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女權主義運動真是玩過了頭,小中男也是太軟弱了,他應該說:“我抓癢關你什麽事?你在圖書館不好好讀書,看我抓癢就想入非非!”。
武大郎男生真是沒有用,不僅寫了認罪悔改書,還被武大女生幾乎逼成了精神失常。但是從那悔改書看,那文字水平像是隻有小學三年級。
對不起了,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他那中國最漂亮的母校也不是一個讀書的好地方了,不僅僅教不好雷軍和王誌安的英文,現在看來中文與法律教育都成問題。
現在爆出的料是,武大女生在圖書館對著男生的下體拍了一個多小時,你們說她有多麽變態,而武大在處理男生時卻無視男生家裏出示的濕疹或皮炎的醫學證明。
武大現在正處於輿論的風口,他們還在等“上級的指示”,武大校長的數學家腦袋缺乏人文智慧,如果還是像他的前任當年對待同濟的既高傲又愚蠢的態度,這次武大的名譽恐怕會重創。
武大女生致人於死地的威脅言論。
同濟美國牛人讓我寫武大女生的熱點新聞,我說沒有興趣,因為自己手頭正有好多題目的博文沒有完成,但是我還是這樣回複同濟美國牛人:
“同濟幾個海外校友群的群主們任憑某些無賴在群裏人身攻擊我而不管,他們與武漢大學之罪相似。同濟的幾位無恥校友讓肖傳國誓言要報仇,我不會阻止他。現在武大校長終於出來回應,網暴這種惡習一定應該製止”。
從這段留言中可以看出,我與肖傳國教授一樣都是網暴的受害者,他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同濟的協和醫院泌外主任丟了,院士也沒有評上,隻有遠走深圳自己創業,當然現在他也闖出了一片天地。
當時網暴肖同學時的環境與現在不一樣,因為隻有汙陷的那一方掌控著媒體,現在自媒體成堆,肖同學可以反擊。
我在很早就注意防止網暴,歡迎讀者在我的博文後留言,但是我禁止將前麵別人的帖子重複後加上+1或++1的留言,因為這就是某種程度的群毆或網暴。
當然我與肖傳國教授的成長經曆不同,他長在家境很好的環境裏,我是在幾個家庭長大的,小時候就沒了娘。我自然能夠忍受,肖同學沒有忍住闖了禍。
但是我的忍受也是有限度的,很多人喜歡拿我的Associate Professor說事,我在美國前五的名牌醫學院貢獻科學,走到哪裏腰杆都會挺得直。更何況我還經營著成功的谘詢業務,也是文學城的名博,還住在悠久超過一個世紀的古董房裏。拿肖同學的話說:“老子對社會的貢獻比你大,錢比你賺得多,孩子也比你教育的好,就是要氣死你”。
校友群裏的個別無賴,不僅在群裏以攻擊我為己任,還在群外的媒體大量造我的謠,我不明白人的心為什麽如此黑暗?我從來沒有被任何同濟群踢過,都是自己覺得無聊離開的,另外我創立的同班同學群還在,我還是那群的群主。
同濟美國牛人也分享了他所遭遇的網暴:“當年《自然》雜誌因為憤怒我對其發表的偽科論文的批評而對我進行網暴,結果被我告上法庭。但是這個頂奸雜誌竟然耍賴,其雇用的大牌律師不能否認對我網暴的事實,隻能以《自然》雜誌在美國北卡沒有經營活動為由、否認美國北卡法庭對此案有管轄權。之後我把狀子通過掛號信寄到英國倫敦的《自然》雜誌母公司,但郵件到達英國後該公司一直不取郵件。這種奸猾的雜誌現在還統領世界的偽生命科學出版發行”。
我的同濟老同學和美國教授向惠雲在2022年就針對網絡暴力提出了信息蟲理論,即Infobugs。向教授確實有過人之處,三年前就看得準,並且擁有前贍性。他的文章寫於疫情期間,將網暴信息蟲與病毒擴散相類比,很有創造力,今天正好可以用到武大事件上。向教授看到了太多我們這些遭遇網暴的受害者,論嚴重程度Infobugs是可以導致人自殺的。全球範圍在匿名情況下的留言都可以很惡毒,這尤以簡中圈為甚。
現在分享肖傳國教授在群裏分享的文字與圖片,他因為開創新的手術受全國婦科網發表演講:“昨天應中國婦產科網邀請,給全國婦產科同行們介紹了肖氏反射弧手術在婦產科的擴展應用:用閉孔神經盆神經吻合術治療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後尿瀦留。這是在人工體神經內髒神經反射弧的理論基礎上擴展岀來的新手術,把宮頸癌、直腸癌、骶尾骨腫瘤根治術導致的盆神經損傷性排尿障礙的問題滿意解決了。這也是壞事變好事的一個例子:疫情幾年,全國各地病人來深圳我院手術受阻,閑不住,就在WHO臨床研究注冊網上注冊了這個新手術的臨床研究,所幸非常成功。每周一課 | 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後尿瀦留的創新治療,肖傳國教授7月21日開講”。
鑒於還有人拿那些謠言來說事,我就把以前的文章再帖一遍。
成功路上遭遇嫉妒是很正常的事情
雅美之途,寫於2023年1月25日
有人在知乎向你身上潑髒水怎麽辦?這是我的問題,我們在海外無法上知乎。
我正好可以告訴年輕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是我還是應該澄清一下。
今年有個學生申請到了美國名牌大學,學生父親為了對我表示感謝,主動要求在北卡的中文媒體買廣告,他們會登六個月的時間。我是辛苦寫文章的人,還被有些無聊的人認為存在軟廣告之嫌。
現在終於有學生家長主動出資為我做推廣了,我真是心存感恩。我相當欣慰,在眾多學生的關鍵時刻,我的谘詢給了他們一臂之力。
開始設計的廣告圖裏是舊金山的金門大橋。雖然我們倆孩子都在舊金山發展過,我也是從舊金山踏入美國國土的,但是我仍然覺得舊金山與我的關係不大,還是堅持使用了耶魯的照片。
十幾年以來,我都堅持做這件事,現在可以看到成效了。任何成功的事業都需要持之以恒,而谘詢業的authenticity更是靠口碑才能支撐的。
做科學也好,做谘詢也罷,如果一個人頻繁換領域或方向,那大家要小心了,因為很有可能他對前期的工作沒有信心。
中文媒體要采訪我,我說不方便,維持我不接受采訪和不在帶立場的媒體發言的原則。有些還是相當大牌的媒體,我才不願意出虛名呢,自己寫文章也已經夠讓人煩了。我的所有東西都在我的文字裏,在iPhone上用手指頭一個一個字寫成的。
中文媒體負責人看見知乎裏5人左右對“雅美之途”潑汙水,他建議我找些受益的學生與家長補充一下。這就是事情的來籠去脈。
我估計幾種原因導致了這些謠言:因為競爭關係中介找人造我的謠,他們失掉學生後對我懷恨在心。還有一種可能是我的文章激恕了天朝,他們組織人來攻擊我,我的文學城博客有專門的資深五毛們駐守。
幾條留言的人甚至沒有到過美國,什麽我坐走廊的東西都編出來了,十分好笑。朋友們也建議我找些學生或家長去平衡知乎上對我造的謠,我根本不知道怎麽做。歡迎學生或家長去正麵評價,以視正聽。
我真是無所謂的,不會去找什麽人為我的谘詢美言,愛怎麽就怎麽,我根本不缺學生。當然我的朋友在文後表示支持,我心存感激。
我的幾乎所有學生都是靠學生和家長推薦的,在此強調一點,所有美國白人、印度裔和ABC, 我都是全程英語,沒有半句中文。我說英文帶有天門口音,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值得驕傲的事情,證明我至少會兩種語言,能夠欣賞多種文明。
我提Assistant Professor之後,北大青年才俊對我開玩笑說,不管怎樣,你是華大的一個P。也就是說終於帶上了華大的一個Professor的頭銜,因為當時很少見。
你們在知乎造謠的水準高一點好不好?對於華大的Associate Professor,被你們說成半輩子流離失所,那我隻有秀我家裏的總裁辦公室囉。
再告訴你們一點基本的常識,我的這種教授職位,華大如果需要我們離開,大係主任必須在1.5年之前,正式寫信通知。一般的博士後或Scientist等Staff職位,老板讓人離開,隻需要1-2個月就可以了。
下麵是朋友對知乎言論的反饋:
美國教授和係主任:“>1000 博客文章、了不起。要多少時間和精力呀、不說學識之淵博了。那些非謗您的人、是自己沒這能力、又不讓別人去做的“學帶子”……”;
聖路易斯華大講座教授:“吳老師你這是樹大招風!你要是普通人沒有影響力,沒有人會bother去攻擊您的”。
美國家長:“吳教授,別生氣,估計您是得罪了某些人,我一定會注冊知乎賬號幫你說話的”。
注明:但是海外注冊知乎不行,因為需要國內手機和身份證;
學生:”不遭人妒是庸才啊; 也算是一種肯定吧[Onlooker]”
學生:“早上好,希望您一切都好,輿論的風波一定會過去,身正咱不怕影子斜,我們永遠支持您,加油[ThumbsUp][ThumbsUp][ThumbsUp]”
同濟美國校友:“讚你的勤奮努力,勤學勤寫勤思考!![玫瑰][玫瑰][玫瑰]”
網友:“知乎無腦噴子太多了 不見得是有啥背景的就是鍵盤俠罷了給自己找存在感的”
上醫校友美國醫生:“被人嫉妒令人興奮和不同尋常[玫瑰][玫瑰] 力挺你老吳[玫瑰][強][玫瑰]”
美國著名畫家:“不糟人罵是庸才”
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從輕的說,這叫國人好內卷;從重的說,這叫“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延續。你可以甩一句著名的英文過去,”I don’t give a damn”, 看這好鬥的人是否知道此言出處[呲牙]”;
我最後聊點輕鬆的事情,遇到點麻煩,但是為了華大MD的尊嚴也不會改了。
同濟美國匿名校友:“。。幾乎每次來這裏閑逛,都要看到x本科x博x爸字樣。一次幾次可以理解,再三再四,總感覺象蒼蠅飛過,像極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直接的信息,很難視而不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應該有更好方式宣泄情緒?”
我的回答:“昵稱而己,沒必要引伸[偷笑]。已經改不了了,真實身份是武大物理係的高材生,美國科技公司高管。跟我很多年的友誼了,所以有了這個昵稱,他孩子不是我的學生,所以沒有conflict of interest. [偷笑]。你看到多就是因為他聰明,向我提有智慧的問題,他還提醒我應該注明他的這個頭銜[偷笑]”
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的回複:“有句名言叫“氣死蒼蠅未足奇”,沒有想到,蒼蠅還可以氣死同濟無聊學人[Happy][偷笑]”