些犧牲精神,因為如果不是封閉的私人小區,這裏是不安全的。
即使私人保安嚴密,最近仍然出現天使們入室盜竊的事件。可見董事送給我們的郵件:古董社區某號房:“昨晚淩晨 12 點半家裏發生入室盜竊。大家都平安。兩人可能是通過服務人員遺忘未鎖的門進入屋內,拿走了車鑰匙,並駕車偷走了兩輛車。其中一輛已在聖路易斯北部找回”。
可以欣賞我在事件發生時寫的文章:
持槍保衛豪宅的麥律師是否合法?(附新聞進展)
雅美之途,寫於2020年7月12日
跟讀我博文的讀者,現在己經將麥律師的稱呼人物化了。這稱呼出現在我述說他的故事的文章中, 在持槍事件發生前幾個月。我當時不願意曝露他的身份的部分原因,是擔心弄出官司的麻煩來,因為他起訴我們小區很多次。
關於麥律師夫婦持槍保衛豪宅的事件,朋友們不斷問我這個問題:到底示威者是否闖入了私人小區?讓我用自己的照片說明,我最近在上班路上專門拍了一張橢園形的廣角鏡頭照片,從內向外拍的。左側是北麵也就是麥律師的古董房所在地;中間為永遠關的大門,以前走馬車用的;右側則是隻有我們居民才能開的有鎖的門。左側的門也有鎖,但是似乎沒有人出入。
右側南門旁邊的建築,與麥律師對麵的房子,也住著一位傳奇人物。我在這裏就不曝露他的隱私了,我們在麥律師家見麵交談過。大家可以清楚看見左側門因為被示威者破壞,董事們和私人保安用黃鏈條維持著,以後會花錢修的,右側的門則完好無損。在麥律師的這一側是至少兩米多高的圍牆,南側的圍牆不高,小區會議討論時曾經涉及是否應該出資加高它。從Tucker Carlson和朋友分享的照片看,更加顯示門被破壞了, 麥律師跟我說那張照片是他拍的。
這裏的任何建築都是當藝術品打造的,包括這門的設計也是出自名建築師之手,這在Julian Hunter的書中有著詳細的記載,雖然他的書錯誤不少。麥律師最近接受采訪時說,自己三十多年前搬到城裏,就有urban pioneer之精神。他們當時隻有三十出頭,抱著為複興聖市城裏做貢獻而采取的行動,現在的Central West End確實迎來了複興。
這次事件也有好處,讓全世界知道在美國中西部的聖路易斯,一個美國文化濃厚的地方,還有如此高雅的住宅小區。對於我這位走遍美國、很多歐洲國家和日本的人,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集中的古典建築住宅群。所以麥律師拿著衝鋒槍,在某種程度上是保護著美國的建築精華,令人佩服。
麥律師整棟房子內外都是藝術品,他的私人律師稱裏麵財寶的價值以百萬美元為單位計算,請看我在案發前的博文中的描述:“當大家進入麥律師家後,幾乎所有的人都隻寒暄幾句,便開始以他家的三層古董房作為談話的主題,諸如這幅壁畫誰畫的,為什麽牆上掛了古代地毯等等。我們就是這樣被麥太太從東側的幾乎是藝術宮殿的房間開始慢步的,這廳完整保留了布希啤酒廠家族百年前的裝飾。正房頂是德國十九世紀畫家的牆畫原作,在桌上有那位德國畫家的出版物。昂貴的大吊燈,牆壁是深色的木雕結構。麥太太帶我們往深處走,在一個像是小書房的地方繼續介紹,牆上放著布希和聖市五星餐廳托尼家族人物的油畫,還有一個近似印象派的少女畫像”。
聖路易斯大學法學院教授說,數項密蘇裏的法律都對麥律師有利,成功起訴他的可能性很低。麥律師稱他和家人的安全遭遇威脅,最關鍵的是示威者破壞了私人的門鎖,麥律說進入那私人街道幾乎就像進了他家的客廳。這個說法有些極端,我們天天走那路,沒覺得已經進入了他家的客廳。應該說,進了那門就屬於抵達了小區董事會管理的私有地盤,而董事是代表我們的,麥律師還因前麵的那塊三角地與董事會打起了官司。 麥律師的律師事務所網站曾經被迫關過,幾千封包括死亡威脅的郵件,他始終強調如果自己不扺抗,房子就可能被燒毀。
媒體也采訪了那位拍出在網上瘋傳視頻的攝影師,他說麥律師的槍沒有瞄準群眾,但是他太太的手槍確實有對準示威者的姿勢。攝影師也陳述,他從來沒有覺得持槍者對群眾構成威脅,他們隻是保護自己的財產。示威者也相當和平,特別是組織者很好地讓民眾遠離麥律師家的建築。攝影師說在那個氛圍下,他最關注的是持槍者臉上的表情,試圖拍出吸引人的照片或視頻。
示威組織者說麥律師夫婦將槍對準他們是沒有任何道理的,當我看到他們說那門是開的,我就知道他們是明顯扯謊,我每次經過那門,那門都是鎖的。那門被破壞後,當天晚上才在董事和保安的幫助下暫時固定起來,準備永久去修理。這可是百年的契約,那就是私人小區不能隨便闖入,麥律師認為這是嚴重侵犯私人領地的行為。
麥律夫婦可能被起訴用武力對抗示威者,示威者可能被起訴侵犯私人領地,最後可能都不了了之。但是麥律師不希望自己站在黑命攸關運動的對立麵,並且強調自己代表黑人顧客起訴過警察,麥律師也很會站在正義的一邊,但是他定義創入門內的人為恐怖主義者。
麥律師本人的“衝鋒槍”沒有對準人,應該問題不大。他更專業,似乎始終在他家前院的內側,緊靠他家前麵的牆壁。麥夫人就不同了,她走到自己的前草坪,這應該也可以,但是她將槍瞄準了示威者,這可以解釋為有扣板機的動機。在第一時間在網上的推特看見麥律師夫婦持槍的照片時,我最原始的反應是這太有喜劇效果了,瞬間甚至不認為是真的。緊接著我對太太說,他們有些過了,為什麽其他鄰居沒有任何人像他們這樣?我那自由派的兒子說,給示威者送點茶水恐怕更容易緩和氣氛。但是考慮到那側門正好在他們那邊,大批示威者打破了他們晚餐的寧靜,以我對他們之了解,他們做出那樣的舉動,我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當然希望他們當時能平和些處理,但是世界上個體對突發事件的反應的差異性是巨大的。
麥律師的所有訪談都有律師陪同,始終強調示威者威脅到他和家人的生命。他稱示威者闖入相當於自己客廳的地方,他們有權力自衛。以麥律師之資質和他幾乎生活在法庭的環境裏,他被定罪並判四年徒刑的可能性很小。我們從這個事件中,還可以看出組織者相當負責任,在視頻中說讓大家離開,不要與麥律師糾纏。最終不會有大事,畢竟整個過程沒有流血,聖市的自由派檢察官有點興風作浪,要錯也是示威者破壞私有財產在先。
新聞進展:聖路易斯警方在周五八點進入麥律師家拿走了一把步槍供調查用,現在沒有起訴麥律師,但是Al Watkins已經不是麥律師的私人律師了,換成了Joel Schwartz律師。
律師是左撇子。
=======
雅美之途 發表評論於 2025-08-06 10:35:34
回複 '陽光單寧' 的評論 : 這裏沒有稿費。學會講故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